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菑栗
用锯剖开。周礼·考工记·弓人:“居干之道,菑栗不迆,则弓不发。” 郑玄 注引 郑司农 曰:“菑读为不菑而畬之菑,栗读为榛栗之栗,谓以锯副析干。”
分類:剖开
《漢語大詞典》:浞訾栗斯
谓妄自尊大。 南朝 梁简文帝 《答徐摛书》:“玉饌罗前,黄金在握。浞訾栗斯,容与自熹。” 清 李调元 《卍斋琐录》卷一:“ 梁太宗 《答徐摛詔》:‘浞訾栗斯,容与自熹。’按,浞,疑‘足’字之讹。足音租,兽名,见人则呼,其名足訾,见山海经。言得栗得自熹,不知其他,所谓 夜郎 自大也。”
分類:妄自尊大
《國語辭典》:战战慄慄(戰戰慄慄)  拼音:zhàn zhàn lì lì
戒惧谨慎的样子。《晋书。卷四八。段灼传》:「恒战战慄慄,不忘戒惧,所以欲永终天禄,恐为将来贤圣之驱除也。」《三国演义》第一○七回:「帝问会曰:『卿何以不汗?』会对曰:『战战慄慄,汗不敢出。』」也作「战战栗栗」。
分類:敬畏戒慎
《漢語大詞典》:土栗
小而干的芋头。 宋 林洪 《山家清供·土芝丹》:“芋之大者名土芝……小者暴乾入瓮,候寒月用稻草火煨盦,色香如栗,名土栗。”
分類:芋头
《漢語大詞典》:怢栗
见“怢慄”。
《漢語大詞典》:怢慄
突然怕冷发抖。《素问·风论》:“其寒也则衰饮食,其热也则消肌肉,故使人怢慄而不能食,名曰寒热。” 王冰 注:“怢慄,卒振寒貌。”
分類:突然发抖
《漢語大詞典》:猬栗(蝟栗)
指猬身上的毛刺。猬毛色褐如栗,故称。 清 龚自珍 《上大学士书》:“如衔鱼乙以为茹,如藉蝟栗以为坐。”
分類:身上猬毛
《分类字锦》:随拾栗猿(随拾栗猿)
王维 燕子龛禅师诗 行随拾栗猿,归对巢松鹤。
分类:
《骈字类编》:潭栗
唐书地理志郁林州县四郁平兴业兴德潭栗
《漢語大詞典》:惕栗
见“ 惕慄 ”。
《國語辭典》:惕慄  拼音:tì lì
戒慎恐惧。《墨子。尚同中》:「是以举天下之人,皆恐惧振动,惕慄不敢为淫暴,曰天子之视听也神。」唐。韩愈 河南府同官记:「群臣惕慄奉职,命材登良,不敢私违。」
《漢語大詞典》:恂栗
见“恂慄”。
《國語辭典》:恂慄  拼音:xún lì
畏惧害怕。《礼记。大学》:「瑟兮僩兮者,恂慄也;赫兮喧兮者,威仪也。」宋。沈括 泗州龟山水陆禅院佛顶舍利塔记:「近岁过之,则舟人鼓气自若,无复向日危惧恂慄之色。」
分類:恐惧战慄
《高级汉语词典》:恂慄
恐惧战慄
《漢語大詞典》:眴栗
惊惧。 王闿运 《严伯受甫哀词》:“悲夫,修名之累人兮,眴栗胁迫,逼笮兮其不可生。” 章炳麟 《訄书·通谶》:“金木、毒药、械用、接构,皆生於恶,恶生於爱,眴栗愀悲,亦生於爱,爱而几通於芴漠矣。”
分類:惊惧
《漢語大詞典》:哑觱栗(啞觱栗)
古代管乐器。 宋 姜夔 《〈凄凉犯〉词序》:“予归行都,以此曲示国工 田正德 ,使以哑觱栗角吹之,其韵极美。” 夏承焘 笺校引 童斐 《中乐寻原》上:“觱栗今讹为喇叭,盖误倒其名,而侈口呼之也。(节)哑觱栗即今头管。”
分類:管乐器
《骈字类编》:宜栗
周礼疏见宜木下
《分类字锦》:野猿偷栗
皮日休 秋晚洞庭湖别业诗 野猿偷栗重窥户。
分类:
《国语辞典》:马拉巴栗(马拉巴栗)  拼音:mǎ lā bā lì
植物名。木棉科大果木棉属,常绿小乔木。叶为掌状复叶,具长柄,小叶五至七枚,长椭圆形或倒卵形。花单生,具短柄,黄绿色,被有褐色星状毛。蒴果长椭圆形。常栽培为庭园树,以供观赏。种子可食,其味如栗,也称为「大果木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