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橡皮  拼音:xiàng pí
1.橡胶树树干的乳状物质,乾涸后呈黄色弹性的软块。也称为「橡胶」、「树胶」。
2.用来擦掉笔迹的文具。
《國語辭典》:橡皮圈  拼音:xiàng pí quān
1.以橡胶制成的圆环,有伸缩性,可用以裍绑物品。
2.以橡皮制成的救生圈,内充空气,可用来练习游泳。
《國語辭典》:橡皮筋  拼音:xiàng pí jīn
以橡胶制成的圆环形或线形物品,具有弹性,可用来捆绑东西。如:「这包糖果要用橡皮筋绑紧,才不会软化或招来蚂蚁、蟑螂。」
《國語辭典》:橡皮钉子(橡皮釘子)  拼音:xiàng pí dīng zi
比喻委婉的拒绝。如:「他今早邀请张小姐去看电影,却碰了个橡皮钉子。」
《漢語大詞典》:橡皮筏
用橡皮胶布制造的小船。可折合贮藏,使用时以贮备的二氧化碳或以压气机充气,使用方便,其用途与橡皮艇类似。
《國語辭典》:橡皮膏  拼音:xiàng pí gāo
胶布。外科医生用来固定包扎患处的纱布。因一面涂有胶质,能使敷料固定不易脱落。
《漢語大詞典》:橡皮泥
用生橡胶、白石蜡、陶土等材料搀和颜料制成,柔软有塑性,不易干,可供捏制物品。
《國語辭典》:橡皮树(橡皮樹)  拼音:xiàng pí shù
大戟科及桑科「橡胶树」类的别名。参见「橡胶树」条。
《國語辭典》:橡皮艇  拼音:xiàng pí tǐng
供军事、救生、狩猎、勘察与游玩等用途的一种小艇。早期以金属或木材为骨架,并以橡胶布为外壳所组成。有可折合、重量轻、占地小等优点。
《國語辭典》:橡皮图章(橡皮圖章)  拼音:xiàng pí tú zhāng
1.用硬性橡皮所制成的印章。也称为「橡皮戳子」。
2.比喻有名无实的人物。例:「他只是个虚有其位的橡皮图章,毫无参与决策的资格。」
《漢語大詞典》:橡皮线(橡皮綫)
外面包着橡胶的金属导线。也叫皮线。是常用的电工材料。
《国语辞典》:硬橡皮  拼音:yìng xiàng pí
含百分之三十至五十硫黄的橡皮。性质坚硬而脆,放在热水里则变为柔韧,不导电,电机上常用作绝缘体。也称为「硫黄橡皮」、「硬胶」。
《国语辞典》:橡皮擦  拼音:xiàng pí cā
用橡皮制成,可擦掉笔迹的文具。如:「刚学写字的小朋友,橡皮擦总是用得凶。」
《國語辭典》:气球(氣球)  拼音:qì qiú
1.一种玩具。以伸缩性的橡胶薄膜制囊,可灌入氢、氦、空气等气体。当充满比空气轻的气体时,能飘浮上升。
2.在涂有树胶的布囊,灌入氢、氦等气体,使其膨胀如球,可以上升。可用来做为玩具,或作为气象、军事上的探测之用,甚至人可乘坐其上飞行。
3.一种蹴踢的球。用皮片缝合,内充羽毛,玩法类似踢毽子。唐时已有,盛于宋元。《元曲选。百花亭。第一折》:「衣带鹌鹑粪,靴染气球泥。」也作「气毬」。
《國語辭典》:固体(固體)  拼音:gù tǐ
有一定形状和体积的物体。分子间的内聚力强,即使受压力,形状和体积都不易改变。如金、银、石等均属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