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秀才遇到兵  拼音:xiù cái yù dào bīng
(歇后语)有理说不清。比喻对蛮横不讲理的人,无理可讲。如:「我碰到你真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
《国语辞典》:哑叭梦见妈(哑叭梦见妈)  拼音:yǎ bā mèng jiàn mā
(歇后语)说不出的苦。《儒林外史》第五四回:「卖人参的听了,『哑叭梦见妈──说不出的苦。』急的暴跳如雷。」
《国语辞典》:瞎仓官收粮(瞎仓官收粮)  拼音:xiā cāng guān shōu liáng
(歇后语)无有不纳。比喻来者不拒。《石点头。卷一○。王孺人离合团鱼梦》:「周玄分明是瞎仓官收粮──无有不纳。」
《国语辞典》:瞎子吃汤圆(瞎子吃汤圆)  拼音:xiā zi chī tāng yuán
(歇后语)心里有数。瞎子虽然看不见,吃了多少汤圆,心里却很清楚。比喻心中已有主意、胸有成竹或明白某种情况。如:「这事不用著急,我是瞎子吃汤圆──心里有数,一定会圆满解决。」
《国语辞典》:瞎子看电影(瞎子看电影)  拼音:xiā zi kàn diàn yǐng
(歇后语)目中无人。如:「你行事自作主张,简直是瞎子看电影──目中无人。」
分类:歇后语
《国语辞典》:瞎子起房子  拼音:xiā zi qǐ fáng zi
(歇后语)乱盖。如:「别瞎子起房子──乱盖了。」
分类:歇后语
《国语辞典》:虾蟆促织儿(虾蟆促织儿)  拼音:há ma cù zhī ér
(歇后语)一锹土上人。虾蟆和促织都同在一铲土上。比喻彼此处境相同。《崇祯本金瓶梅》第八五回:「你看谁人保得常无事,虾蟆促织儿,都是一锹土上人,兔死狐悲,物伤其类!」
《国语辞典》:咸菜烧豆腐(咸菜烧豆腐)  拼音:xián cài shāo dòu fu
(歇后语)有言在先。盐音谐「言」。咸菜已含盐分,和豆腐一起烹煮时不必再加盐调味。比喻已事先声明,交代清楚。如:「大家咸菜烧豆腐──有言在先,到时不得反悔。」
《国语辞典》:小和尚念经(小和尚念经)  拼音:xiǎo hé shàng niàn jīng
(歇后语)有口无心。诵经时,小和尚只是跟著念,而不明白其中含意。用以比喻人心直口快而无恶意。如:「我是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您可千万别介意。」
《国语辞典》:小儿放纸炮(小儿放纸炮)  拼音:xiǎo ér fàng zhǐ pào
(歇后语)又爱又怕。小孩子喜欢玩鞭炮,但又怕鞭炮的声响和爆炸的威力,因此又爱又怕。《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三:「崔生见他言词媚娇,美艳非常,心里也禁不住动火,只是想著防禦相待之厚,不敢造次。好像个小儿放纸炮,真个又爱又怕。」
《国语辞典》:被窝里放屁(被窝里放屁)  拼音:bèi wō li fàng pì
(歇后语)独享。比喻祸福自取。如:「既然一人做事一人当,如今遇到这种情况他也只有被窝里放屁──独享了!」
《国语辞典》:秤钩儿打钉(秤钩儿打钉)  拼音:chèng gōu ér dǎ dīng
(歇后语)扯直、拉平。秤钩的一头是尖的,只要扯直就成了钉子了。《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九回:「继之丢了一个印把子,得了个儿子,只好算秤钩儿打钉,扯直罢了。」
《国语辞典》:大海里捞针(大海里捞针)  拼音:dà hǎi lǐ lāo zhēn
(歇后语)难上难。在大海里捞取遗失的针。比喻事情难以达成或东西不易找寻。如:「老王已搬走十年,想要再联络上他,简直是大海里捞针──难上难。」
《国语辞典》:陈抟的兄弟(陈抟的兄弟)  拼音:chén tuán de xiōng dì
(歇后语)陈扁。扁谐音「平」,意谓睡得很沉,不能动弹。《醒世姻缘传》第八三回:「及至收拾睡倒,也便做了陈抟的兄弟──陈扁。」
《国语辞典》:和尚拖木头(和尚拖木头)  拼音:hé shàng tuō mù tou
(歇后语)做出了寺。寺音谐「事」。出寺指出事,即发生意外。《西游记》第八三回:「我父子只为受了一柱香,险些儿和尚拖木头──做出了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