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017,分68页显示  上一页  6  7  8  9  10  12  13  14  15 下一页
词典(续上)
骊歌
歌扇
赓歌
歌钟
歌管
踏歌
歌哭
听歌
吴歌
樵歌
楚歌
凯歌
短歌
歌颂
歌呼
《國語辭典》:骊歌(驪歌)  拼音:lí gē
离别时所唱的歌。明。叶宪祖《易水寒》第三折:「骊歌一曲断人肠,坐客相看泪如雨。」
分類:告别
《國語辭典》:骊驹(驪駒)  拼音:lí jū
1.黑马。三国魏。应璩〈与满公琰书〉:「骊驹就驾,意不宣展。」《乐府诗集。卷二八。相和歌辞三。古辞。陌上桑》:「何用识夫婿,白马从骊驹。」
2.逸诗篇名。系告别的歌词。《汉书。卷八八。儒林传。王式》:「客歌〈骊驹〉,主人歌〈客毋庸归〉。」
《國語辭典》:歌扇  拼音:gē shàn
古代歌者歌唱时,持以掩面的扇子。宋。欧阳修 玉楼春。春山敛黛低歌扇词:「春山敛黛低歌扇,暂解吴钩登祖宴。」
《漢語大詞典》:赓歌(賡歌)
酬唱和诗。 唐 李白 《明堂赋》:“千里鼓舞,百寮賡歌。”《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五:“爱推同气了良缘,賡歌一絶于归乐。” 郑观应 《盛世危言·议院》:“ 中国 歷代帝王,继统分有常尊,然而明良喜起,吁咈賡歌,往往略分言情,各抒所见。”
分類:唱和和诗
《國語辭典》:歌钟(歌鐘)  拼音:gē zhōng
古代歌唱时敲击出声作为节奏的钟。《左传。襄公十一年》:「歌钟二肆。」唐。孔颖达。正义:「言歌钟者,歌必先金奏,故钟以歌名之。」
《漢語大詞典》:歌管
谓唱歌奏乐。 南朝 宋 鲍照 《送别王宣城》诗:“举爵自惆悵,歌管为谁清?” 唐 李白 《自代内赠》诗:“犹有旧歌管,凄清闻四邻。” 宋 苏轼 《春夜》诗:“歌管楼臺声细细,鞦韆院落夜沉沉。”
分類:唱歌奏乐
《國語辭典》:踏歌  拼音:tà gē
唱歌时以脚踏地为节奏。原为汉、唐时的风俗性歌舞,参与者连臂以脚踏地而歌。台湾高山族同胞尚存有此种歌舞形式。唐。李白 赠汪伦诗:「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也作「蹋歌」。
《國語辭典》:踏地  拼音:tà dì
蹬脚。感情激动时的动作。《敦煌变文集新书。卷七。燕子赋一》:「言语未定,燕子即回,踏地叫唤,雀儿出来,不问好恶,拔拳即差。」
《漢語大詞典》:歌哭
既歌又哭。常用以表示强烈的感情。周礼·春官·女巫:“凡邦之大烖,歌哭而请。” 郑玄 注:“有歌者,有哭者,冀以悲哀感神灵也。” 晋 张华 博物志卷八:“ 雍门 人至今善歌哭,效 娥 之遗声也。” 清 谭嗣同 《除夕感怀》诗:“无端歌哭因长夜,婪尾阴阳賸此时。” 陈毅 《湖海诗社开征引》诗:“此中真歌哭,情文两具备。”
分類:强烈感情
《分类字锦》:听歌(听歌)
避暑录话韩持□喜声乐遏极暑辄求避屡徙不如意则卧一榻使婢执板缓歌不绝声展转徐听或颔首抚掌与之相应往往不复挥扇
分类:伏日
《漢語大詞典》:吴歌
吴 地之歌。亦指 江 南民歌。晋书·乐志下:“ 吴 歌杂曲。并出 江 南。 东晋 以来,稍有增广。” 五代 刘兼 《莲塘霁望》诗:“採莲女散 吴 歌闋,拾翠人归 楚 雨晴。” 宋 曾巩 《南湖行》之一:“插花步步行看影,手中掉旗唱 吴 歌。” 周立波 《夏天的晚上》:“一个读过私塾的人给我们背诵了许多旧诗词,还背诵他所爱好的一首 吴 歌。”
分類:南民民歌
《國語辭典》:樵歌  拼音:qiáo gē
1.采柴的人所唱的歌。元。朱德润〈游灵岩天平山记〉:「樵歌牧唱,相与应答。」《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一:「或过山林,听听樵歌于云岭。」
2.书名。宋《朱敦儒词集》,三卷。
分類:樵夫
《國語辭典》:楚歌  拼音:chǔ gē
1.楚人的歌曲。《史记。卷五五。留侯世家》:「戚夫人泣,上曰:『为我楚舞,吾为若楚歌。』」北周。庾信〈拟咏怀诗〉二七首之一一:「楚歌饶恨曲,南风多死声。」
2.引申为危急困顿的声音。参见「四面楚歌」条。明。陆世廉《西台记》第一出:「日轮谁复更挥戈,怕听军前尽楚歌。」
《國語辭典》:凯歌(凱歌)  拼音:kǎi gē
1.演奏或歌唱战胜的乐章。《晋书。卷二二。乐志上》:「其有短箫之乐者,则所谓『王师大捷,令军中凯歌』者也。」明。于谦〈出塞〉诗:「不愿千金万户侯,凯歌但愿早回头。」也作「恺歌」。
2.庆祝战胜的歌曲。唐。陈子昂〈为建安王答王尚书书〉:「坐听凯歌,豫用欣慰。」《水浒传》第五回:「劫了车子财物,和著凯歌,慢慢地上山来。」也作「恺歌」。
分類:胜利
《漢語大詞典》:短歌
日文五行诗的固定形式,其第一行与第三行各有五个音节,其它各有七个音节
形式短小的汉语古典歌行诗
《國語辭典》:歌颂(歌頌)  拼音:gē sòng
以诗文来颂扬、赞美。唐。元结〈大唐中兴颂〉:「前代帝王,有盛德大业者,必见于歌颂。若今歌颂大业,刻之金石,非老于文学,其谁宜为?」也作「歌诵」。
《漢語大詞典》:歌呼
歌唱;高吟呼号。 秦 李斯 《谏逐客书》:“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而歌呼呜呜快耳目者,真 秦 之声也。”史记·曹相国世家:“相舍后园近吏舍,吏舍日饮歌呼。” 宋 苏轼 《再和黄鲁直》之一:“且復歌呼相和,隔墙知是 曹参 。”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庆祝沪宁克复的那一边》:“坚苦的进击者向前进行,遗下广大的已经革命的地方,使我们可以放心歌呼。”
分類:歌唱呼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