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头悬目眩(头悬目眩)  拼音:tóu xuán mù xuàn
头脑昏沉,视觉模糊。《红楼梦》第六回:「满屋中之物都耀眼争光的,使人头悬目眩。」
《国语辞典》:头眩眼花(头眩眼花)  拼音:tóu xuàn yǎn huā
头脑昏沉,视觉模糊。如:「他生病才好,所以爬楼梯时,只觉得头眩眼花的,只好停下来休息。」也作「头晕眼花」。
《国语辞典》:头晕眼黑(头晕眼黑)  拼音:tóu yūn yǎn hēi
头脑昏沉,视觉模糊。《红楼梦》第五二回:「无奈头晕眼黑,气喘神虚,补不上三五针,便伏在枕上歇一会。」
《国语辞典》:头晕眼花(头晕眼花)  拼音:tóu yūn yǎn huā
头脑昏沉,视觉模糊。《官场现形记》第一六回:「起先鲁总爷听见里面要搬金表,已经魂不附体,及至看见进来的这一个人,不觉魂飞天外,头晕眼花,四肢气力毫无。」也作「头眩眼花」、「头晕目眩」、「头晕眼昏」。
《国语辞典》:头晕眼昏(头晕眼昏)  拼音:tóu yūn yǎn hūn
头脑昏沉,视觉模糊。《精忠岳传》第二回:「却不知这安人,生产才三日,人是虚极;又遭此大难,在水面上团团转转,自然头晕眼昏,故此问而不答。」也作「头晕眼花」。
《国语辞典》:不真切  拼音:bù zhēn qiè
形容事物模糊不清,不真实。如:「这张相片焦距不对,影像不真切。」《红楼梦》第四六回:「平姑娘没在跟前,远远的看著倒像是他,可也不真切。」《红楼梦》第五三回:「里边香烛辉煌,锦珍献爵,虽列著神主,却看不真切。」
《国语辞典》:黑忽忽  拼音:hēi hū hū
昏暗模糊不清的样子。如:「天色黑忽忽的,似乎要下雨了。」也作「黑乎乎」、「黑糊糊」。
《国语辞典》:愕愕睁睁(愕愕睁睁)  拼音:è è zhēng zhēng
刚睡醒,神智模糊的样子。《醒世姻缘传》第八回:「晁大舍正在西边凉亭上昼寝,听得这院里嚷闹,愕愕睁睁扒起来,趿了鞋来探问。」
分类:神智模糊
《国语辞典》:不知所言  拼音:bù zhī suǒ yán
言语模糊或内容空洞,无法得知意旨为何。如:「他东扯西扯,说了半天,不知所言。」也作「不知所云」。
《国语辞典》:漠楞楞  拼音:mò lèng lèng
模糊不清。如:「雨天深山中,漠楞楞的,见不到秀丽的景色。」
《漢語大詞典》:漶化
布、纸等上的颜色因受潮或浸水而变得模糊。 茅盾 《子夜》十八:“窗前桌子上那部名贵的太上感应篇浸透了雨水,夹贡纸上的朱丝栏也都开始漶化。” 茅盾 《腐蚀·一月五日》:“最可叹的,是那些五颜六色的壁报……都被浓雾(且不说风雨了)漶化为一片模糊。”
《漢語大詞典》:慌耗
模糊不清。 沙汀 《兽道》:“她的眼光显得慌耗,看人时好像直对着强烈的阳光一样。” 沙汀 《淘金记》十五:“眼神慌耗,好像才从梦寐里惊醒转来一样。”
《漢語大詞典》:恍恍惚惚
亦作“ 恍恍忽忽 ”。
(1).心神不定貌。古尊宿语录·明觉禅师语录:“放开精精冥冥,把定恍恍惚惚。” 崔璇 《在区委会里》:“他一天到晚恍恍惚惚的,拿不定个准主意。”
(2).模糊不清貌。《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 荆公 眼中垂泪道:适纔昏憒之时,恍恍忽忽到一个去处,如大官府之状。”红楼梦第五回:“那 寳玉 才合上眼,便恍恍惚惚的睡去。”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英杰归真》:“久而神思焦劳,恍恍忽忽,如有所见闻者,遂疑为有所式凭也。” 曹禺 《雷雨》第一幕:“我恍恍惚惚地看见两个穿着黑衣裳的鬼,并排地坐着。”
《漢語大詞典》:灰蒙蒙
亦作“ 灰濛濛 ”。亦作“ 灰朦朦 ”。暗淡模糊貌。 吴运铎 《把一切献给党·我们的工厂》:“船到 洞庭湖 口,下雨了,天上地下都是灰蒙蒙的。”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一部六:“这一小列枪尖上的长刺刀,好像是在划开灰蒙蒙的天色似的。” 郭澄清 《大刀记》第十一章:“灰朦朦的夜色,正向这牢房的窗口探视着。”
分類:暗淡模糊
《漢語大詞典》:灰簇簇
阴暗模糊貌。 茅盾 《虹》一:“只远远地有些灰簇簇的云影一样的东西平摊在水天的交界处。” 茅盾 《水藻行》三:“疏疏落落灰簇簇一堆的,是小小的村庄,隐隐浮起了白烟。”
分類:阴暗模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