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纡馀(紆餘)  拼音:yū yú
1.曲折婉转。《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终始灞浐,出入泾渭,酆、镐、潦、潏,纡馀委蛇,经营乎其内。」
2.形容文章曲折。宋。苏洵〈上欧阳内翰第一书〉:「执事之文,纡馀委备。」
《国语辞典》:收音  拼音:shōu yīn
1.集中音波,使人易于听闻。如:「这剧场收音功能不好。」
2.收取语言歌曲的声音,制成唱片或有声影片。
《國語辭典》:战歌(戰歌)  拼音:zhàn gē
鼓舞士气的歌曲。如:「军队在出发前齐唱战歌,声势慑人。」
《国语辞典》:歌迷  拼音:gē mí
1.对歌曲极为爱好、痴迷的人。如:「某歌星目前相当走红,歌迷遍及各地。」
2.对某一歌星或特定类型歌曲迷恋成痴的人。如:「猫王歌迷」、「摇滚歌迷」。
《國語辭典》:声口(聲口)  拼音:shēng kǒu
口气、语气。《水浒传》第二九回:「那婆婆泪下,这妇人声口不好,不知又为甚的?」《金瓶梅》第一六回:「我闻得人说,他家房族中花大,是个刁徒泼皮的人。倘或一时有些声口,倒没的惹虱子头上挠。」
《國語辭典》:恋歌(戀歌)  拼音:liàn gē
1.原为欧洲中世纪描述骑士爱情的诗歌或宗教歌曲。后泛指情歌。如:「他为情人谱了一首缠绵的恋歌。」
2.引申为恋情。如:「他们俩因为此番异地重逢而共谱了一曲旖旎的恋歌。」
《漢語大詞典》:逸曲
超逸的歌曲。宋书·谢灵运传:“卷《敂弦》之逸曲,感《江南》之哀叹。” 唐 王勃 《采莲赋》序:“昔之赋芙蓉者多矣,虽復 曹王 潘令 之逸曲, 孙 、 鲍 、 江 、 萧 之妙韵,莫不杂陈丽美,粗举採掇。” 清 吴兆骞 《竹赋》:“太子乃感 湘 流之怨歌,抚 楚 潭之逸曲。”
分類:超逸歌曲
《国语辞典》:哩嗹  拼音:lī lián
旧日乞丐所唱的歌曲。参见「莲花落」条。《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二:「昼无饘粥夜无眠,落得街头唱哩嗹。」
《國語辭典》:点歌(點歌)  拼音:diǎn gē
听众以写信或打电话方式,要求电台播放或演唱者演唱自己所选择的歌曲。如:「本节目开放现场叩应,让听众点歌。」
《漢語大詞典》:哩啰哩(哩囉哩)
歌曲衬字。无义。 宋 洪迈 《夷坚乙志·九华天仙》:“吾归矣……欲要开金燧,千万频修已。言讫无忘之,哩囉哩。”
《漢語大詞典》:唱引
吟咏歌曲;唱曲。《文选·成公绥〈啸赋〉》:“唱引万变,曲用无方;和乐怡懌,悲伤摧藏。” 刘良 注:“引,曲也。”
《漢語大詞典》:杂曲(雜曲)
乐府歌曲名。大多为 汉 至 南北朝 时民间作品。南齐书·王僧虔传:“朝廷礼乐多违正典,民间竞造新声杂曲。”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乐府:“《桂华》杂曲,丽而不经;《赤雁》羣篇,靡而非典。”乐府诗集·杂曲歌辞一 宋 郭茂倩 题解:“杂曲者,歷代有之。或心志之所存,或情思之所感,或宴游欢乐之所发,或忧愁愤怨之所兴;或叙离别悲伤之怀,或言征战行役之苦;或缘於佛 老 ,或出自夷虞,兼收并载,故总谓之杂曲。”
《漢語大詞典》:鼓吹曲
乐府歌曲名。古乐中有鼓吹乐,用鼓、钲、箫、笳等乐器合奏,历代鼓吹乐多有歌辞配合。乐府诗集·鼓吹曲辞 宋 郭茂倩 题解:“鼓吹曲,一曰短簫鐃歌。”
《漢語大詞典》:教手
教授歌曲、戏剧、武术的技艺人。 元 无名氏 《射柳捶丸》第四折:“兀那几个打拳的教手每,上露臺来耍一会拳,服侍众位大人每。” 清 孔尚任 《桃花扇·骂筵》:“生口不如熟口,清客强似教手。”
《國語辭典》:唱词(唱詞)  拼音:chàng cí
歌曲或戏曲里供歌唱的文字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