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倒挂金钟(倒掛金鐘)
观赏植物。原产 南美洲 ,灌木。我国引种栽培后通常为多年生草花。花腋生,梗长,下垂如吊钟,故名,又叫吊钟海棠。花萼红色,花瓣红紫色,很美丽。
《國語辭典》:单季稻(單季稻)  拼音:dān jì dào
农业上称在同一块田地里,一年内只插秧、收割一次的,称为「单季稻」。
《漢語大詞典》:牛奶柹
亦作“ 牛奶杮 ”。 即君迁子。现在柿属的一种原始栽培种。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果二·柹﹝集解﹞引 苏颂 曰:“柹南北皆有之,其种亦多……诸柹食之皆美而益人。又有一种小柹,谓之软枣,俗呼为牛奶柹。” 茅盾 《上海·苏嘉路上》:“一盏监时电灯像一个火黄色的牛奶柿,挂在一张板桌上面。”
《國語辭典》:农作物(農作物)  拼音:nóng zuò wù
栽种于农田的植物。
《國語辭典》:农艺(農藝)  拼音:nóng yì
与作物的栽培、改良有关的科学和技术。狭义的农艺指作物的种植技术;广义的农艺则囊括各种与作物生产有关的科学,如栽培原理、品种改良、土壤改良、植物营养、病虫害防治、农业气象等。
《漢語大詞典》:三薰三沐
1.同“ 三衅三浴 ”。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一百:“坐我三薰三沐之,悬崖撒手别卿时,不留后约将人误,笑指 河阳 镜里丝。”
2.表示虔敬。 梁启超 《论中国学术思想亦迁之大势》第一章:“吾当草此论之始,吾不得不三薰三沐,仰天百拜,谢其生我於此至美之国而为此伟大国民之一分子也。”
3.比喻栽培,提携。 金 元好问 《丙午九日咏菊》诗之二:“三薰復三沐,岁宴与君期。” 清 黄宗羲 《与李郡侯书》:“收回成命,使 羲 得修身俟死,此即老公祖之三薰三沐也。” 宋 司马光 《送贤良陈著作签书寿州判官》:“百汰求才尽,三薰得士新。”
《國語辭典》:马铃薯(馬鈴薯)  拼音:mǎ líng shǔ
植物名。茄科茄属,多年生草本。原产于南美智利。地上茎高六十至七十公分,羽状复叶;夏日,梢上抽花梗,聚伞花序伞房状顶生,花冠辐形,五裂,白色或淡紫色。地下块茎也称为「马铃薯」,形圆如马铃,含丰富淀粉,味甘美,欧美人以为主要食物,也作蔬菜佐食。也称为「山药蛋」、「洋芋」。
《國語辭典》:门墙桃李(門牆桃李)  拼音:mén qiáng táo lǐ
门墙,师门。参见「门墙」条。桃李,学生。参见「桃李」条。门墙桃李比喻师长所栽培的后辈或所教的学生。《儒林外史》第七回:「你既出周老师门下,更该用心读书。像你做出这样文章,岂不有玷门墙桃李!」也作「桃李门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