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616,分42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6  7  8  9 下一页
词典(续上)
神标
标帜
标望
标鉴
松标
上标
黄标
金标
标度
紫标
双标
层标
标仪
标矩
雄标
《漢語大詞典》:神标(神標)
神异的风标。 明 何景明 《怀三吉士》诗:“神标秀骨自殊众,水之文蛟山之鹤,十年戢鳞在烟海,一日比翼栖云阁。”
分類:神异风标
《國語辭典》:标帜(標幟)  拼音:biāo zhì
用以识别的旗帜或记号。《五代史平话。周史。卷下》:「大梁城中迫隘,欲展外城,先立个标帜,候今冬农隙之时,兴工板筑。」也作「摽帜」。
《漢語大詞典》:标望(標望)
谓声望很高。世说新语·德行“ 王恭 从 会稽 还” 刘孝标 注引 周祗 《隆安记》:“﹝ 恭 ﹞祖父 濛 司徒左长史,风流标望。” 唐 韩愈 《董府君墓志铭》:“上介尚书左僕射 陆 公 长沅 ,齿差太师,标望絶人。”
分類:声望
《漢語大詞典》:标鉴(標鑒)
(1).谓自我炫耀、标榜。《文选·袁宏〈三国名臣序赞〉》:“举才不以标鉴,故久之而后显;筹画不以要功,故事至而后定。” 吕延济 注:“自出标眩,为己明鉴。”
(2).谓识鉴。新唐书·王珪传:“ 珪 与 玄龄 、 李靖 、 温彦博 、 戴胄 、 魏徵 同辅政。帝以 珪 善人物,且知言,因谓曰:‘卿标鉴通晤,为朕言 玄龄 等材,且自谓孰与诸子贤?’”
《漢語大詞典》:松标(松標)
松树梢头。 晋 卢谌 《赠刘琨》诗:“绵绵女萝,施於松标。” 晋 陶潜 《杂诗》之十二:“嫋嫋松标雀,婉孌柔童子。”
《漢語大詞典》:上标
标在某一字的右(或左)上角的字(如在印刷中)
《漢語大詞典》:黄标(黄標)
(1).黄色的标记。宋书·鲁爽传:“ 爽 使其众戴黄标,称 建平 元年,窃造法服,登坛自号。”
(2).南史·梁临川靖惠王宏传:“ 宏 性爱钱,百万一聚,黄牓标之,千万一库,悬一紫标,如此三十餘间。”后以“黄标”借指钱财。 清 黄遵宪 《香港感怀》诗之五:“黄标千万积,翻讶屋沉沉。”
《骈字类编》:金标(金标)
水经注昔马文渊积石为塘达于象浦建金标为南极之界
《高级汉语词典》:标度  拼音:biāo dù
一系列用线或点标出来的间隔,用来计量距离、数额或数量
分类:标度
《骈字类编》:紫标(紫标)
南史萧宏传宏性爱钱百万一聚黄榜标之十万一库悬一紫标
又玉海见黑冒下
《漢語大詞典》:双标(雙標)
华表。因其成对,故称。古人在合葬时常施之于墓。 清 冯桂芬 《复潘少宰书》:“近 王惕甫 《碑板广例》,皆歷举 唐 人合葬双标之义,以纠 黄 汪 之疎,是从俗,双标未为无本。”参见“ 双表 ”。
《漢語大詞典》:双表(雙表)
华表。通常成对,故称。文选·潘岳〈怀旧赋〉:“巖巖双表,列列行楸。” 李善 注引古今注曰:“ 尧 设诽谤之木,今华表也,以横木交错柱头。古人亦施之于墓。” 唐 杜甫 《哭王彭州抡》诗:“翠石俄双表,寒松竟后凋。” 仇兆鳌 注:“双表,谓墓表。” 唐 刘禹锡 《祭福建桂尚书文》:“双表何在? 虎丘 之下。”参见“ 双标 ”。
分類:华表成对
《漢語大詞典》:层标(層標)
重迭的山峰。 唐 高霁 《改九子山为九华山联句》:“层标遏迟日,半壁明朝霞。” 王琦 注:“层标谓山峯之层迭者。”
分類:重迭山峰
《漢語大詞典》:标仪(標儀)
崇高的仪则。 唐 孙樵 《文贞公笏铭》:“怒虎可唾,笏不可挫; 太 华 可裂,笏不可折;柱天不仄,指日不蚀。标仪条臆,起梗开直。”
分類:崇高仪则
《漢語大詞典》:标矩(標矩)
楷模。 宋 苏舜钦 《上杜侍郎启》:“然阁下为世标矩,人所仰属,坐镇藩屏,列邑承风,举动言论,播为仪法。”
分類:楷模
《漢語大詞典》:雄标(雄標)
指高耸的山峰。 明 周浈 《舟中望九华山》诗:“縹緲对雄标,巑岏发奇藴。”
分類:高耸山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