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棕榈(棕櫚)  拼音:zōng lǘ
植物名。棕榈科棕榈属,常绿乔木。干直如柱,无枝,高三丈馀,雌雄异株,叶圆扇形,掌状分裂,柄甚长,丛生茎顶,叶柄下端包有褐色纤维质叶鞘。夏初开花,肉穗花序,黄白色。核果球形,蓝黑色。纤维质叶鞘包于茎干上,俗称为「棕毛」,强韧耐水湿,可制绳子、扫帚、雨具等,未开花苞可供蔬食。也称为「栟榈」。
《漢語大詞典》:棕榈
又称“棕树”。单子叶植物,棕榈科。常绿乔木。树干直立,不分枝。叶大,簇生在茎顶。叶鞘分裂成棕褐色纤维状毛,叫做“棕衣”。棕衣可制绳索、毛刷、地毯、蓑笠、床垫等。树干可作亭柱、栏杆等。叶柄基部棕毛、叶和果实,是传统中药。
《分类字锦》:棕榈别殿(棕榈别殿)
贡师泰诗棕榈别殿拥仙曹宝盖沉沉御座高乃贤 孔雀御屏金纂纂,棕榈别殿日熙熙。
分类:殿
《漢語大詞典》:棕榈屋
覆有棕衣或棕毛的车盖。
《漢語大詞典》:棕榈屋(椶櫚屋)
覆有棕衣或棕毛的车盖。宋史·舆服志二:“皇后之车……常出止用正、副金涂银装白藤舆各一,上覆椶櫚屋,饰以凤,輦官服同乘舆平头輦之制。”
《漢語大詞典》:棕树(椶樹)
棕榈的通称。说文·木部“椶,栟櫚也” 清 段玉裁 注:“玉篇云:‘椶櫚一名蒲葵。’今按南方草木状云:‘蒲葵如栟櫚而柔薄,可为簦笠,出 龙川 。’是蒲葵与椶树各物也。”
分類:棕榈
《漢語大詞典》:并闾(并閭)
即棕榈。常绿乔木。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留落胥餘,仁频并閭。” 裴駰 集解引 郭璞 曰:“并閭,椶也,皮可作索。” 汉 枚乘 《七发》:“梧桐并閭,极望成林。”参阅《政和证类本草·椶榈》
《漢語大詞典》:棕闾
棕榈。闾,同"榈"。
分類:棕榈
《漢語大詞典》:鬣葵
棕榈的别名。
分類:棕榈
《國語辭典》:槟榔(檳榔)  拼音:bīn láng
植物名。棕榈科槟榔属,常绿乔木。高六至二十公尺,径八至三十公分。羽状复叶长一至二公尺半。肉穗花序雌雄两花共存。果卵形,长二至五公分,熟时黄色。栽种五年,才能结实。一干有三、四穗,每穗结实三、四百颗,味涩而微甘。将果实切开,加入石灰、荖花食之,有强齿、消食、健胃的功用,但对口腔黏膜有刺激作用,增加罹癌之危险性。原产马来西亚。也作「宾门」、「宾郎」。
《漢語大詞典》:比闾(比閭)
木名。即棕榈。逸周书·王会:“ 白州 比閭,比閭者华若羽。伐其本为车,终行不败。” 孔晁 注:“ 白州 东南,蛮与 白 民接也,水中可居曰州,州中出此珍木。” 朱右曾 校释:“愚谓比閭即‘并閭’也。《本草拾遗》云:櫚木出 安南 ,性坚,紫黑色。有花纹者名曰‘花閭’。”
《周礼·地官·大司徒》:“令五家为比,使之相保,五比为閭,使之相受。”比、闾为古代户籍编制基本单位。后因以“比閭”泛称乡里。 宋 苏洵 《议法》:“比閭小吏奉之以公,则老姦大猾束手请死。” 清 刘大櫆 《慎始》:“天下之事,惟其未有以倡之,有一人倡之於前,以至比閭族党之间,相效而成俗。”
《國語辭典》:栟榈(栟櫚)  拼音:bīng lǘ
棕榈的别名。参见「棕榈」条。
《漢語大詞典》:棕拂
用棕榈叶制成的拂尘。用于掸尘、驱蚊蝇等。 唐 杜甫 《棕拂子》诗:“椶拂且薄陋,岂知身効能。” 清 曹庭栋 《养生随笔·杂器》:“椶拂子,以椶櫚树叶,擘作细丝,下连叶柄,即可手执。夏月把玩,以逐蚊蚋,兼有清香,转觉雅於麈尾。”
《国语辞典》:棕毛  拼音:zōng máo
棕榈叶柄下端有褐色苞毛,包于茎干上,俗称为「棕毛」。坚韧耐湿,可制成绳网、毛刷、扫帚、雨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