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562,分38页显示  上一页  3  4  5  6  7  9  10  11  12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红豆蔻
牡荆
麻竹
白芋
旋花
海松
茶梅
瞿麦
兔丘
木威
苍朮
列当
鸡冠花
白艾
菟葵
《漢語大詞典》:红豆蔻(紅豆蔻)
植物名。 宋 范成大 桂海虞衡志·志花·红豆蔻:“红豆蔻花丛生……一穗数十蕊,淡红鲜妍,如桃杏花色。蕊重则下垂如葡萄,又如火齐瓔珞及剪彩鸞枝之状。此花无实,不与草豆蔻同种。每蘂心有两瓣相并,词人託兴曰比目连理云。”参阅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三·高良姜
《漢語大詞典》:牡荆
植物名。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广布于我国 长江 以南各省。果实和叶皆可入药。茎干坚劲,古以为刑杖。史记·孝武本纪:“其秋,为伐 南越 ,告祷 泰一 ,以牡荆画幡日月北斗登龙。” 宋 沈括 《梦溪补笔谈·药议》:“﹝欒﹞丛生,可为杖棰者,谓之‘牡欒’,又名‘黄荆’,即《本草》‘牡荆’是也。”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木三·牡荆:“古者刑杖以荆,故字从刑。其生成丛而疏爽,故又谓之楚…… 荆楚 之地,因多产此而名也。”
《国语辞典》:麻竹  拼音:má zhú
植物名。禾本科麻竹属,常绿乔木。地下茎合轴丛生,秆高达二十馀公尺,径二十公分许。叶大,互生,披针形,长可达三十公分。自三、四月至八、九月连续生笋。箨带黄绿色,被暗紫色细毛。笋供食用与加工。原产于大陆地区广东、福建二省至缅甸北部。
《国语辞典》:白芋  拼音:bái yù
植物名。天南星科芋属,多年生草本。叶盾状著生,卵形,长二十至五十公分,基部二裂,有长柄,茎白有孔。夏日开花,肉穗花序乳白至金黄色。块茎埋于地下,含有很多淀粉。煮熟可食用。也称为「芋」、「槟榔芋」。
《漢語大詞典》:旋花
植物名。多年生蔓花,野生。叶互生,戟形,有长柄。夏间开淡红色花,漏斗状,似牵牛而小。根茎可食用,亦入药。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七·旋花:“其花不作瓣,状如军中所吹鼓子,故有旋花鼓子之名。一种千叶者,色似粉红牡丹,俗呼为缠枝牡丹。”
《国语辞典》:海松  拼音:hǎi sōng
1.植物名。松科,常绿乔木。叶针状,五针一束,长八至十二公分。春日开毬花。毬果长卵形,种子无翅,可食用。也称为「红松」。
2.动物名。腔肠动物门珊瑚虫纲。中轴骨骼呈分支的树形,黑色,具角质,生暖海海底礁岩间。也称为「黑珊瑚」。
《国语辞典》:茶梅  拼音:chá méi
植物名。山茶科山茶属,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叶阔披针形,背面叶脉及叶柄均被毛。九月至翌年四月开花,花瓣五至六枚,粉红或白色。蒴果球形,种子可榨油。花色似梅,故称「茶梅」。
《漢語大詞典》:瞿麦(瞿麥)
植物名。多年生草本。叶对生,狭披针形。夏季开花,淡红或白色,上部深裂如丝。子形如麦,故名。可入药,亦可栽培供观赏。 北魏 贾思协 齐民要术·大小麦:“种瞿麦法,以伏为时,一名‘地麪’。” 唐 李德裕 《金松赋》:“其柯肃肃,自比於真松;其叶纤纤,寔侔於瞿麦。”
《漢語大詞典》:兔丘
植物名。即兔丝。广雅·释草:“兔丘,兔丝也。”参见“ 兔丝 ”。
《國語辭典》:兔丝(兔絲)  拼音:tù sī
1.菟丝的别名。参见「菟丝」条。
2.比喻妻室。因兔丝缠绕依附别种植物而生长,故用以比喻妻子。明。高明《汲古阁本琵琶记》第一三出:「俺自有正兔丝,亲瓜葛,是谁人无端调引,谩劳饶舌。」
《漢語大詞典》:木威
植物名。即乌榄。树高丈余,叶似楝叶,果实如橄榄,名木威子。齐民要术·木威引 晋 顾微 《广州记》:“木威,树高丈,子如橄欖而坚,削去皮,以为粽。” 石声汉 校释:“木威,即乌欖……见《岭南杂记》。”齐民要术·木威引 晋 顾微 《广州记》:“粽,应作棕。”参阅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果三·木威子
《国语辞典》:苍朮(苍朮)  拼音:cāng zhú
植物名。菊科苍朮属,多年生草本。下部木质,叶倒卵形至狭卵形,不开裂或羽状浅裂,秋时开白、淡红色花,头状花序顶生,小花管状。根茎结节状,肉白,肥大。可入药,具有健胃的功效。也称为「仙朮」、「青朮」。
《国语辞典》:列当(列当)  拼音:liè dāng
植物名。列当科列当属,一年生寄生草本。地下茎肥厚,生有肉质须状吸根。叶肉质,鳞片状。茎叶无叶绿素,黄褐色。穗状花序顶生,花冠白色至蓝紫色,漏斗形。蒴果为宿存萼所包被。多寄生于菊科植物上。可入药。产于海滨沙地。
《国语辞典》:鸡冠花(鸡冠花)  拼音:jī guān huā
植物名。苋科青葙属,一年生草本。高可达九十公分。茎常带红色。叶互生,卵形或卵披针形。夏秋间开花,花密集,组成塔形或圆柱形穗状花序,顶生,其上缘常扁化,成鸡冠状,故称为鸡冠花。有红、黄、白等颜色。花及种子可做收敛剂,有止血止泻的功能。
《國語辭典》:白艾  拼音:bái ài
植物名。菊科艾属,多年生草本。叶具香气,互生,呈长卵形,羽状全裂或大头羽状深裂,上面深绿色,下面呈灰白色。秋日间抽花茎成穗状,著生小头状花序,排成圆锥状,全体由筒状花冠而成,色淡黄或淡褐。花后结瘦果,为平滑圆柱形,或扁平形,无冠毛。嫩叶可供食用,或制艾绳。也称为「冰台」、「五月艾」。
《國語辭典》:菟葵  拼音:tù kuí
1.植物名。毛茛科菟葵属,多年生草本。高约十公分左右。基生叶为掌状三出复叶,叶片卵圆形至肾形,径一至三公分;小叶扇状菱形,茎生叶较小。三、四月开花,白色,五瓣。蓇葖果开展。也作「兔葵」、「天葵」。
2.海葵的别名。参见「海葵」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