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58,分18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7  8  9  10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欺冒
受绐
诳世
骗胁
欺蒙
诱奸
诳吓
诬惑
罔主
谩谰
诡世
谩神
诳误
诳赚
相诒
《漢語大詞典》:欺冒
欺骗冒充。宋史·宁宗纪三:“詔三衙、 江 上、 四川 诸军主帅核实军籍,欺冒者以赃论。” 清 林则徐 《会札澳门同知转谕唩嚟多批驳哥耶拏禀》:“若 哥耶拏 所禀被烧之船,为 澳 内第四号额船,则出情理之外,万难任其欺冒。”
分類:欺骗冒充
《漢語大詞典》:受绐(受紿)
受欺骗。 宋 王安石 《同昌叔赋雁奴》诗:“偷安与受紿,自古有亡国。” 清 冯桂芬 《续郡志记兵》:“初 鸿章 檄 戈登 攻 崑山 ,及是令折而东,会攻 太仓 ,诸将愤前之受紿,攻之亟。” 清 夏燮 中西纪事·海疆殉难记上:“﹝ 关天培 ﹞因 虎门 之役,水师贪受土规,火药皆杂以沙土,军门后发之砲,试輒不中,方知受紿,愤激自刎。”
分類:欺骗
《漢語大詞典》:诳世(誑世)
欺骗世人。 汉 应劭 《风俗通·愆礼·南阳张伯大》:“饰虚矜伪,誑世耀名。” 明 李贽 《与友人书》:“是以幸不见燬於 秦 ,其精者又徒説道理以誑世,何益於人生日用参赞化育事耶!” 章炳麟 《驳建立孔教议》:“谈者或曰:崇 孔 教者,所以旁慰沙门,使 蒙古 、 西藏 无携志。此尤誑世之言。”
分類:欺骗世人
《漢語大詞典》:骗胁(騙脅)
欺骗威胁。 宋 周密 《癸辛杂识别集·方回》:“其处乡专以骗胁为事,乡曲无不被其害者,怨之切齿。”《元典章·户部七·杂例》:“或原无留额,妄行飞射,一勾到官,便则枷禁决挞,恣意骗胁,以供餽节之费。民户惊怕不得安居。”
分類:欺骗威胁
《漢語大詞典》:欺蒙
欺骗蒙蔽。 宋 秦观 《浮山堰赋》:“将姦臣取容以幸入兮,公相援而欺蒙。”明史·万元吉传:“诸臣復竞贿赂,肆欺蒙,每趋愈下。” 叶紫 《星》:“虽然她明知道看守妇不会告诉她,或者是欺蒙了她,但她仍然不能不问。”
《國語辭典》:诱奸(誘姦)  拼音:yòu jiān
以不正当的手段诱人成奸。
《漢語大詞典》:诳吓(誑嚇)
亦作“ 誑赫 ”。 欺骗;恐吓。景德传灯录·大同禅师:“总是汝生解自担带将来自作自受,遮里无可与汝,不敢誑吓汝,无表无里可得説似,汝诸人还知么?”
分類:欺骗恐吓
《漢語大詞典》:诬惑(誣惑)
欺骗迷惑。后汉书·方术传下·刘根:“ 刘根 者, 颖川 人也。隐居 嵩山 中。诸好事者自远而至,就 根 学道。太守 史祈 以 根 为妖妄,乃收执诣郡,数之曰:‘汝有何术,而诬惑百姓?若果有神,可显一验事。不尔,立死矣。’”
《漢語大詞典》:罔主
欺骗君主。《南齐书·谢超宗传》:“ 彖 ( 袁彖 )匿情欺国,爱朋罔主,事合极法,特原收治,免官如案,禁錮十年。”
分類:欺骗帝王
《漢語大詞典》:谩谰(謾讕)
欺骗抵赖。新唐书·儒学传中·郎馀庆:“又裒货无艺,民诣闕诉之,使者十辈临按, 餘庆 谩谰,不能得其情。”
分類:欺骗抵赖
《漢語大詞典》:诡世(詭世)
欺骗世人。 唐 陈子昂 《谏灵驾入京书》:“然后危言正色,抗议直辞,赴汤鑊而不迴,至诛夷而无悔,岂徒欲诡世夸俗,厌生乐死者哉!”新唐书·萧铣传赞:“观 铣 武虽不足,文有餘矣,大抵盗仁义,诡世乱俗者,圣人所必诛。”
分類:欺骗世人
《漢語大詞典》:谩神(謾神)
谓欺骗神灵。 郭沫若 《〈诅楚文〉考释·关于原文的年代》:“文中所述史事多为旧事所无,尤其诅咒 楚王 之语,因而前人多以为 秦 人诡诈,竟至谩神。”
分類:欺骗神灵
《漢語大詞典》:诳误(誑誤)
欺骗迷惑。 汉 焦赣 《易林·革之坎》:“华言风语,乱相誑误,终无兇事,安寧如故。”三国志·魏志·公孙度传“ 渊 遣使南通 孙权 ”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吴 韦昭 《吴书》:“今 魏 家不採録忠善,褒功臣之后,乃令谗譌得行其志,听 幽州 刺史、 东莱 太守誑误之言,猥兴州兵,图害臣郡。”资治通鉴·唐睿宗景云二年:“议者咸称 太平公主 令胡僧 慧范 曲引此曹,誑误陛下。”
《漢語大詞典》:诳赚(誑賺)
谓欺骗以谋财。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四编第一章第二节:“这个告示,表明赊卖中发生‘诳赚’事故,但也说明赊买赊卖已极通行。”
分類:欺骗
《漢語大詞典》:相诒(相詒)
互相欺骗。 汉 徐干 中论·考伪:“其流于世也,至於父盗子名,兄窃弟誉,骨肉相詒,朋友相诈。”
分類:相欺欺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