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影调(影调)  拼音:yǐng diào
1.图案画面上所表现出来的气氛、格调。如某一些图案画面是高调的、低调的,或是对照强烈的影调,或是柔和平淡的影调。
2.黑白照片上所表现的明暗层次。
《國語辭典》:笔致(筆致)  拼音:bǐ zhì
文章、书画等用笔的风格。如:「这篇文章笔致细腻,深刻而动人。」也作「笔致」。
《漢語大詞典》:卑靡
谓格调低下柔弱。 清 叶燮 原诗·内篇上:“ 唐 初沿其卑靡浮艳之习,句櫛字比,非古非律,诗之极衰也。” 刘师培 《南北文学不同论》:“ 唐 初诗文,与 隋 代同,製句切响,言务纤密,虽雅法 六朝 ,然卑靡之音,於焉尽革。”
《漢語大詞典》:丽格(麗格)
美好的格调。 唐 姚合 《喜览泾州卢侍御诗卷》诗:“新诗十九首,丽格出青冥。得处神应骇,成时力尽停。”
分類:美好格调
《漢語大詞典》:郢客词(郢客詞)
格调高雅的诗文作品。 清 孙枝蔚 《曾庭闻同客延令别予先归凄然有赠》诗之五:“且和《巴人》调,休高 郢 客词。论文遭侧目,飘泊竟何为。”
《國語辭典》:著手成春  拼音:zhuó shǒu chéng chūn
本指作诗下笔自然,呈现生机盎然的气象。语出唐。司空图《诗品。自然》:「俯拾即是,不取诸邻;俱道适往,著手成春。」后常用以称誉大夫的医术高明,能治瘉沉痾。也作「著手回春」。
《國語辭典》:格高意远(格高意遠)  拼音:gé gāo yì yuǎn
文章的风格高雅,意境深远。宋。王禹偁《小畜集。卷一九。送丁谓序》:「去年得富春生孙,何文数十篇,格高意远,大得六经旨趣。」
《漢語大詞典》:格轨(格軌)
格调轨范。 明 徐祯卿 谈艺录:“诗贵先合度,而后工拙。纵横格轨,各具风雅……诸诗固自有工丑,然而并驱者,託之轨度也。”
分類:格调轨范
《漢語大詞典》:调体(調體)
格调体式。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张南史:“数年间,稍入诗境,调体超閒,情致兼美。”
《漢語大詞典》:调质(調質)
(1).音质。 朱光潜 《诗论》第八章五:“四声不但含有节奏性,还有调质(即音质)上的分别。”
(2).格调和性质。《新华月报》1979年第7期:“就是对于创作者个人的认识,感觉和情感的调质也可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微妙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