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丘 → 邱丘”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漢語大詞典》:桃康
道教指下元神。黄庭内景经·脾长:“男女佪九有 桃康 。” 梁丘子 注:“ 桃康 ,下神名。主阴阳之事。”
《漢語大詞典》:灵坚(靈堅)
(1).道教语。鼻神。黄庭内景经·至道:“鼻神 玉垄 字 灵坚 。” 梁丘子 注:“阴垄之骨,象玉也,神气通天出入不竭,故曰‘灵坚’。”
(2).借指鼻子。 宋 曾几 《香寂圃》诗:“游人等蜂蜨,晴日竞喧哄, 灵坚 不自持, 玉陇 纷一鬨,谁知根尘间,境界极空洞。”
《漢語大詞典》:龙曜(龍曜)
亦作“ 龙耀 ”。
(1).古代神话传说中有神 烛龙 ,张开眼睛,便能使天下光明。亦有谓其驾日、衔珠或烛。后因以“龙曜”指日光。 南朝 齐 谢朓 《夏始和刘潺陵》:“威仰弛苍郊,龙曜表皇隰。”
(2).指光耀、光辉。《全唐诗》卷八六四载《霅溪夜宴诗》:“珠光龙耀火燑燑,夜接朝云宴渚宫。”参见“ 烛龙 ”。
(3).胆神名。道教以为五脏俱有神。黄庭内景经·心神章:“胆神 龙曜 字 威明 。” 梁丘子 注:“胆色青黄,故曰 龙曜 ;主於勇捍,故曰 威明 。外取东方青龙雷震之象者也。” 明 王圻 等三才图会·身体·胆神图说:“神名 龙耀 ,字 威明 。”
《國語辭典》:烛龙(燭龍)  拼音:zhú lóng
1.神话传说中的神仙。《山海经。大荒北经》:「有神,人面蛇身而赤,直目正乘,其瞑乃晦,其视乃明,不食不寝,风雨是谒。是烛九阴,是谓烛龙。」
2.借指太阳。唐。李邕〈日赋〉:「烛龙照灼以首事,踆乌奋迅而演成。」明。谢谠《四喜记》第八出:「望长空烛龙燄消,长驱旱魃师碧涛。」
《漢語大詞典》:玄丹
(1).传说中的山名。山海经·大荒经:“大荒之中……有 玄丹之山 。”
(2).道教指心之神。《黄庭内景经·若得》:“若得三宫存玄丹。” 梁丘子 注:“玄丹,丹元,谓心也。”
《漢語大詞典》:玄膺
(1).道教指咽头和喉头的中央部位。黄庭内景经·天中:“舌下玄膺生死岸。” 梁丘子 注:“玄膺者,通津液之岸也。”黄庭外景经·上部经:“玄膺气管受精府。” 务成子 注:“喉中之央则为玄膺。” 宋 苏轼 《岁暮作和张常侍》诗:“我生有天禄,玄膺流玉泉。”
(2).黑胸。 宋 张耒 《鸣鸡赋》:“峨峨朱冠,丹颈玄膺。苍距矫攫,秀尾翘腾。”
《漢語大詞典》:云仪(雲儀)
(1).道教语。鬓发的别称。黄庭内景经·若得:“云仪玉华侠耳门, 赤帝 黄老 与己魂。” 梁丘子 注:“云仪、玉华,鬢髮之号。”
(2).道教语。耳神名。云笈七籤卷五十:“於是 赤子帝君 乃命两耳神 娇女 、 云仪 ,使引进之…… 云仪 时扣磬钟,以闻九宫。”
《漢語大詞典》:八威
道教谓八方之神。黄庭内景经·黄庭:“重堂焕焕明八威。” 梁丘子 注:“八卦之神,曰八威也。” 南朝 梁 萧统 《谢敕参解讲启》:“窃以挟八威之策,则神物莫干。” 唐 吴筠 《游仙》诗之二三:“八威先启行,五老同我游。”
《漢語大詞典》:玉垄(玉壟)
道教语。指鼻神。黄庭内景经·至道:“鼻神 玉垄 字 灵坚 。” 梁丘子 注:“阴垄之骨象玉也,神气通天,出入不竭,故曰灵坚。”
《漢語大詞典》:祸乡(禍鄉)
指死地。黄庭内景经·琼室:“忽之祸乡三灵殁。” 梁丘子 注:“祸乡,死地。”
分類:死地梁丘
《漢語大詞典》:火宫
指心脏。黄庭内景经·心部“心部之宫莲含华” 唐 梁丘子 注:“火宫也,心臟之质象莲华之未开也。”
分類:心脏梁丘
《國語辭典》:胎气(胎氣)  拼音:tāi qì
妇女在怀孕期间所显现的一些外在现象,如初期的恶心、呕吐或晚期下肢浮肿等。《红楼梦》第六九回:「已是三月庚信不行,又常作呕酸,恐是胎气。」
《漢語大詞典》:贵京(貴京)
道教语。丹田。黄庭内景经·肝气:“坐侍华盖游贵京,飘飘三帝席清凉。” 梁丘子 注:“贵京,丹田也。”
《漢語大詞典》:青脉
青色的脉络或纹理。黄庭内景经·肾部“苍锦云衣舞龙幡” 唐 梁丘子 注:“龙幡,青脉之象也。” 宋 范纂 端溪砚谱:“青脉意必有眼,故腰石、脚石多有青脉…… 端 人谓青脉为眼筋。”
《漢語大詞典》:养魂(養魂)
谓保养精神。黄庭内景经·灵台章“内侠日月列宿陈” 唐 梁丘子 注:“养魂制魄,乘飇飞仙。” 罗惇曧 《文学源流》:“《周穆王篇》:‘化人曰:吾与王神游也,形奚动哉!’纯是养魂之学。”
《漢語大詞典》:上丹田
道家谓人的两眉之间为上丹田。《黄庭内景经·上有》“迴紫抱黄入丹田” 唐 梁丘子 注:“上丹田在两眉间,却入三寸之宫,即上元真一所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