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09,分28页显示  上一页  5  6  7  8  9  11  12  13  14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草原
心树
灵木
神木
树挂
密幄
秋木
雷击
障子
霜条
度木
六君子
木冰
采伐
反伤
《國語辭典》:草原  拼音:cǎo yuán
1.雨量较少,仅生长耐旱短草的平原。多位于热带及沙漠之间。
2.泛指长满青草的原野。如:「青青草原」。
《漢語大詞典》:心树(心樹)
佛教语。指如树木生长的意念活动。法苑珠林卷二十:“能使身田被润,即吐无上之芽;心树既荣,便茂不凋之叶。”
《漢語大詞典》:灵木(靈木)
(1).指松柏之属。 汉 张衡 《冢赋》:“曲折相连,迤靡相属,乃树灵木,灵木戎戎,繁霜峩峩。” 南朝 梁 江淹 《灵丘竹赋》:“故非英非蘂,非香非馥。而珍跨仙草,宝踰灵木。” 胡之骥 注:“ 张平子 《西京赋》曰:‘神木灵草,朱实离离。’ 薛综 注曰:‘神木,松柏之属。’” 明 林鸿 《同郑二宣江上泛舟》诗:“猿禽相叫啸,灵木共清苍。”
(2).神异的树木。 南朝 宋 鲍照 《芙蓉赋》:“冠五华於仙草,超四照於灵木。”
(3).即冥灵。传说中的长寿木名。 宋 苏轼 《斋日致语口号》序:“虽 絳县 之老人,难穷甲子;如 楚 南之灵木,莫计春秋。”参见“ 冥灵 ”。
《國語辭典》:冥灵(冥靈)  拼音:míng líng
神话传说中的树木。《庄子。逍遥游》:「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唐。陆德明《经典释文。卷二六。庄子音义上》:「冥灵,木名也。江南生,以叶生为春,叶落为秋;此木以二千岁为一年。」
分類:树木木名
《國語辭典》:神木  拼音:shén mù
1.年代久远,特别粗壮高大的树木。
2.成精化神的树木。《三国演义》第七八回:「吾乃梨树之神也。汝盖建始殿,意欲篡逆,却来伐吾神木!吾知汝数尽,特来杀汝!」
3.县名。位于陕西省境东北,濒临窟野河东岸。
《國語辭典》:树挂(樹掛)  拼音:shù guà
北方天气寒冷时,水蒸气凝冻著树的现象。常于雪后见到。也称为「树嫁」、「树稼」、「树介」。
《國語辭典》:密幄  拼音:mì wò
浓阴。宋。欧阳修 渔家傲。四月园林春去后词:「四月园林春去后,深深密幄阴初茂,折得花枝犹在手,香满袖,叶间梅子青如豆。」
《漢語大詞典》:秋木
秋日的树木。 汉 王嫱 《怨诗》:“秋木萋萋,其叶萎黄。” 南朝 宋 鲍照 《绍古辞》之四:“攒攒劲秋木,昭昭浄冬暉。” 唐 皎然 《宿道士观》诗:“古观秋木秀,冷然属鲜飆。”
分類:树木
《國語辭典》:雷击(雷擊)  拼音:léi jí
1.本指雷电的袭击。带电的云,接近地面而放电,人畜、树木、建筑物为强大雷力所伤害或破坏。如:「那栋大楼自遭到雷击后,已面目全非了。」
2.比喻诛杀或征伐猛烈如雷电袭击。《三国志。卷四三。蜀书。张嶷传》「辄有筹画战克之功」句下南朝宋。裴松之。注:「若终不从,大兵致诛,雷击电下,虽追悔之,亦无益也。」
《國語辭典》:障子  拼音:zhàng zi
1.以芦苇、竹子或成行树木所做成的屏障。
2.日本人指纸窗。
《漢語大詞典》:霜条(霜條)
(1).寒冬时树木的枝条。云笈七籤卷八十:“五芝秀玄岭,仙草茂霜条。” 清 柳是 《金明池·寒柳》词:“更吹起,霜条孤影。还记得,旧时飞絮?”
(2).竹管。洞冥记:“ 建元 二年,帝起 腾光臺 以望四远,於臺上撞碧玉之鐘,掛悬黎之磬,吹霜条之篪,唱来云依日之曲。”
(3).方言。冰棍儿。
《漢語大詞典》:度木
砍伐树木。度,通“ 剫 ”。砍木,治木。 唐 黄滔 《泉州开元寺佛殿碑记》:“鳩工度木,烟巖云谷之杞、梓、楩、柟,投刃以时,趋功以隙。” 前蜀 杜光庭 《青城山丈人殿功毕安土地醮词》:“度木鳩工,成兹大壮。”
《國語辭典》:六君子  拼音:liù jūn zǐ
1.史称品格、学识极为杰出的六位人物为「六君子」:(1)指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礼记。礼运》:「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2)宋代黄庭坚、秦观、张耒、晁补之、陈师道、李荐,称为「苏门六君子」。清。王士祯《池北偶谈。卷下。谈艺。姑溪集》:「端叔在苏门,名次六君子,……观全集殊下秦、晁、张、陈远甚,然其题跋自是胜场。」(3)宋宁宗时,右丞相赵汝愚被韩侂冑诬陷,太学生周端朝、张道、徐范、蒋传、林仲麟、杨宏中六人上书营救,遭摒斥,史称「六君子」。见《宋史。卷四五五。忠义传十。杨宏中传》。(4)宋理宗时,殿中侍御史丁大全专权,蛮横无理,太学生陈宜中、刘黻、黄镛、林测祖、曾唯、陈宗六人上书批评,舆论界同声响应,称为「六君子」。见《宋史。卷四一八。陈宜中传》。(5)明熹宗时,魏忠贤掌权,其人奸诈残暴,御史杨涟、左光斗、魏大中、周朝瑞、袁化中、顾大章被陷害死于狱中,时人称为「六君子」。后魏忠贤又逮捕周起元、缪昌期、周顺昌、周宗建、黄尊素、李应升六人,害死狱中,世人也称为「六君子」。见《明史。卷三○五。宦官传二。魏忠贤传》。(6)清光绪时谭嗣同、林旭、杨锐、刘光第、杨深秀、康广仁,因变法被杀,时人称为「戊戌六君子」。见《清史稿。卷四六四。李端棻等传。论曰》。(7)民初,杨度、孙毓筠、严复、刘师培、李燮和胡瑛等组筹安会,拥护袁世凯称帝,称为「筹安六君子」。
2.国画上指松、柏、樟、楠、槐、榆六种树木。
《漢語大詞典》:木冰
(1).雨雪霜沾附于树木遇寒而凝结成冰。春秋·成公十六年:“王正月,雨木冰。” 杜预 注:“记寒过节,冰封著树。”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五行变救:“木有变,春凋秋荣。秋木冰,春多雨。” 明 陶宗仪 辍耕录·木冰:“又十日雨木冰,状如楼阁、人物、冠带、鸟兽、卉木,百态具备,殆非人工。高林大树,珠葆羽幢,弥望不絶。凡五日,始解。”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五:“寒甚而木冰,如树作介胄也。”清史稿·灾异志三:“ 顺治 六年十二月, 咸寧 木冰。”
(2).指雨雪霜沾附于树木所凝结成的冰。旧唐书·五行志:“ 永泰 元年二月甲子夜,雷电震烈。三月,降霜为木冰。”
《漢語大詞典》:采伐(採伐)
砍伐。 清 陈梦雷 《木瘿瓢赋》:“樵苏採伐而弃捐兮,幸得免乎薪煮。”
砍伐树木,采集木材。 晋 葛洪 抱朴子·钧世:“古书者虽多,未必尽美,要当以为学者之山渊,使属笔者得采伐渔猎其中。”新唐书·百官志三:“﹝百工监﹞掌采伐材木。”
《漢語大詞典》:反伤(反傷)
指树木的倒勾刺。山海经·中山经:“ 讲山 ……有木焉,名曰帝屋,叶状如椒,反伤赤实,可以御凶。” 郭璞 注:“反伤,刺下勾也。” 袁珂 校注:“伤,刺也;《方言》卷三 郭璞 注云:‘山海经谓刺为伤也。’”
分類:树木郭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