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歌谣(歌謠)  拼音:gē yáo
1.可以唱的韵语。有乐曲伴奏的称「歌」,没有乐曲伴奏的称「谣」。《汉书。卷三○。艺文志》:「自孝武立乐府而采歌谣,于是有代赵之讴,秦楚之风,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亦可以观风俗,知薄厚云。」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哀吊》:「然履突鬼门,怪而不辞,驾龙乘云,仙而不哀;又卒章五言,颇似歌谣,亦彷佛乎汉武也。」
2.民间歌曲或通俗的歌曲。如:「乡土歌谣」。
《漢語大詞典》:杂歌谣辞(雜歌謡辭)
古代乐府采自民间的歌谣。 宋 郭茂倩 乐府诗集辑有《杂歌谣辞》七卷。分歌辞四卷,谣辞三卷。其中歌是入乐的。谣虽未入乐,但性质和乐府民歌相似。
《分类字锦》:遍采歌谣(遍采歌谣)
元稹 诗 又遣道人持木铎,遍采歌谣天下过。
分类:杂乐器
《國語辭典》:风谣(風謠)  拼音:fēng yáo
风俗歌谣。《后汉书。卷八二。方术传上。李合传》:「和帝即位,分遣使者,皆微服单行,至各州县,观采风谣。」《文选。左思。三都赋序》:「其鸟兽草木则验之方志,风谣歌舞各附其俗。」
《漢語大詞典》:欢谣
犹歌谣。 汉 班固 《西都赋》:“采游童之讙謡,第从臣之嘉颂。” 唐 柳宗元 《太白山祠堂碑》:“野夫讙謡,钦圣信神。”
分類:歌谣
《漢語大詞典》:讴谣(謳謡)
(1).歌唱;歌咏。文选·王褒〈洞箫赋〉:“要復遮其蹊径兮,与謳謡乎相龢。” 张铣 注:“謳謡,謌也。” 唐 韩愈 《唐故江南西道观察使中大夫洪州刺史兼御史中丞上柱国赐紫金鱼袋赠左散骑常侍太原王公神道碑铭》:“人享於田庐,謳謡於道途。” 明 吴承恩 《〈谖堂永日图〉序》:“板舆迎道,冠履上寿,謳謡达於州邑者,太守之奉其亲也。”
(2).歌谣。宋书·志序:“爰及《雅》《郑》,謳謡之节,一皆屏落,曾无概见。” 唐 元稹 《进诗状》:“故自古风诗至古今乐府,稍存寄兴,颇近謳謡。”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二编第二章第十节:“这些歌诗原来是‘街陌讴谣’与地方音乐,经乐府加工改造,讴谣上升为高级文学。”
《漢語大詞典》:谣咏(謡詠)
亦作“谣咏”。
(1).歌颂,咏唱。《晋书·江统传》:“夫 关中 土沃物丰,厥田上上,加以 涇 渭 之流溉其舄卤, 郑国 白渠 灌浸相通,黍稷之饶,亩号一钟,百姓謡咏其殷实。” 南朝 宋 谢灵运 《撰征赋》:“士颂歌於政教,民謡咏於渥恩。” 前蜀 杜光庭 《贺黄云表》:“臣躬深睿奬,叠覩殊祥,敢謡咏以抒情诚,効謳歌而颂圣德。”
(2).歌谣。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章表:“按《七略》《艺文》,謡咏必録。” 唐 柳宗元 《唐故朝散大夫永州刺史崔公墓志铭》:“孰为惠政?公嗣餘庆,形于謡咏。” 宋 范仲淹 《上资政晏侍郎书》:“建善旌,立諫鼓,諮芻蕘,采謡咏,斯则何远何近,咸可言也。”
《漢語大詞典》:谣歌
歌谣。后汉书·方术传上·许杨:“是后民失其利,多致飢困。时有謡歌曰:‘败我陂者 翟子威 ,飴我大豆,享我芋魁。’” 明 刘基 《雁门太守行》:“循良一何多,謡歌满儿童。贤哉 洛阳 令,卓鲁相继踪。” 清 王夫之 薑斋诗话卷二:“则市井恶少造謡歌誚邻人闺閫恶习,施之君父,罪不容於死矣。”
分類:歌谣
《漢語大詞典》:诗谣(詩謡)
歌谣。 唐 韩愈 《与张十八同效阮步兵一日复一夕》诗:“未知所究竟,且作新诗謡。”新唐书·郑綮传:“ 大顺 后,王政微, 綮 每以诗謡託讽,中人有诵之天子前者。” 元 郭翼 《行路难》诗之二:“令人及此意沉菀,上堂鼓瑟歌诗謡。”
分類:歌谣
《漢語大詞典》:讴诵(謳誦)
指歌谣。《南齐书·明帝纪》:“往因时康,崇建庠序,屯虞荐有,权从省废,謳诵寂寥,倐移年稔,永言古昔,无忘旰昃。” 唐 李峤 《扈从还洛呈侍从群官》诗:“登原采謳诵,俯谷求才术。”
分類:歌谣
《漢語大詞典》:颂谣(頌謡)
犹歌谣。 明 陆采 《怀香记·承明雪宴》:“冰澌掩盖静压波涛,瑞足 江 南起颂謡。”
分類:歌谣
《漢語大詞典》:谣讴(謡謳)
歌谣。宋书·乐志一:“凡乐章古词,今之存者,并 汉 世街陌謡謳,《江南可采莲》《乌生》《十五》《白头吟》之属是也。”
分類:歌谣
《國語辭典》:歌诀(歌訣)  拼音:gē jué
为了便于记诵,按事物的内容要点编成的韵文或无韵的整齐句子。
《國語辭典》:江湖  拼音:jiāng hú
1.江河湖泊,三江五湖。《史记。卷一二九。货殖传》:「乃乘扁舟,浮于江湖。」《三国演义》第八五回:「丕曰:『朕已遣三路大兵伐吴,安有不胜之理?』尚书刘晔曰:『……更有江湖之阻,不可卒制。』」
2.四方之地。汉。曹操〈让县自明本志令〉:「江湖未静,不可让位。」
3.隐士所居之处。《南史。卷七五。隐逸传。序》:「或遁迹江湖之上,或藏名岩石之下。」宋。范仲淹 岳阳楼记:「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國語辭典》:江湖  拼音:jiāng hu
在外阅历甚多,练达世故的人。如:「老江湖」。
《國語辭典》:走江湖  拼音:zǒu jiāng hú
隐居江湖之间。南朝宋。谢灵运〈会吟行〉:「范蠡走江湖,梅福入城市。」
《國語辭典》:走江湖  拼音:zǒu jiāng hu
旧指在各地奔走以献演技艺混饭吃的人。《儒林外史》第三回:「就是周相公不还,我们走江湖的人,那里不破掉了几两银子!」《老残游记二编》第一回:「我们走江湖的人,比不得你们做官的,我们那儿都可以混。」
《國語辭典》:风俗(風俗)  拼音:fēng su
风尚习俗。《西游记》第二五回:「这童子差了,你这里风俗不好,却怎的关了门吃饭。」《儒林外史》第四三回:「果然镇远有个风俗,说正月十八日,铁溪里龙神嫁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