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942,分63页显示 上一页 42 43 44 45 46 48 49 50 51 下一页
林次膺
方翥(字 次云 )
左玙(字 次琰 )
王次能
阎次平
郭彖(字 伯象、次象 )
石孝友(字 次仲 )
王次山
祝次骞
郭知运(字 次张 号 息庵老人 )
谭次山
徐峣(字 次山 号 竹溪 )
梁安世(字 次张 )
李结(字 次山 号 渔社 )
其它辞典(续上)
王次张(字 汉老 )林次膺
方翥(字 次云 )
左玙(字 次琰 )
王次能
阎次平
郭彖(字 伯象、次象 )
石孝友(字 次仲 )
王次山
祝次骞
郭知运(字 次张 号 息庵老人 )
谭次山
徐峣(字 次山 号 竹溪 )
梁安世(字 次张 )
李结(字 次山 号 渔社 )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08—1181 【介绍】: 宋济南长清人,字汉老。王衣子。少以父恩补承务郎。喜习法令,中刑法科。历浙东及湖南提刑司检法官,覆狱事号平允。与巡尉镇压耒阳“群盗”,辟为广西经略司干办公事。后历湖南、湖北、江西路转运判官,奉祠。全宋文·卷四四三一
王次张(一一○八——一一八一),字汉老,济南长清(今山东长清)人,寓会稽。以父恩补承务郎。中刑法科,历浙东及湖南提刑司检法官,辟广西经略司干办公事,通判宜州、肇庆府。知全州,以计破叛卒,迁湖南转运判官,移湖北。后徙江西转运判官,奉祠。淳熙八年以疾卒,年七十四。见韩元吉《中奉大夫提举武夷山冲右观王公墓志铭》(《南涧甲乙稿》卷二一)。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四六四九
林次膺,绍兴二十四年任司农寺丞。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全宋诗
左玙,字次琰,黄岩(今属浙江)人。高宗绍兴二十七年(一一五七)特科。官至监御前军器所(《嘉定赤城志》卷三四)。
人物简介
简介
绍兴三十二年(1162)任全州知州。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河中河东人。阎仲子。能世家学而艺过其父。善画人物山水,尤工画牛。孝宗隆兴初进画称旨,授将仕郎,与弟阎次于并为画院祗候。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南昌人,字次仲。孝宗乾道二年进士。以词名。有《金谷遗音》。全宋诗
石孝友,字次仲,南昌(今属江西)人。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进士。有《金谷遗音》一卷,已佚。事见清道光《南昌县志》卷二二。
人物简介
简介
绍兴三十一年(1161)任南剑州知州。乾道三年(1167)任福建路提举常平茶盐等事。乾道五年(1169)任刑部郎中。
人物简介
简介
乾道二年(1166)任嘉州知州。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32—? 【介绍】: 宋临安盐官人,字次张,自号息庵老人。幼刻志向学。高宗绍兴二十一年进士。秦桧强与为姻,知运勿乐,遂停婚。仕至荆州守。倦于荣利,卜居双庙之西。有《猥稿》。全宋诗
郭知运,字次张,自号息庵老人,盐官(今浙江海宁西南)人。高宗绍兴二十一年(一一五一)进士,时甫弱冠。秦桧欲与联姻,不屈。官至知荆门军。有《猥稿》,已佚。事见《咸淳临安志》卷六七。今录诗九首。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六○六二
徐峣,字次山,号竹溪,衢州龙游(今浙江衢州东)人。隆兴元年登进士第。淳熙初任无为军军学教授。历国子博士,以上殿坠笏降为朝奉郎、权通判建康府。后特复朝散郎致仕。学富才赡,尤长于诗,有《竹溪集》。见所撰《稽古阁记》,陈傅良《止斋文集》卷一四,雍正《浙江通志》卷一二五、一八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36—? 【介绍】: 宋处州丽水人,字次张。读书过目成诵,与张孝祥为忘年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进士。孝宗淳熙四年,自大农丞出守韶州,累官转运使。有《远堂集》。全宋诗
梁安世(一一三六~?)(生年据《全宋词》卷三),字次张,括苍(今浙江丽水西)人。高宗绍兴二十四年(一一五四)进士(清雍正《浙江通志》卷一二五)。知衡山县。孝宗淳熙六年(一一七九)为广南西路转运判官(《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二之二四),改提点刑狱(清雍正《广西通志》卷五一)。曾由大农丞出知韶州。有《远堂集》,已佚。事见清道光《婺志粹》卷三。今录诗八首。全宋文·卷五八四三
梁安世(一一三六——?),字次张,处州丽水(今浙江丽水)人。绍兴二十四年进士。淳熙中知韶州,为广南西路转运判官,进转运使。曾任郎官。有《远堂集》。见王柏《跋史君梁公帖》(《鲁斋集》卷一二),《桂故》卷五,《全宋词》第三册第一七六七页。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南阳人,一作河阳人,字次山,号渔社。孝宗乾道二年监进奏院。六年,知常州。七年,提举浙西常平。淳熙九年,知秀州。光宗绍熙二年为四川总领。工画山林人物。全宋文·卷五四○二
李结,乾道中监行在都进奏院,七年提举两浙西路常平盐茶公事。淳熙间尝知常州,坐事放罢。绍熙元年,除湖北转运副使,以言者劾其刻剥民间,寝罢新命,差主管建宁府武夷山冲佑观。见《宋会要辑稿》职官三六之五九、四三之三七、七三之三,《宋史》卷一七三《食货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