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89,分6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入禅治贪欲染
神通治邪归依染
四无量治妄行功德染
四无色定治妄修解脱染
执想应染
根本业不相应染
无染怜悯
染净依缘
普坏染著心智明
离诸染污
杂染相续
无杂染心
无染污声
佛类词典(续上)
持戒治破戒染入禅治贪欲染
神通治邪归依染
四无量治妄行功德染
四无色定治妄修解脱染
执想应染
根本业不相应染
无染怜悯
染净依缘
普坏染著心智明
离诸染污
杂染相续
无杂染心
无染污声
持戒治破戒染
【三藏法数】
谓修菩萨行者,能持诸戒律,以净身心,制伏过非,则离一切破戒之污染也。
谓修菩萨行者,能持诸戒律,以净身心,制伏过非,则离一切破戒之污染也。
入禅治贪欲染
【三藏法数】
谓修菩萨行者,修习禅定,安心理境,寂静无为,则离一切贪欲之污染也。
谓修菩萨行者,修习禅定,安心理境,寂静无为,则离一切贪欲之污染也。
神通治邪归依染
【三藏法数】
妙用不测谓之神,自在无碍谓之通。若诸众生归依邪师邪行者,菩萨能以神通摄化,令其舍邪归正,则无邪妄归依染也。
妙用不测谓之神,自在无碍谓之通。若诸众生归依邪师邪行者,菩萨能以神通摄化,令其舍邪归正,则无邪妄归依染也。
四无量治妄行功德染
【三藏法数】
四无量即慈悲喜舍之心也。妄行谓所行非正也。功德谓所求邪福也。若诸众生淫祀求福,妄修功德者,菩萨能以此四心摄化,令其依于正法,修诸善业,则无妄行功德染也。
四无量即慈悲喜舍之心也。妄行谓所行非正也。功德谓所求邪福也。若诸众生淫祀求福,妄修功德者,菩萨能以此四心摄化,令其依于正法,修诸善业,则无妄行功德染也。
四无色定治妄修解脱染
【三藏法数】
四无色定者,即无色界中空处定、识处定、无所有处定,非非想处定也。若诸外道,以有漏心,妄修邪定,以求解脱者,菩萨能以此四无色定摄化,令其依于正法,修證解脱,则无妄修解脱之染也。
四无色定者,即无色界中空处定、识处定、无所有处定,非非想处定也。若诸外道,以有漏心,妄修邪定,以求解脱者,菩萨能以此四无色定摄化,令其依于正法,修證解脱,则无妄修解脱之染也。
执想应染
【三藏法数】
谓于苦乐等境,不了虚无,妄起执著,与心相应,见、思烦恼之惑污其净心,故名执相应染,即是六粗中第三执取相、第四计名字相也。(见、思者,见即分别也。谓意根对法尘,起诸邪见,故名见惑。思即思惟也,又贪染曰思。谓眼耳鼻舌身五根,贪爱色声香味触五尘,而起想著,故名思惑。六粗者,智相、相续相、执取相、计名字相、起业相、业系苦相也。)
谓于苦乐等境,不了虚无,妄起执著,与心相应,见、思烦恼之惑污其净心,故名执相应染,即是六粗中第三执取相、第四计名字相也。(见、思者,见即分别也。谓意根对法尘,起诸邪见,故名见惑。思即思惟也,又贪染曰思。谓眼耳鼻舌身五根,贪爱色声香味触五尘,而起想著,故名思惑。六粗者,智相、相续相、执取相、计名字相、起业相、业系苦相也。)
根本业不相应染
【三藏法数】
根本业者,即根本无明也。谓以无明力故,不觉心动,动即成业,虽动成业,而不与心王心所相应,故名不相应染,即是三细中第一业相也。
根本业者,即根本无明也。谓以无明力故,不觉心动,动即成业,虽动成业,而不与心王心所相应,故名不相应染,即是三细中第一业相也。
无染怜悯
【三藏法数】
谓菩萨于诸有情,无爱染心,而起怜悯,广饶益他,不祈恩报,亦不希望当来之果,是名无染怜悯。
谓菩萨于诸有情,无爱染心,而起怜悯,广饶益他,不祈恩报,亦不希望当来之果,是名无染怜悯。
染净依缘
【三藏法数】
染净依者,即第七末那识也。谓一切染净诸法,皆依此识而转也。谓眼耳等六识,于色声等六尘境上,起诸烦恼惑业,则转此烦恼染法,归于第八识,而成有漏。若六识修诸道品,白净之业,则转此道品净法,归于第八识,而成无漏,故名染净依也。然此第七识亦依第八识而能转,第八识依第七识而随缘,更互为依,递相倚托。故染净依为眼等八种识之缘也。(梵语末那,华言意。八种识者,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第七识、第八识也。)
染净依者,即第七末那识也。谓一切染净诸法,皆依此识而转也。谓眼耳等六识,于色声等六尘境上,起诸烦恼惑业,则转此烦恼染法,归于第八识,而成有漏。若六识修诸道品,白净之业,则转此道品净法,归于第八识,而成无漏,故名染净依也。然此第七识亦依第八识而能转,第八识依第七识而随缘,更互为依,递相倚托。故染净依为眼等八种识之缘也。(梵语末那,华言意。八种识者,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第七识、第八识也。)
普坏染著心智明
【三藏法数】
谓菩萨以善巧智明,普能灭坏一切众生爱欲染著之心,是名普坏染著心智明。
谓菩萨以善巧智明,普能灭坏一切众生爱欲染著之心,是名普坏染著心智明。
离诸染污
【三藏法数】
菩萨修行,能以智慧观察诸境,于一切法不生贪爱,虽处五浊生死流中,而不为生死过失所染;譬如莲华,出于水中,而不为淤泥所染也。(五浊者,劫浊、众生浊、烦恼浊、见浊、命浊也。)
菩萨修行,能以智慧观察诸境,于一切法不生贪爱,虽处五浊生死流中,而不为生死过失所染;譬如莲华,出于水中,而不为淤泥所染也。(五浊者,劫浊、众生浊、烦恼浊、见浊、命浊也。)
杂染相续
【三藏法数】
谓诸有情,于宿世中,及现在世,为贪瞋痴等杂乱染污,相续不绝,由此恶行,所以轮回诸趣也。
谓诸有情,于宿世中,及现在世,为贪瞋痴等杂乱染污,相续不绝,由此恶行,所以轮回诸趣也。
无杂染心
【三藏法数】
念佛之人,修习功行,种诸善根,心常远离一切杂染烦恼,是名无杂染心。
念佛之人,修习功行,种诸善根,心常远离一切杂染烦恼,是名无杂染心。
无染污声
【三藏法数】
谓如来所说法音,纯圆独妙,离诸烦恼,无染著也。
谓如来所说法音,纯圆独妙,离诸烦恼,无染著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