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根据(根據)  拼音:gēn jù
1.如树的根株,互相盘据。《汉书。卷六八。霍光传》:「党亲连体,根据于朝廷。」
2.凭依。《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太守见他说得有些根据,就将状子当堂批准。」
3.来源。《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七:「明公推究此画来自何方,便有个根据了。」
《國語辭典》:根据地(根據地)  拼音:gēn jù dì
凭恃、依据的地方。多指事物据以发展的主要中心。如:「宋江等人啸聚山林,以梁山泊为根据地。」《清史稿。卷一三八。兵志九》:「故创练海军,以威海、旅顺为根据地。」
《漢語大詞典》:无根据
在道理和事实方面缺乏确实依据的。例如:无根据的指责。
《漢語大詞典》:根据槃互(根據槃互)
谓把持据守,互相勾结。三国志·魏志·曹爽传:“殿中宿卫,歷世旧人皆復斥出,欲置新人以树私计。根据槃互,纵恣日甚。”亦作“ 根据盘互 ”。资治通鉴·魏邵陵厉公嘉平元年:“殿中宿卫,易以私人,根据盘互,纵恣日甚。”
《漢語大詞典》:根据与条件
根据是决定事物存在、发展的内部原因,是事物内部固有的根本矛盾和事物运动的根源;条件是制约和影响事物存在、发展的外部因素。两者互相联系,互相制约。根据在事物发展中起主要的或根本的决定作用,不同的根据决定事物的不同的特征和不同的发展可能性。条件只有通过根据才能起作用。根据与条件的区分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两者可互相转化。
《漢語大詞典》:根据盘互(根據盤互,根据槃互)
谓把持据守,互相勾结。三国志·魏志·曹爽传:“殿中宿卫,歷世旧人皆復斥出,欲置新人以树私计。根据槃互,纵恣日甚。”亦作“ 根据盘互 ”。资治通鉴·魏邵陵厉公嘉平元年:“殿中宿卫,易以私人,根据盘互,纵恣日甚。”
《漢語大詞典》:革命根据地(革命根據地)
在革命战争中据以长期进行武装斗争的地方。特指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军队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抗 日 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所建立的根据地。 毛泽东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自从一九二七年我们在南方建立革命军队和革命根据地开始……就是采用这个方法的。”
《漢語大詞典》:蟠结根据(蟠結根據)
盘据勾结。资治通鉴·唐代宗大历十四年:“由是以天下公赋为人君私藏,有司不復得窥其多少,校其赢缩,殆二十年。宦官领其事者三百餘员,皆蚕食其中,蟠结根据,牢不可动。”
分類:盘据勾结
《漢語大詞典》:陕甘革命根据地
又称“陕甘苏区”。在陕西北部和陕西、甘肃边界地区。1932年至1934年间,在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领导下,先后开辟了陕甘边和陕北革命根据地。1935年2月成立了以刘志丹、谢子长为首的中共西北工作委员会和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统一了对根据地的领导。同年7月粉碎了国民党军的第二次“围剿”后,两块根据地连成一片,陕甘革命根据地正式形成。9月,红二十五军长征到达陕北,与当地的红二十六军、二十七军合编为红十五军团。随后,陕甘革命根据地成为中共中央和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长征的落脚点。
《漢語大詞典》: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包括太行、太岳、冀鲁豫、冀南四个区。1937年10月,八路军一二九师进入太岳和太行山区,创立晋冀豫抗日根据地。1938年5月,一二九师主力进入冀南,建立冀南抗日根据地。1939年2月,八路军一一五师一部进入冀鲁豫地区,与地方党组织建立冀鲁豫、鲁西、湖(微山湖)西三个抗日根据地。1941年7月,成立晋冀鲁豫边区政府。
《漢語大詞典》: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在湖南、江西两省边界的罗霄山脉中段。1927年10月,毛泽东率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部队到井冈山创建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南昌起义余部和湘南起义农军在宁冈砻市同毛泽东领导的部队会师后,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同年5月成立了中共湘赣边界特委和湘赣边界苏维埃政府。12月,彭德怀、滕代远率红五军主力到井冈山与红四军会师。井冈山红军粉碎了国民党军的多次“会剿”。1929年1月,红四军主力向赣南、闽西进军后,留下的红五军和红四军三十二团在井冈山坚持斗争。
《國語辭典》:影响(影響)  拼音:yǐng xiǎng
1.如影之随形,响之随声。即一方发生一种动作而引起他方发生变化或行动的作用。《醒世恒言。卷二八。吴衙内邻舟赴约》:「吴衙内身虽坐于席间,心却挂在舱后。不住偷眼瞧。见屏门紧闭,毫无影响。」《文明小史》第五五回:「一连两三个电报,毫无影响,这才慌了。」
2.踪迹、消息。《喻世明言。卷二一。临安里钱婆留发迹》:「一连乱了三日,没些影响,县尉没做道理处。」《红楼梦》第六二回:「只当他外头自便就来,谁知越等越没了影响,使人各处去找,那里找得著。」
3.根据、道理。《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八:「看官,你道小子说到此际,随你愚人也该醒悟这件事没影响,做不得的。」
4.空虚不实的事情。《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一:「那胡阿虎身为家奴,拿著影响之事,背恩卖主,情实可恨!合当重刑责罚。」
5.隐约的印象。《二刻拍案惊奇》卷三八:「昨日到郁家之事,犹如梦里,多不十分记得。只依稀影响,认做已约定杨二郎日子过了。」
《國語辭典》:基于(基於)  拼音:jī yú
由于、根据。如:「基于以上理由,敬请据以改正有关之内容。」清。徐珂《清稗类钞。盗贼类。胡匪》:「东三省乃始成为胡匪世界。推其原始,实以军械精良之故。军械之精良,则基于日俄战役。」
分類:基于根据
《國語辭典》:巴鼻  拼音:bā bí
證据、根据。宋。陈师道《后山诗话》:「苏长公戏之曰:『有甚意头求富贵,没些巴鼻使奸邪。』有甚意头,没些巴鼻皆俗语也。」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馀。卷二五。委巷丛谈》:「言人作事无据者曰没雕当,又曰没巴鼻。」也作「把柄」。
分類:来由根据
《國語辭典》:凭准(憑准)  拼音:píng zhǔn
可信赖的依据。《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三:「此老奴颠颠倒倒,是个愚懵之人,其梦何足凭准!」也作「凭准」。
《國語辭典》:凭准(憑準)  拼音:píng zhǔn
可信赖的依据。宋。辛弃疾〈蝶恋花。谁向椒盘〉词:「今岁花期消息定,只愁风雨无凭准。」也作「凭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