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骄骜(驕驁)
(1).见“ 骄傲 ”。
(2).桀骜不驯。 明 罗日褧 《咸宾录·南夷志三·三江诸夷》:“ 三江 诸夷亦 盘瓠 之后。其他在今 广西 ,夷类最多,难以尽纪。其骄驁者,则 唐 之 西原 , 宋 之 广源 ,今之 田州 、 大藤 是也。”
纵恣奔驰。《楚辞·远游》:“服偃蹇以低昂兮,驂连蜷以骄驁。” 洪兴祖 补注:“骄驁,马行纵恣也。”《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低卬天蟜,据以骄驁兮。” 司马贞 索隐引 张揖 曰:“骄驁,纵恣也。”
(2).桀骜不驯。 明 罗日褧 《咸宾录·南夷志三·三江诸夷》:“ 三江 诸夷亦 盘瓠 之后。其他在今 广西 ,夷类最多,难以尽纪。其骄驁者,则 唐 之 西原 , 宋 之 广源 ,今之 田州 、 大藤 是也。”
纵恣奔驰。《楚辞·远游》:“服偃蹇以低昂兮,驂连蜷以骄驁。” 洪兴祖 补注:“骄驁,马行纵恣也。”《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低卬天蟜,据以骄驁兮。” 司马贞 索隐引 张揖 曰:“骄驁,纵恣也。”
《國語辭典》:龙蛇(龍蛇) 拼音:lóng shé
1.龙和蛇。比喻非凡的人。《易经。系辞下》:「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左传。襄公二十一年》:「深山大泽,实生龙蛇。」
2.比喻英雄与凡夫。元。马致远 夜行船。百岁光阴套。乔木查曲:「纵荒坟横断碑,不辨龙蛇。」元。王伯成《贬夜郎》第四折:「大唐家朝冶里龙蛇不辨,禁帏中共猪狗同眠。」
3.比喻怀才隐退。《汉书。卷八七。扬雄传上》:「以为君子得时则大行,不得时则龙蛇。」
4.形容草书纵逸的笔势。唐。李白 〈草书歌行〉:「恍恍如闻神鬼惊,时时只见龙蛇走。」宋。陆游 〈汉宫春。羽箭雕弓〉词:「淋漓醉墨,看龙蛇、飞落蛮笺。」
5.矛戟类的兵器。唐。吕温 〈代郑相公谢赐门戟状〉:「武库龙蛇,忽追飞于陋巷。」
2.比喻英雄与凡夫。元。马致远 夜行船。百岁光阴套。乔木查曲:「纵荒坟横断碑,不辨龙蛇。」元。王伯成《贬夜郎》第四折:「大唐家朝冶里龙蛇不辨,禁帏中共猪狗同眠。」
3.比喻怀才隐退。《汉书。卷八七。扬雄传上》:「以为君子得时则大行,不得时则龙蛇。」
4.形容草书纵逸的笔势。唐。李白 〈草书歌行〉:「恍恍如闻神鬼惊,时时只见龙蛇走。」宋。陆游 〈汉宫春。羽箭雕弓〉词:「淋漓醉墨,看龙蛇、飞落蛮笺。」
5.矛戟类的兵器。唐。吕温 〈代郑相公谢赐门戟状〉:「武库龙蛇,忽追飞于陋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