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人證  拼音:rén zhèng
诉讼时由證人的陈述事实以为證据,称为「人證」。《老残游记》第一八回:「白公又道:『所有以前一切人證,无庸取保,全行释放。』」
《漢語大詞典》:科案
谓审理查究案件。《北史·高道穆传》:“中尉弹闻,廷尉科案,一如旧式。”
《漢語大詞典》:例案
(1).成例,旧例。《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十回:“那查例案最是混帐的事:你打点得到的,他便引这条例;打点不到,他又引那条例,那里有一定的呢。”
(2).典型案件。 郑观应 《盛世危言·考试上》:“一考经史,以覘学识;二策时事,以徵抱负;三判例案,以观吏治。”
《國語辭典》:问案(問案)  拼音:wèn àn
审讯案件。如:「检察官提讯相关人员问案。」
《國語辭典》:悬案(懸案)  拼音:xuán àn
无法解决而搁置的案件或问题。如:「三年前的灭门血案至今仍是一个悬案。」《清稗类钞。狱讼类。王祥云杀徐二案》:「巡检拘鹏质讯,不得要领,暂系候查,经村人联名保释,遂成悬案。」
《漢語大詞典》:添传(添傳)
增加传讯与案件有关的人到场提供情况。 赵树理 《小二黑结婚》十:“ 大黑 告交通员说:‘这就是我爹!’又向 二诸葛 说:‘区上添传你跟 于福 老婆。你去吧,没有事!’”
《國語辭典》:专案(專案)  拼音:zhuān àn
列为专门处理的案件或案例。如:「这个事件,牵涉其广,十分复杂,必须专案处理。」
《國語辭典》:證词(證詞)  拼音:zhèng cí
證明事实的言词。如:「检察官根据證人的證词将歹徒以抢夺罪嫌起诉。」
《漢語大詞典》:证案(證案)
指与案件有牵连的人。史记·酷吏列传:“章大者连逮证案数百,小者数十人;远者数千,近者数百里。”汉书·元帝纪:“今不良之吏,覆案小罪,徵召证案,兴不急之事,以妨百姓。”
《国语辞典》:借提  拼音:jiè tí
法院法官、检察署检察官,为审理或侦讯案件之必要,传唤受刑人或受羁押之人,并以传票通知执行监狱或看守所,将受刑人或受羁押之人提庭讯问。借提人犯不得外宿,当晚必须解还;若借往远地查證,当天无法赶回,则应寄押于当地之监所,次日清晨再行提出。司法警察为办理案件需要,亦得向法院声请借提人犯。
《国语辞典》:了案  拼音:liǎo àn
结束事情、案件。如:「这件事情就在各关系人互相推卸责任的情形下草草了案。」
分类:结束案件
《国语辞典》:涉案  拼音:shè àn
涉及刑事法律案件。如:「这宗恐吓勒索案竟有两位未成年少年涉案,令人非常震惊。」
《国语辞典》:弊案  拼音:bì àn
发生缺失或不正当的案件。如:「这次的工程弊案,爆发出惊人的内幕。」
《国语辞典》:司法官  拼音:sī fǎ guān
负责审理民刑诉讼案件的职官。
《漢語大詞典》:谳论(讞論)
对案件加以评议和判决。 明 唐顺之 《礼部郎中李君墓志铭》:“虽职专平刑,而泽之及人,不独鞫讯讞论间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