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诸天(諸天)
(1).佛教语。指护法众天神。佛经言欲界有六天,色界之四禅有十八天,无色界之四处有四天,其他尚有日天、月天、韦驮天等诸天神,总称之曰诸天。《长阿含经》卷一:“佛告比丘, 毗婆尸菩萨 生时,诸天在上於虚空中,手执白盖宝扇,以障寒暑风雨尘土。” 南朝 宋 谢灵运 《昙隆法师诔》序:“且三界迴沉,诸天倏瞬。”《敦煌变文汇录·频婆娑罗王后宫綵女功德意供养塔生天因缘变文》:“人民欢喜皆称嘆,诸天爱护讚精明。”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一:“法堂里摆列着诸天圣像。”《西游记》第十七回:“诸天遂来洞口报知。”
(2).指神界的众神位。后泛指天界;天空。 唐 谷神子 《博异志·阴隐客》:“修行七十万日,然后得至诸天,或 玉京 、 蓬莱 、 崑閬 、 姑射 。” 清 林则徐 《即目》诗:“不知身与诸天接,却讶云从下界生。”
(2).指神界的众神位。后泛指天界;天空。 唐 谷神子 《博异志·阴隐客》:“修行七十万日,然后得至诸天,或 玉京 、 蓬莱 、 崑閬 、 姑射 。” 清 林则徐 《即目》诗:“不知身与诸天接,却讶云从下界生。”
《漢語大詞典》:三天
(1).我国古代关于天体的学说,有浑天、宣夜、盖天三家,称为“三天”。《宋书·律历志序》:“《天文》虽为该举,而不言天形,致使三天之説,纷然莫辨。”详“ 宣夜 ”。
(2).道教称清微天、禹馀天、大赤天为三天。《汉武帝内传》:“是三天上元之官,统领十万。”《海内十洲记·方丈洲》:“ 方丈洲 在 东海 中心……有金玉琉璃之宫,三天司命所治之处。”《云笈七籤》卷八:“三天者,清微天、禹餘天、大赤天是也。”
(3).佛教称欲界、色界、无色界为三天。 唐 李白 《秋日登扬州西灵塔》诗:“万象分空界,三天接画梁。” 王琦 注:“三天,谓欲界天、色界天、无色界天也。” 明 何景明 《咏天宁寺塔》诗:“镜现三天象,珠含四日光。”
(4).泛指天空。《西游记》第十六回:“ 行者 道:‘你不曾见夜间那火,光腾万里,亮透三天,且休説二十里,就是二百里也照见了。’”
(5).指 清 代皇子及诸王公读书的前、中、后三殿。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一:“世称上斋曰三天,盖由从前列圣每岁驻蹕 澄清园 ,诸王公即读书园庐,其地为殿三层,皆有 世宗 皇帝御书匾额,前曰‘前垂天貺’,谓之前天;中曰‘中天景物’,谓之中天;后曰‘后天不老’,谓之后天,统谓之三天。”
(2).道教称清微天、禹馀天、大赤天为三天。《汉武帝内传》:“是三天上元之官,统领十万。”《海内十洲记·方丈洲》:“ 方丈洲 在 东海 中心……有金玉琉璃之宫,三天司命所治之处。”《云笈七籤》卷八:“三天者,清微天、禹餘天、大赤天是也。”
(3).佛教称欲界、色界、无色界为三天。 唐 李白 《秋日登扬州西灵塔》诗:“万象分空界,三天接画梁。” 王琦 注:“三天,谓欲界天、色界天、无色界天也。” 明 何景明 《咏天宁寺塔》诗:“镜现三天象,珠含四日光。”
(4).泛指天空。《西游记》第十六回:“ 行者 道:‘你不曾见夜间那火,光腾万里,亮透三天,且休説二十里,就是二百里也照见了。’”
(5).指 清 代皇子及诸王公读书的前、中、后三殿。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一:“世称上斋曰三天,盖由从前列圣每岁驻蹕 澄清园 ,诸王公即读书园庐,其地为殿三层,皆有 世宗 皇帝御书匾额,前曰‘前垂天貺’,谓之前天;中曰‘中天景物’,谓之中天;后曰‘后天不老’,谓之后天,统谓之三天。”
《漢語大詞典》:宣夜
(1).我国古代三种宇宙学说之一。主张天无一定形状,也非物质造成,其高远无止境,日月星辰飘浮空中,动和静都依靠“气”。见《晋书·天文志》。《书·舜典》“在璿璣玉衡,以齐七政” 唐 孔颖达 疏:“ 蔡邕 《天文志》曰:言天体者有三家:一曰周髀,二曰宣夜,三曰浑天。宣夜絶无师説…… 虞喜 云:宣,明也;夜,幽也。幽明之数,其术兼之,故曰宣夜。” 唐 杨炯 《浑天赋》:“客有为宣夜之学,喟然而言曰:旁望万里之横山,而皆青翠;俯察千仞之深谷,而皆黝黑。” 清 袁枚 《随园随笔·测天三家以外诸说》:“测天者,宣夜、浑天、昕天三家,人皆知之。”
(2).借称测天之学。 宋 钱易 《南部新书》己:“ 杨盈川 , 显庆 五年待制宏文馆,时年方十一, 上元 三年制举,始补校书郎,尤最深於宣夜之学。”
(3).指司天之官夜间宣报时辰星象等。 南朝 齐 王融 《三月三日曲水诗序》:“挈壶宣夜,辩气朔於灵臺;书笏珥彤,纪言事於仙室。”挈壶氏,指司天之官。
(2).借称测天之学。 宋 钱易 《南部新书》己:“ 杨盈川 , 显庆 五年待制宏文馆,时年方十一, 上元 三年制举,始补校书郎,尤最深於宣夜之学。”
(3).指司天之官夜间宣报时辰星象等。 南朝 齐 王融 《三月三日曲水诗序》:“挈壶宣夜,辩气朔於灵臺;书笏珥彤,纪言事於仙室。”挈壶氏,指司天之官。
《國語辭典》:色界 拼音:sè jiè
佛教宇宙观三界之一。色界是具有形状、容貌,但无感官欲望的存在状态。包括四禅十七天。是修行禅定者才能往生的世界。《阿毗达磨俱舍论》卷八:「色所属界,说名『色界』。」
《漢語大詞典》:天魔
(1).佛教语。天子魔之略称。为欲界第六天主。常为修道设置障碍。《楞严经》卷九:“或汝阴魔,或復天魔。”《百喻经·小儿得大龟喻》:“邪见外道,天魔 波旬 ,及恶知识,而语之言,汝但极意六尘,恣情五欲,如我语者,必得解脱。”
(2).道教指天上的魔怪。《云笈七籤》卷四:“有经无符,则天魔害人。”
(3).泛指魔鬼。 章炳麟 《无神论》:“恶性既起,故不得不归咎於天魔。”
(4).乐舞名。 元 张昱 《辇下曲》诗之二七:“舞唱天魔供奉曲,君王长在月宫听。”此指为天魔舞伴奏的乐曲。参见“ 天魔舞 ”。
(2).道教指天上的魔怪。《云笈七籤》卷四:“有经无符,则天魔害人。”
(3).泛指魔鬼。 章炳麟 《无神论》:“恶性既起,故不得不归咎於天魔。”
(4).乐舞名。 元 张昱 《辇下曲》诗之二七:“舞唱天魔供奉曲,君王长在月宫听。”此指为天魔舞伴奏的乐曲。参见“ 天魔舞 ”。
《漢語大詞典》:六天
(1). 汉 代纬书,附会五帝传说和《史记·天官书》太微宫内有五星曰五帝座之文,谓天帝有六,即天皇大帝与五方之帝,是谓“六天”。《礼记·郊特牲》“郊特牲而社稷大牢” 唐 孔颖达 疏:“ 郑氏 ( 郑玄 )谓天有六天。天为至极之尊,其体秪应是一,而 郑氏 以为六者,指其尊极清虚之体,其实是一,论其五时生育之功,其别有五,以五配一,故为六天……《春秋纬》:‘紫微宫为大帝,又云北极耀魄宝。’又云:‘大微宫有五帝坐星,青帝曰灵威仰,赤帝曰赤熛怒,白帝曰白招拒,黑帝曰汁光纪,黄帝曰含抠纽。’是五帝与大帝六也。”后世帝王郊天之祭,如 唐 初之《显庆礼》,即用六天之说;至《开元礼》,遂废而不用。
(2).谓人死后所居之六天宫。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玉格》:“六天:一曰紂絶阴天宫,二曰泰煞谅事宫,三曰明辰耐犯宫,四曰怙照罪气宫,五曰宗灵七非宫,六曰敢司连苑宫。人死皆至其中,人欲常念六天宫名。”
(3).道教谓上天分为六。《云笈七籤》卷八:“六天者,赤虚天、泰玄都天、清皓天、泰玄天、泰玄仓天、泰清天。” 唐 吴筠 《游仙》诗之十九:“导达三气和,驱除六天静。” 唐 吴筠 《步虚词》之七:“豁落制六天,流铃威百魔。”
(4).佛经有欲界六天:四天王天、忉利天、须焰摩天(又称夜摩天)、兜率陀天、乐变化天、他化自在天。见《楞严经》卷八。
(2).谓人死后所居之六天宫。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玉格》:“六天:一曰紂絶阴天宫,二曰泰煞谅事宫,三曰明辰耐犯宫,四曰怙照罪气宫,五曰宗灵七非宫,六曰敢司连苑宫。人死皆至其中,人欲常念六天宫名。”
(3).道教谓上天分为六。《云笈七籤》卷八:“六天者,赤虚天、泰玄都天、清皓天、泰玄天、泰玄仓天、泰清天。” 唐 吴筠 《游仙》诗之十九:“导达三气和,驱除六天静。” 唐 吴筠 《步虚词》之七:“豁落制六天,流铃威百魔。”
(4).佛经有欲界六天:四天王天、忉利天、须焰摩天(又称夜摩天)、兜率陀天、乐变化天、他化自在天。见《楞严经》卷八。
《漢語大詞典》:波旬
魔王名,为欲界第六天之主,其义为恶者、杀者。常以憎恨佛法,杀害僧人为事。《百喻经·小儿得大龟喻》:“天魔 波旬 ,及恶知识,而语之言:‘汝但极意六尘,恣情五欲,如我语者,必得解脱。’” 明 屠隆 《昙花记·魔难不屈》:“将领区区何足论,从来上帝战 波旬 。” 章炳麟 《五无论》:“天魔诱人, 波旬 嬈佛。”
《漢語大詞典》:摩罗(摩羅)
(1).百合的别名。《政和证类本草·草部中品之上·百合》:“一名重箱,一名摩罗,一名中逢花,一名强瞿,生 荆州 川谷。”
(2).鳄鱼。《翻译名义集·畜生》:“摩罗:《善见》云鶚鱼,长二丈餘,有四足,似鼉。”
(3).梵语译音。即魔。意为扰乱,障碍。佛经中原指欲界第六天的魔王 波旬 。后泛指一切障道之法。 鲁迅 《坟·摩罗诗力说》:“摩罗之言,假自 天竺 ,此云天魔, 欧 人谓之撒但,本以目 裴伦 (G.Byron)。” 赵朴初 《临江仙·题萧淑芳画花卉长卷》词之二:“岂独爱花兼爱刺,锋銛何减吴戈?不辞流血对摩罗。”
(2).鳄鱼。《翻译名义集·畜生》:“摩罗:《善见》云鶚鱼,长二丈餘,有四足,似鼉。”
(3).梵语译音。即魔。意为扰乱,障碍。佛经中原指欲界第六天的魔王 波旬 。后泛指一切障道之法。 鲁迅 《坟·摩罗诗力说》:“摩罗之言,假自 天竺 ,此云天魔, 欧 人谓之撒但,本以目 裴伦 (G.Byron)。” 赵朴初 《临江仙·题萧淑芳画花卉长卷》词之二:“岂独爱花兼爱刺,锋銛何减吴戈?不辞流血对摩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