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526,分36页显示  上一页  8  9  10  11  12  14  15  16  17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柔泽
柔毅
柔忍
晴柔
韦柔
幽柔
顾柔
屈柔
柔娥
柔豪
柔易
柔雅
柔握
柔屈
柔嫩
《漢語大詞典》:柔泽(柔澤)
犹柔润。 叶圣陶 《醉后》:“她的手不很柔泽,在我的手心里,我只觉细小而可怜。”
分類:柔润
《漢語大詞典》:柔毅
和柔而沉毅。汉书·辛庆忌传:“行义修正,柔毅敦厚。” 颜师古 注:“和柔而能沉毅也。”
分類:和柔沉毅
《漢語大詞典》:柔忍
同“ 柔韧 ”。 《诗·大雅·抑》“荏染柔木” 汉 郑玄 笺:“柔忍之木荏染然。”周礼·地官·山虞“凡服耜,斩季材,以时入之” 汉 郑玄 注:“季,犹穉也。服与耜宜用穉材,尚柔忍也。” 宋 苏辙 《商论》:“故夫物之强者易以折,而柔忍者可以久存。”
《韵府拾遗 尤韵》:晴柔
杨万里诗树阴照水爱晴柔
《國語辭典》:韦柔(韋柔)  拼音:wéi róu
优柔宽和。《新唐书。卷一五一。关播传》:「帝求宰相,卢杞雅知播韦柔可制,因从容言播材任宰相,其儒厚可镇浮动。」
分類:柔顺温厚
《漢語大詞典》:幽柔
(1).低微柔弱。 唐 孟郊 《卧病》诗:“倦寝意蒙昩,强言声幽柔。”
(2).幽雅柔美。 唐 皮日休 《桃花赋》:“或幽柔而旁午,或撦冶而倒披。”
《韵府拾遗 尤韵》:顾柔(顾柔)
宋书乐志丕显哲命顾柔三祖
《漢語大詞典》:屈柔
曲意柔顺。 汉 刘向 列女传·柳下惠妻:“屈柔从容,不强察兮。”
分類:曲意柔顺
《漢語大詞典》:柔娥
温柔的美女。 唐 薛能 《杨柳枝》诗:“柔娥幸有腰支稳,试踏吹声作唱声。”
《漢語大詞典》:柔豪
见“ 柔毫 ”。
《國語辭典》:柔毫  拼音:róu háo
一种以羊毫、鸡毫或幼儿的胎毛制成的毛笔。笔性柔软,含墨量足,运笔时出墨速度较慢,但笔锋不易表现。也称为「软毫」。
分類:毛笔
《漢語大詞典》:柔易
和柔平易。新唐书·韩休传:“初 嵩 以 休 柔易,故荐之。”
分類:和柔平易
《漢語大詞典》:柔雅
温和文雅。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陈子昂:“ 子昂 貌柔雅,为性褊躁,轻财好施,篤朋友之义。”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虹桥录下》:“清明前后,肩担卖食之辈,类皆俊秀少年……卖豆腐脑、茯苓糕,唤声柔雅,渺渺可听。”
《國語辭典》:柔握  拼音:róu wò
手的美称。晋。陶渊明〈闲情赋〉:「愿在木而为扇,含凄飙于柔握。」
《韵府拾遗 物韵》:柔屈
汉书司马相如传柔桡嬽嬽注嬽嬽柔屈貌也
《國語辭典》:柔嫩  拼音:róu nèn
柔软细嫩。如:「豆腐柔嫩爽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