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58,分31页显示  上一页  5  6  7  8  9  11  12  13  14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净水
六德
权度
不到家
超乘
序列
宜适
裁度
本位
典要
定格
无检
损膳
法印
规范
《国语辞典》:净水(净水)  拼音:jìng shuǐ
1.乾净的水。《红楼梦》第一○二回:「毛半仙道:『既如此,取净水洗手,设下香案,让我起出一课来看就是了。』」
2.将原水加以处理,使其变为合于饮水水质标准的水。
《漢語大詞典》:六德
(1).谓人的六种美德。书·皋陶谟:“日严祗敬六德,亮采有邦。”按,“六德”即“九德”“宽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乱而敬,扰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塞,彊而义”中的六种。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才略:“ 虞 夏 文章,则有 皋陶 六德。” 明 唐顺之 《廷试策一道》:“ 禹 曰:‘知人则哲,能官人;安民则惠,黎民怀之。’分之以三德、六德,皆以广知人之旨也。”
(2).古代使臣的六项守则。国语·鲁语下:“《皇皇者华》,君教使臣曰‘每怀靡及’,諏、谋、度、询,必咨於周。敢不拜教。臣闻之曰:‘怀和为每怀,咨才为諏,咨事为谋,咨义为度,咨亲为询,忠信为周。’君貺使臣以大礼,重之以六德,敢不重拜。” 韦昭 注:“六德,谓諏也,谋也,度也,询也,咨也,周也。”
(3). 周 大司徒教民的六项道德标准。《周礼·地官·大司徒》:“以乡三物,教万民而宾兴之。一曰六德:知、仁、圣、义、忠、和。” 清 姚鼐 《乾隆庚寅科湖南乡试策问》之一:“昔 箕子 言五事,周礼言六德, 孔子 四教:文、行、忠、信而已。”
(4).兵家之六德:礼、仁、信、义、勇、智。司马法·仁本:“古者逐奔不过百步,纵绥不过三舍,是以明其礼也。不穷不能而哀怜伤病,是以明其仁也。成列而鼓,是以明其信也。争义不争利,是以明其义也。又能舍服,是以明其勇也。知终知始,是以明其智也。六德以时合教,以为民纪之道也。”
《漢語大詞典》:权度(權度)
权衡度量。 清 唐甄 潜书·自明:“因师而得者,不过绳墨其身,权度其心,为君子人而止。” 胡适 《几个反理学的思想家》:“致其心之明,自然权度事情,无几微差失。”
《國語辭典》:不到家  拼音:bù dào jiā
形容技能或功夫不够火候,不具备应有的水准。《文明小史》第二回:「大家到这里,方才明白是张师爷工夫不到家,说的不好,所以外国人也不要他说了。」
《漢語大詞典》:超乘
(1).跳跃上车。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左右免胄而下,超乘者三百乘。” 杨伯峻 注:“超乘者, 毕沅 《吕氏春秋新校正》云:‘盖既下而即跃以上车,示其有勇。’超,《説文》云:‘跳也。’ 毕 説可信。” 唐 虞羽客 《结客少年场行》:“蒙轮恒顾敌,超乘忽争先。”
(2).引申指勇士、武士。 南朝 梁 沈约 《应诏乐游苑饯吕僧珍》诗:“超乘尽三属,选士皆百金。”
(3).形容勇猛敏捷。 汉 王充 论衡·无形:“凡可冀者,以老翁变为婴儿,其次,白髮復黑,齿落復生,身气丁强,超乘不衰,乃可贵也。” 明 田汝成 西湖游览志馀·才情雅致:“募軼羣之士,得彻札超乘者千餘。” 清 侯方域 《上三省督府剿抚议》:“一曰简精鋭。窃见首领既降,部曲渐多,概遣,恐鼓舞非宜;全留,又芻粟难给,莫若十中选一,千中选百,择其超乘,按名补伍。”
(4).驰骤。《冷眼观》第十五回:“便以一骑授举子,恍惚间觉超乘不可控制,约半夜已达其所。”
《國語辭典》:序列  拼音:xù liè
1.按次序排好的行列。
2.依次论述。《史记。卷六一。伯夷传》:「孔子序列古之仁圣贤人,如吴太伯、伯夷之伦详矣。」
《漢語大詞典》:宜适(宜適)
谓恰当、适中;符合标准。吕氏春秋·离俗:“譬之若钓者,鱼有大小,饵有宜适,羽有动静。”宋书·薛安都传:“小子无宜适,卿往与手,甚快。” 北魏 贾思协 齐民要术·养羊:“其卧酪,待冷煖之节:温温小煖於人体为合宜适,热卧则酪醋,伤冷则难成。” 宋 司马光 《圉人传》:“缓之以尽其材,急之以禁其逸,鞭策以警其怠,恩渥以驯其心,使之得其宜适而不劳,亦不使有遗力焉。”
《國語辭典》:裁度  拼音:cái duò
推测度量而定取舍。《红楼梦》第五五回:「若照常例,只得二十两;如今请姑娘裁度著,再添些也使得。」也作「裁量」。
《國語辭典》:本位  拼音:běn wèi
1.本身、自身。宋。周密《武林旧事。卷八。宫中诞育仪例略》:「宫中凡阁分有娠,将及七月,本位医官由内东门司及本位提举官奏闻门司特奏。」《醒世恒言。卷二三。金海陵纵欲亡身》:「有胜哥者,身体雄壮若男子,给侍阿里虎本位。」
2.货币制度的基本单位或货币价值的计算标准。如:「金本位」。《清史稿。卷二五。宣统本纪》:「国币单位,定名曰圆。暂就银为本位,以一圆为主币,重库平七钱二分。」
3.自身所在的岗位、单位。《书经。顾命》:「兹既受命还。」汉。孔安国。传:「此群臣已受赐命,各还本位。」
《國語辭典》:本位主义(本位主義)  拼音:běn wèi zhǔ yì
无论在任何情况,皆以一己所知所学的事物与工作权益为前提,不顾整体利益,强调其偏私之见。
《國語辭典》:典要  拼音:diǎn yào
1.典雅简要。《三国志。卷一○。魏书。荀彧传》裴松之注引张璠《汉纪》:「因事以明臧否,致有典要。」
2.准则、标准。清。王夫之《姜斋诗话。卷下》:「『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之说,不可恃为典要。」
《國語辭典》:定格  拼音:dìng gé
1.一定的格式。如:「大凡文章皆有基本的定格。」
2.影片中,特技摄影所造成的画面。即放映中的一画面突然静止不动,用以吸引观众的注意。
分類:定格标准
《漢語大詞典》:无检(無檢)
(1).没有法度标准。 晋 葛洪 抱朴子·审举:“王制政令,诚宜齐一。夫衡量小器,犹不可使往往而有异,况人士之格,而可参差而无检乎?” 唐 韩愈 《论变盐法事宜状》:“百姓将车载盐,所由先皆无检。”
(2).不检点。谓行为不拘礼法,没有约束。 晋 葛洪 抱朴子·疾谬:“余愿世人改其无检之行,除其骄吝之失。”晋书·高光传:“子 韜 ,字 子远 ,放佚无检。”新唐书·李安远传:“ 安远 少无检,与博徒游,至破产。”太平广记卷三○一引 唐 戴孚 《广异记·山阴人》:“ 许 素轻薄无检,又为物色夸眩,意甚悦之。”
《漢語大詞典》:损膳(損膳)
减膳,降低饮食标准。是帝王的一种所谓关心民瘼的表示。史记·平準书:“而 胡 降者皆衣食县官,县官不给,天子乃损膳,解乘舆駟,出御府禁藏以赡之。” 汉 桓宽 盐铁论·繇役:“先帝忧百姓不赡,出禁钱,解乘舆驂,贬乐损膳,以賑穷备边费。” 唐 李峤 《晚秋喜雨》诗序:“天子虑深求瘼,念在责躬,避寝损膳,録寃弛役。”
《國語辭典》:法印  拼音:fǎ yìn
道教指道士行法时,所用天真仙圣的印玺。如:「法印照处,魅邪灭亡。」
《國語辭典》:规范(規範)  拼音:guī fàn
1.规则、规律。《红楼梦》第一七、一八回:「贾妃虽不忍别,怎奈皇家规范违错不得,只得忍心上舆去了。」
2.典范、规模。《文选。孔安国。尚书序》:「所以恢弘至道,示人主以轨范也。」
《漢語大詞典》:规范化(規範化)
使合于一定的标准。语文出版社《〈语言文字规范手册〉》出版说明:“促进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对于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的发展,贯彻执行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的方针,以及加强国内外经济、文化的交流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