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骈字类编》:榆阴(榆阴)
晋书慕容皝载记:宇文乞得龟为其别部逸豆归所逐,奔死于外。皝率骑讨之,逸豆归惧而请和,遂筑榆阴、安晋二城而还。
《漢語大詞典》:桑榆暖(桑榆煖)
亦作“ 桑榆煖 ”。谓晚年幸福。 唐玄宗 《续薛令之题壁诗》:“苦嫌松桂寒,任逐桑榆煖。” 宋 陆游 《雨夜书感》诗之一:“宦游四十年,归逐桑榆暖。” 宋 范成大 《将至吴中亲旧都来相迓感怀有作》诗:“新事略从年少问,故人差觉坐中稀。不须更説桑榆暖,霜后鱸鱼也自肥。”参见“ 桑榆 ”。
《漢語大詞典》:榆溪
亦作“ 榆溪 ”。 即 榆林塞 。《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遂西定 河 南地,按 榆谿 旧塞。” 裴駰 集解引 如淳 曰:“按,行也。 榆谿 ,旧塞名。” 唐 骆宾王 《荡子从军赋》:“征夫行乐践 榆溪 ,娼妇衔怨守空闺。” 清 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陕西十·榆溪塞》:“ 榆溪塞 在废 胜州 北。”
分類:裴骃
《骈字类编》:榆河
辽史太祖纪:七年五月癸丑,遣北宰相达年率骁骑先渡。甲寅,奏擒拉哈、尼噜衮阿巴于榆河。
又地理志:韩州,东平军,下,刺史。本稿离国,旧治柳河县。高丽置鄚颉府,都督鄚、颉二州,渤海因之。今废。太宗置三河、榆河二州。元史河渠志:双塔河源出昌平县一亩泉,经双塔店而东至丰善村入榆河。 明一统志:榆河在顺天府,源自昌平州南月儿湾,一名温渝河,下流为沙河,经顺义会白河。
又地理志:韩州,东平军,下,刺史。本稿离国,旧治柳河县。高丽置鄚颉府,都督鄚、颉二州,渤海因之。今废。太宗置三河、榆河二州。元史河渠志:双塔河源出昌平县一亩泉,经双塔店而东至丰善村入榆河。 明一统志:榆河在顺天府,源自昌平州南月儿湾,一名温渝河,下流为沙河,经顺义会白河。
《骈字类编》:青榆
古乐府,丹桂青榆相蔽亏。
《骈字类编》:绿榆(绿榆)
宋 孔武仲 堤下 绿榆覆水平如杯,前湾旋放水头来。
《漢語大詞典》:榆中
指 榆林塞 。《史记·赵世家》:“王略 中山 地,至 寧葭 ,西略胡地,至 榆中 。” 张守节 正义:“ 胜州 北河 北岸也。”《资治通鉴·周赧王九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引 杜佑 曰:“即 秦 榆林塞 。” 汉 枚乘 《上书重谏吴王》:“昔 秦 西举胡戎之难,北备 榆中 之关。”
《韵府拾遗 虞韵》:植榆
应璩书:植济南之榆。
《韵府拾遗 虞韵》:钻榆(钻榆)
岁华纪丽:爆竹钻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