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一日欢(一日歡)
(1).谓短时的欢乐。语出列子·杨朱:“凡彼四圣(指 舜 、 禹 、 周 、 孔 )者,生无一日之欢,死有万世之名。”《新唐书·韩休传》:“自 韩休 入朝,陛下无一日欢,何自戚戚,不逐去之?”
(2).指整天的乐趣。 唐 黄滔 《九日》诗:“莫言黄菊花开晚,独占樽前一日欢。”
《國語辭典》:欢畅(歡暢)  拼音:huān chàng
高兴。唐。白居易〈对酒示行简〉诗:「今旦一樽酒,欢畅何怡怡。」《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一:「王生看了春景融和,心中欢畅,吃个薄醉,取路回家里来。」
《漢語大詞典》:欢戚(歡戚)
欢乐与忧愁。 三国 魏 嵇康 《答难养生论》:“请问锦衣绣裳,不陈於暗室,何必顾众,而动以毁誉为欢戚也?” 晋 葛洪 抱朴子·至理:“遣欢戚之邪情,外得失之荣辱。” 宋 苏轼 《散郎亭》诗:“欢戚已随时事去,壁间只有古人名。”
分類:欢乐忧愁
《漢語大詞典》:致乐(致樂)
深入钻研音乐。礼记·乐记:“致乐以治心,则易直子谅之心,油然生矣。” 郑玄 注:“致,犹深审也。” 孔颖达 疏:“言深远详审乐之道理。”
(1).谓尽量使之欢乐。孝经·纪孝行:“孝子之事其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 唐玄宗 注:“平居必尽其敬,就养能致其懽。”
(2).指使人快乐。 汉 焦赣 《易林·坤之困》:“和谦致乐,君子攸同。”
《漢語大詞典》:乐心(樂心)
音乐的内容。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乐府:“故知诗为乐心,声为乐体;乐体在声,瞽师务调其器;乐心在诗,君子宜正其文。”
(1).欢乐之心;心里快乐。礼记·乐记:“是故其哀心感者,其声噍以杀;其乐心感者,其声嘽以缓。” 孔颖达 疏:“若外境所善,心必欢乐,欢乐在心,故声必随而宽缓也。” 元武汉臣《玉壶春》第二折:“今日折向书斋玉壶中放,相近着緑窗,胜梨花淡粧,每日家浄洗双眸乐心儿赏。”《红旗歌谣·竹片歌》:“赶快参加红军去,消灭敌人真乐心。”
(2).谓陶冶性情。荀子·乐论:“君子以鐘鼓导志,以琴瑟乐心。”
《漢語大詞典》:谋欢(謀歡,謀懽)
亦作“ 谋懽 ”。谋求欢乐。 清 黄景仁 《十月一日独游卧佛寺逢吴次升陈菊人因之夕照寺万柳堂得诗》之一:“旅食谋欢少,清游觅伴难。” 清 黄景仁 《杂诗》:“谋懽知几日,戚戚復何为。交浅詎能怨,情倾为所知。”
《國語辭典》:狂欢(狂歡)  拼音:kuáng huān
疯狂的尽情欢乐。如:「彻夜狂欢」、「巴西一年一度的嘉年华会,人人都尽情的饮酒狂欢。」
分類:纵情欢乐
《漢語大詞典》:欢浃(驩浹)
犹欢洽。驩,通“ 欢 ”。 元 姚燧 《寿庞礼部母夫人诗序》:“ 元贞 始年,始同官翰林,入同事,而出同适,驩浹而閒暇,计始至是,踰一纪矣。”
分類:欢洽
《漢語大詞典》:凯乐(凱樂)
和乐,欢乐。 三国 魏 嵇康 《声无哀乐论》:“故凯乐之情,见於金石;含弘光大,显於音声也。” 晋 陆机 《演连珠》之八:“万邦凯乐,非悦鐘鼓之娱;天下归仁,非感玉帛之惠。”
分類:和乐欢乐
《國語辭典》:天国(天國)  拼音:tiān guó
1.基督教称上帝的国度为「天国」。如:「天国近了。」
2.理想完美的世界。如:「柏拉图式的天国,可能实现于未来吗?」
《漢語大詞典》:欢适(歡適)
欢乐惬意。宋书·范晔传:“上尝宴饮欢适,谓 曄 曰:‘我欲歌,卿可弹。’” 唐 白居易 《咏怀》:“先务身安閒,次要心欢适。” 宋 苏轼 《臂痛谒告作三绝句示四君子》之一:“公退清閒如致仕,酒餘欢适似还乡。”
分類:欢乐惬意
《漢語大詞典》:喜意
(1).喜悦的心情。汉书·晁错传:“妄赏以随喜意,妄诛以快怒心。” 瞿秋白 《赤都心史》二五:“欣欣的喜意,秋早爽健的气概送我们归寓。”
(2).欢乐的表情。 茅盾 《子夜》十:“﹝ 杜竹斋 ﹞并没说话,可是脸上已有几分喜意。” 郭沫若 《双倍的春天》:“ 北京 市民夹道欢迎,花雨满天,欢雷震地,人人脸上都焕发出无上的喜意。”
《漢語大詞典》:悦情
欢乐之情;心情怡悦。 南朝 梁 任昉 《〈王文宪集〉序》:“理积则神无忤往,事感则悦情斯来。” 南朝 陈 姚最 《续画品·嵇宝钧聂松》:“赋彩鲜丽,观者悦情。”
《漢語大詞典》:欢荣(歡榮)
欢乐荣华。宋书·乐志二:“游淳风,泳淑清。协亿兆,同欢荣。” 唐 刘知几 史通·〈汉书·五行志〉错误:“夫以制胜克敌,策勋命赏,可以欢荣降福,而反愁怨貽灾邪?” 唐 韦应物 《横吹曲辞·长安道》:“欢荣若此何所苦,但苦白日西南驰。”
分類:欢乐荣华
《漢語大詞典》:至欢
指相处最欢乐的朋友。史记·淮阴侯列传:“始 常山王 、 成安君 为布衣时,相与为刎颈之交……此二人相与,天下至驩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