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89,分6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5 6 下一页
爱染明王种子
爱染三尊
爱染王根本印
爱染金刚如法佛
爱染王法
如法爱染
爱染曼荼罗
烦恼杂染
杂染
离染服
一尘不染
染污无知
转染依净
染净心
佛类词典(续上)
爱染如法佛爱染明王种子
爱染三尊
爱染王根本印
爱染金刚如法佛
爱染王法
如法爱染
爱染曼荼罗
烦恼杂染
杂染
离染服
一尘不染
染污无知
转染依净
染净心
爱染如法佛
【佛学大辞典】
(杂语)示冥合敬爱之理者。即爱染之标帜。
(杂语)示冥合敬爱之理者。即爱染之标帜。
爱染明王种子
【佛学大辞典】
(种子)吽。
(种子)吽。
爱染三尊
【佛学大辞典】
(杂名)种子集末说三尊之种子。三尊之名未检。
(杂名)种子集末说三尊之种子。三尊之名未检。
爱染王根本印
【佛学大辞典】
(印相)左右两手于掌内交叉为缚,竖两方之中指使相交而染著。见瑜祇经爱染王心品。
(印相)左右两手于掌内交叉为缚,竖两方之中指使相交而染著。见瑜祇经爱染王心品。
爱染金刚如法佛
【佛学大辞典】
(佛名)爱染明王之异名。此明王有金刚王之别称,且为大日如来之变化,故名金刚如法佛。瑜祇经爱染王品曰:「三世三界中,一切无能越,此名金刚王。」日本安然之瑜祇经疏曰:「并是以大日尊为本尊,乃至变身成金刚爱染王。
(佛名)爱染明王之异名。此明王有金刚王之别称,且为大日如来之变化,故名金刚如法佛。瑜祇经爱染王品曰:「三世三界中,一切无能越,此名金刚王。」日本安然之瑜祇经疏曰:「并是以大日尊为本尊,乃至变身成金刚爱染王。
爱染王法
【佛学大辞典】
(修法)爱染王之修法也。金刚王菩萨秘密念诵仪轨,瑜祇经爱染明王品详述其作法。
(修法)爱染王之修法也。金刚王菩萨秘密念诵仪轨,瑜祇经爱染明王品详述其作法。
如法爱染
【佛学大辞典】
(修法)修法名。如法为如法如说之意,称美之言。如如法尊眼,如法尊胜等。同爱染王法项。
(修法)修法名。如法为如法如说之意,称美之言。如如法尊眼,如法尊胜等。同爱染王法项。
爱染曼荼罗
【佛学大辞典】
(图像)此曼荼罗以明王为本尊,四围置意生,计里枳罗,爱乐,意气之四金刚,意生,计里枳黎,爱乐,意气之四金刚女,及色声香味之四菩萨,外院置时春、时雨、时秋、时冬,之四菩萨。见金刚王菩萨秘密念诵仪轨。
(图像)此曼荼罗以明王为本尊,四围置意生,计里枳罗,爱乐,意气之四金刚,意生,计里枳黎,爱乐,意气之四金刚女,及色声香味之四菩萨,外院置时春、时雨、时秋、时冬,之四菩萨。见金刚王菩萨秘密念诵仪轨。
烦恼杂染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三杂染之一。见思之诸烦恼,能染污众生之心识,而使不清净。故云。
【三藏法数】
烦恼杂染者,亦名惑杂染,谓身见、边见及贪瞋痴等一切烦恼,皆能染污心识,令不清净故也。
(术语)三杂染之一。见思之诸烦恼,能染污众生之心识,而使不清净。故云。
【三藏法数】
烦恼杂染者,亦名惑杂染,谓身见、边见及贪瞋痴等一切烦恼,皆能染污心识,令不清净故也。
杂染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一切有漏法之总名。该善恶无记之三性。唯言染,则烦恼局于恶性,言杂染,则与善及无记亦通。以有漏之善无记,与烦恼之恶性杂糅故也。唯识论述记二末曰:「诸有漏法,皆名杂染,非唯染法。梵云僧吉隶烁,此名杂染。若不言僧,即唯染也。」净土文类證卷曰:「杂染堪忍群萌。」
(术语)一切有漏法之总名。该善恶无记之三性。唯言染,则烦恼局于恶性,言杂染,则与善及无记亦通。以有漏之善无记,与烦恼之恶性杂糅故也。唯识论述记二末曰:「诸有漏法,皆名杂染,非唯染法。梵云僧吉隶烁,此名杂染。若不言僧,即唯染也。」净土文类證卷曰:「杂染堪忍群萌。」
离染服
【佛学大辞典】
(衣服)袈裟之异名。释氏要觉上曰:「大集经云:袈裟名离染服。」
【佛学常见辞汇】
袈裟的别名。
(衣服)袈裟之异名。释氏要觉上曰:「大集经云:袈裟名离染服。」
【佛学常见辞汇】
袈裟的别名。
一尘不染
【佛学常见辞汇】
(喻)六根清净。
【俗语佛源】
十分清洁,谓之「一尘不染」。如赵大年《公主的女儿》:「院子扫得干干净净,玻璃擦得一尘不染」。也比喻人的品格清高脱俗,廉洁高尚。如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十:「范蠡霸越之后,脱屣富贵,扁舟五湖,可谓一尘不染矣。」又如《儿女英雄传》第九回:「听起来,老人家又是位一尘不染,两袖皆空的。」「尘」即「尘境」,包括眼所对的色、鼻所对的香、耳所对的声、舌所对的味等,即色、香、声、味、触、法,统称「六尘」。「六根」与「六尘」相对接触,会引发许多迷妄与烦恼,佛家称为「尘劳」。《普曜经·论降神品》云:「闻大法声,消除一切尘欲之难。」修道的人不被六尘所玷染,即为「一尘不染」。
(喻)六根清净。
【俗语佛源】
十分清洁,谓之「一尘不染」。如赵大年《公主的女儿》:「院子扫得干干净净,玻璃擦得一尘不染」。也比喻人的品格清高脱俗,廉洁高尚。如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十:「范蠡霸越之后,脱屣富贵,扁舟五湖,可谓一尘不染矣。」又如《儿女英雄传》第九回:「听起来,老人家又是位一尘不染,两袖皆空的。」「尘」即「尘境」,包括眼所对的色、鼻所对的香、耳所对的声、舌所对的味等,即色、香、声、味、触、法,统称「六尘」。「六根」与「六尘」相对接触,会引发许多迷妄与烦恼,佛家称为「尘劳」。《普曜经·论降神品》云:「闻大法声,消除一切尘欲之难。」修道的人不被六尘所玷染,即为「一尘不染」。
染污无知
【佛学常见辞汇】
一切烦恼,以无明为体,执著一切事理,其性不净,故名染污,其体昏闇,不知四谛的真理,故名无知,台学叫做见思惑,小乘阿罗汉,辟支佛,都能断除。
一切烦恼,以无明为体,执著一切事理,其性不净,故名染污,其体昏闇,不知四谛的真理,故名无知,台学叫做见思惑,小乘阿罗汉,辟支佛,都能断除。
转染依净
【佛学次第统编】
前言世间,皆由业造。而一切业,皆是染污,兹明出世。须明清净,清净非他,不染即得。故须转染,实依于净。所言染者,染垢染污,不洁不净,是谓之染。净者清净离垢,是谓之净。即爱著之念,及所爱著之法,曰染。解脱之念,及所解脱之法,曰净。
前言世间,皆由业造。而一切业,皆是染污,兹明出世。须明清净,清净非他,不染即得。故须转染,实依于净。所言染者,染垢染污,不洁不净,是谓之染。净者清净离垢,是谓之净。即爱著之念,及所爱著之法,曰染。解脱之念,及所解脱之法,曰净。
染净心
【佛学次第统编】
心净则佛土净,心染则国土秽。净土秽土,悉依一心染净而现。
【三藏法数】
谓人一念之心,于法既审知是善是恶,则染净自然而分,是名染净心。
心净则佛土净,心染则国土秽。净土秽土,悉依一心染净而现。
【三藏法数】
谓人一念之心,于法既审知是善是恶,则染净自然而分,是名染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