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526,分36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6  7  8  9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柔魂
柔懦
柔则
柔静
柔道
柔中
性柔
外柔
柔香
柔柔
花柔
柔声
温柔乡
柔毫
柔媚
《漢語大詞典》:柔魂
称女性阴魂。 清 宣鼎 夜雨秋灯录·麻疯女丘丽玉:“请书居址门巷,与妾纫衣缝中,俾他日柔魂,度关山,省舅姑,受郎君一盂麦饭耳。”
《國語辭典》:柔懦  拼音:róu nuò
和顺软弱。《韩非子。亡徵》:「怯摄而弱守,蚤见而心柔懦。」《三国演义》第三四回:「前妻陈氏所生长子琦,为人虽贤,而柔懦不足立大事。」
分類:弱小懦弱
《漢語大詞典》:柔则(柔則)
柔顺的准则。旧时指妇德阃范。晋书·列女传赞:“从容阴礼,婉娩柔则。”
《漢語大詞典》:柔静
柔而静;温柔娴静。汉书·李寻传:“地道柔静,阴之常义也。” 宋 苏轼 《内中御侍已下贺太皇太后冬至词语》:“体柔静以临朝,配清明而烛物。” 凌力 《星星草》第十一章:“这个温文柔静的女子,竟是数以百计的 清 营官兵的送命无常。”
分類:温柔娴静
《國語辭典》:柔道  拼音:róu dào
1.温和谦让的态度与方法。《后汉书。卷一。光武帝纪下》:「吾理天下,亦欲以柔道行之。」唐。张九龄 龙池圣德颂:「清德之鉴,柔道之体,洪源浚规,实天之启。」
2.一种徒手搏击的武术。攻防、对练时以柔能克刚、刚柔并济为特点,近似于摔跤。日本做有系统的训练与推展,目前盛行于全世界,西元一九六四年,第十四届奥运开始列为正式比赛项目。也称为「柔术」。
《漢語大詞典》:柔中
(1).谓柔顺而得中正之道。《易·繫辞下》:“柔之为道,不利远者,其要无咎,其用柔中也。” 韩康伯 注:“柔之为道,须援而济,故有不利於远者,二之能无咎,柔而处中也。”
(2).谓中心和明。文选·颜延之〈应诏宴曲水作诗〉:“柔中渊映,芳猷兰祕。” 吕向 注:“柔,和也。言中心和明。”
《分类字锦》:性柔
郑惟忠泥赋虽体润性柔而名卑质贱
分类:性柔
《骈字类编》:外柔
唐书卢坦传见中刚下
《分类字锦》:柔香
杨基 李花诗 江城二月城西路,谁惜柔香满翠苔。
《韵府拾遗 尤韵》:柔柔
西湖志馀淳熙三年八月二十一日皇后先到宫候驾至到太上前殿起居刘婉容进自制十色菊千秋岁曲破内人琼琼柔柔对舞上赐细色北鞋十疋
《骈字类编》:花柔
阙名 五丝续宝命赋 发齐万计,花柔四赩。
《漢語大詞典》:柔声(柔聲)
柔和婉悦之声。《礼记·内则》:“父母有过,下气怡色,柔声以諫。” 唐 韩愈 《祭虞部张员外文》:“如何今者,又失夫了!懿德柔声,永絶心耳。” 杨朔 《三千里江山》头:“听了老人的话,阿志妈妮柔声说:‘记得先前我问过你老人家,你也说不知道花名。’”
分類:柔和和婉
《國語辭典》:温柔乡(溫柔鄉)  拼音:wēn róu xiāng
指沉湎女色时,温柔欢悦的境地。语出汉。伶玄《赵飞燕外传》:「是夜进合德,帝大悦,以辅属体,无所不靡,谓为温柔乡。」《红楼梦》第一回:「如蒙发一点慈心,携带弟子得入红尘,在那富贵场中温柔乡里受享几年,自当永佩洪恩,万劫不忘也。」《聊斋志异。卷九。天宫》:「遂使糟丘台上,路入天宫;温柔乡中,人疑仙子。」
《國語辭典》:柔毫  拼音:róu háo
一种以羊毫、鸡毫或幼儿的胎毛制成的毛笔。笔性柔软,含墨量足,运笔时出墨速度较慢,但笔锋不易表现。也称为「软毫」。
分類:毛笔
《國語辭典》:柔媚  拼音:róu mèi
1.以和顺奉承取悦于人。《唐书。卷一一八。庾准传》:「准素寡文学,以柔媚自进,既非儒流,甚为时论所薄。」《喻世明言。卷四○。沈小霞相会出师表》:「以柔媚得幸,交通宦官,先意迎合。」
2.温和妩媚。《儒林外史》第四一回:「他那般轻倩的装饰,虽则觉得柔媚,只一双手指却像讲究勾、搬、冲的。」《红楼梦》第六回:「宝玉亦素喜袭人柔媚娇俏,遂强袭人同领警幻所训云雨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