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色
【佛学大辞典】
(杂语)谓僧衣之色也。以青,黑,木兰三种之坏色染之故也。(参见:袈裟)
(杂语)谓僧衣之色也。以青,黑,木兰三种之坏色染之故也。(参见:袈裟)
袈裟
【佛学大辞典】
(衣服)具名迦沙曳Kas!a%ya,译曰不正,坏,浊,染等。又与加沙野之语同。译曰赤色。比丘之法衣有大中小三件,避青黄赤白黑之五正色,而用他之杂色,故从色而云袈裟。其形为长方形,故从形而云敷具,卧具等。其相割截小片,缀合如田畔,故从相而云割截衣,又云田相衣。其他有道服,法衣,忍辱铠,解脱幢相等种种之德名。大中小三枚之别名,其小者曰安陀会,又云五条,其中者曰郁多罗僧,又云七条,其大者云僧伽梨,又云九条大衣等。天竺于此三枚袈裟外无所谓衣者。支那日本气候寒故于里著衣,而挂于表也。天竺于五条上重著七条或大衣,或于五条七条上重著大衣,此方则不必重著,里有衣也。其色有三如法色,其中通常天竺用乾陀,支那用木兰色,日本用香染。即赤而带黑者。唐武后赐僧法朗等紫袈裟。玄应音义十五曰:「袈裟,上举祛切,下所加切。韵集,音加沙,字本从毛,作袈裟二形。葛洪后作字苑,始改从衣,案外国通称袈裟,此云不正色也。诸草木中,若皮若叶若花等,不成五味,难以为食者,则名迦沙。此物染衣,其色浊赤,故梵本五浊之浊亦名迦沙。天竺比丘多用此色,或言缁衣者,当是初译之时,见其色浊因以名也。又案如幻三昧经云:晋言无垢衣,又义云离尘服,或云痟瘦衣,或称莲花服,或言间色衣,皆从义立名耳。真谛三藏云:袈裟此云赤血色衣,言外国虽有五部不同,并皆赤色,言青黑木兰者,但点之异耳。」行事钞下一曰:「增一云:如来所著衣名曰袈裟,所食者名为法食,此袈裟衣者,从色得名。下文染作袈裟色,味有袈裟味。若据此土所翻,通名为卧具。四分云:应以刀截成,沙门衣不为怨贼劫,应作安陀会,衬体著。郁多罗僧,僧伽梨,入聚落著。而此三名,诸部无正翻,今以义译。慧上菩萨经,五条名中著衣,七条名上衣,大衣名众聚时衣。(中略)若就条数,便云十九十七乃至九条七条五条等。律中无五七九名,但云安陀会乃至僧伽梨,人名五七九条也。」寄归传一曰:「袈裟乃是梵言,即是乾陀之色。元来不干东语,何劳下底置衣?若,依律文典语,三衣并名支伐罗也。」同二曰:「一僧伽胝,二嗢呾啰僧伽,三安呾婆裟,此之三衣,皆名支伐罗。北方诸国。多名法衣为袈裟。乃是赤色义。非律文典语。」又曰:「凡出家衣服,皆可染作乾陀。或为地黄黄屑,或复荆檗黄等,此皆可以赤土赤石研汁和之。量色浅深,要而省事。」慧苑音义上曰:「袈裟,具正云迦逻沙曳。此云染色衣,西域俗人,皆著白色衣也。」
【佛学常见辞汇】
比丘的法衣,有不正色坏色染色等意义,因为出家比丘所穿的法衣,都要染成浊色,故袈裟是依染色而立名的。又因其形状为许多长方形割截的小布块缝合而成,有如田畔,故又名割截衣或田相衣,亦称福田衣。有大中小三件,大者名僧伽梨又名九条大衣,中者名郁多罗又名七条衣,小者名安陀会又名五条衣。
【俗语佛源】
身披袈裟,是佛教出家人的特征。南朝陈·徐陵《谏仁山深法师罢道书》说:「才脱袈裟,逢人辄称汝我。」《北史·西域传》记载,疏勒国曾遣使赠释迦牟尼佛袈裟一件,入火不燃。「袈裟」是梵语Kasaya的音译,意为不正色,即僧侣的法衣。法衣的用色要避开五正色(青黄赤白黑)和五间色(绯红紫绿碧),故称。因其色浊,亦称「淄衣」、「染衣」等。不过,袈裟传入中国后,用色也不尽一致。也有用鲜艳颜色的,如金缕袈裟、紫袈裟等。正如《中国佛教漫谈·汉族僧服》指出:「在唐宋时代一直都以赐紫衣为沙门的荣誉。因而引起忽视戒律的规定,随意选用袈裟的颜色。」袈裟用小片连缀而成,呈长方形。其制分五条、七条和九条(九条至二十五条为一类,称作袒衣)三种。(李明权)
(衣服)具名迦沙曳Kas!a%ya,译曰不正,坏,浊,染等。又与加沙野之语同。译曰赤色。比丘之法衣有大中小三件,避青黄赤白黑之五正色,而用他之杂色,故从色而云袈裟。其形为长方形,故从形而云敷具,卧具等。其相割截小片,缀合如田畔,故从相而云割截衣,又云田相衣。其他有道服,法衣,忍辱铠,解脱幢相等种种之德名。大中小三枚之别名,其小者曰安陀会,又云五条,其中者曰郁多罗僧,又云七条,其大者云僧伽梨,又云九条大衣等。天竺于此三枚袈裟外无所谓衣者。支那日本气候寒故于里著衣,而挂于表也。天竺于五条上重著七条或大衣,或于五条七条上重著大衣,此方则不必重著,里有衣也。其色有三如法色,其中通常天竺用乾陀,支那用木兰色,日本用香染。即赤而带黑者。唐武后赐僧法朗等紫袈裟。玄应音义十五曰:「袈裟,上举祛切,下所加切。韵集,音加沙,字本从毛,作袈裟二形。葛洪后作字苑,始改从衣,案外国通称袈裟,此云不正色也。诸草木中,若皮若叶若花等,不成五味,难以为食者,则名迦沙。此物染衣,其色浊赤,故梵本五浊之浊亦名迦沙。天竺比丘多用此色,或言缁衣者,当是初译之时,见其色浊因以名也。又案如幻三昧经云:晋言无垢衣,又义云离尘服,或云痟瘦衣,或称莲花服,或言间色衣,皆从义立名耳。真谛三藏云:袈裟此云赤血色衣,言外国虽有五部不同,并皆赤色,言青黑木兰者,但点之异耳。」行事钞下一曰:「增一云:如来所著衣名曰袈裟,所食者名为法食,此袈裟衣者,从色得名。下文染作袈裟色,味有袈裟味。若据此土所翻,通名为卧具。四分云:应以刀截成,沙门衣不为怨贼劫,应作安陀会,衬体著。郁多罗僧,僧伽梨,入聚落著。而此三名,诸部无正翻,今以义译。慧上菩萨经,五条名中著衣,七条名上衣,大衣名众聚时衣。(中略)若就条数,便云十九十七乃至九条七条五条等。律中无五七九名,但云安陀会乃至僧伽梨,人名五七九条也。」寄归传一曰:「袈裟乃是梵言,即是乾陀之色。元来不干东语,何劳下底置衣?若,依律文典语,三衣并名支伐罗也。」同二曰:「一僧伽胝,二嗢呾啰僧伽,三安呾婆裟,此之三衣,皆名支伐罗。北方诸国。多名法衣为袈裟。乃是赤色义。非律文典语。」又曰:「凡出家衣服,皆可染作乾陀。或为地黄黄屑,或复荆檗黄等,此皆可以赤土赤石研汁和之。量色浅深,要而省事。」慧苑音义上曰:「袈裟,具正云迦逻沙曳。此云染色衣,西域俗人,皆著白色衣也。」
【佛学常见辞汇】
比丘的法衣,有不正色坏色染色等意义,因为出家比丘所穿的法衣,都要染成浊色,故袈裟是依染色而立名的。又因其形状为许多长方形割截的小布块缝合而成,有如田畔,故又名割截衣或田相衣,亦称福田衣。有大中小三件,大者名僧伽梨又名九条大衣,中者名郁多罗又名七条衣,小者名安陀会又名五条衣。
【俗语佛源】
身披袈裟,是佛教出家人的特征。南朝陈·徐陵《谏仁山深法师罢道书》说:「才脱袈裟,逢人辄称汝我。」《北史·西域传》记载,疏勒国曾遣使赠释迦牟尼佛袈裟一件,入火不燃。「袈裟」是梵语Kasaya的音译,意为不正色,即僧侣的法衣。法衣的用色要避开五正色(青黄赤白黑)和五间色(绯红紫绿碧),故称。因其色浊,亦称「淄衣」、「染衣」等。不过,袈裟传入中国后,用色也不尽一致。也有用鲜艳颜色的,如金缕袈裟、紫袈裟等。正如《中国佛教漫谈·汉族僧服》指出:「在唐宋时代一直都以赐紫衣为沙门的荣誉。因而引起忽视戒律的规定,随意选用袈裟的颜色。」袈裟用小片连缀而成,呈长方形。其制分五条、七条和九条(九条至二十五条为一类,称作袒衣)三种。(李明权)
染衣
【佛学大辞典】
(杂名)僧衣也以木兰色等之坏色染衣故也。名义集七曰:「大论云:释子受禁戒是其性,剃发割截染衣是其相。」
【佛学常见辞汇】
用木兰色等坏色来染成的衣,即僧衣。
(杂名)僧衣也以木兰色等之坏色染衣故也。名义集七曰:「大论云:释子受禁戒是其性,剃发割截染衣是其相。」
【佛学常见辞汇】
用木兰色等坏色来染成的衣,即僧衣。
染污
【佛学大辞典】
(术语)烦恼也。烦恼为染污真性者。圆觉经曰:「若此觉心,本性清净,因何染污,使诸众生迷闷不入?」俱舍颂疏一曰:「烦恼不净,名为染污。」
【佛学常见辞汇】
即烦恼,因烦恼能染污人们的真性。
(术语)烦恼也。烦恼为染污真性者。圆觉经曰:「若此觉心,本性清净,因何染污,使诸众生迷闷不入?」俱舍颂疏一曰:「烦恼不净,名为染污。」
【佛学常见辞汇】
即烦恼,因烦恼能染污人们的真性。
染污意
【佛学大辞典】
(术语)第七识之异名。以七识为迷染之根本,与我痴、我见、我慢、我爱之四烦恼俱起,缘八识之见分而生我执故也。
【佛学常见辞汇】
第七识的别名,因第七识是迷染的根本。
(术语)第七识之异名。以七识为迷染之根本,与我痴、我见、我慢、我爱之四烦恼俱起,缘八识之见分而生我执故也。
【佛学常见辞汇】
第七识的别名,因第七识是迷染的根本。
染污无智
【佛学大辞典】
(术语)二无知之一。三乘所通断者,见思之烦恼也。俱舍颂疏一曰:「烦恼不净为染污,于境不悟,故曰无知。无知即染污,名染污无知。持业释。」文句记一曰:「小乘中立二无知:染污无知,无明为体。不染污无知,劣慧为体。」
(术语)二无知之一。三乘所通断者,见思之烦恼也。俱舍颂疏一曰:「烦恼不净为染污,于境不悟,故曰无知。无知即染污,名染污无知。持业释。」文句记一曰:「小乘中立二无知:染污无知,无明为体。不染污无知,劣慧为体。」
染法
【佛学大辞典】
(术语)谓与无明相应之法,由无明而起之法。即三界所有之事法是也。染者染污之义,染污真性使不清净,故名。
【佛学常见辞汇】
染污之法,即三界内所有的一切事物。
(术语)谓与无明相应之法,由无明而起之法。即三界所有之事法是也。染者染污之义,染污真性使不清净,故名。
【佛学常见辞汇】
染污之法,即三界内所有的一切事物。
染界
【佛学大辞典】
(界名)谓娑婆世界,以染污之事多故也。四教仪集解下曰:「染污事多,故云染界。」
【佛学常见辞汇】
娑婆世界。
(界名)谓娑婆世界,以染污之事多故也。四教仪集解下曰:「染污事多,故云染界。」
【佛学常见辞汇】
娑婆世界。
染海
【佛学大辞典】
(譬喻)染污之海,爱欲谓之染。性灵集八曰:「飘荡染海,随众缘以起灭。」
(譬喻)染污之海,爱欲谓之染。性灵集八曰:「飘荡染海,随众缘以起灭。」
染恚痴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又云淫怒痴,贪瞋痴。染者贪欲,恚者瞋恚,痴者愚痴。即三毒之烦恼也。无量寿经下曰:「少欲知足,无染恚痴。」
(术语)又云淫怒痴,贪瞋痴。染者贪欲,恚者瞋恚,痴者愚痴。即三毒之烦恼也。无量寿经下曰:「少欲知足,无染恚痴。」
染净
【佛学大辞典】
(术语)爱著之念及所爱著之法,谓之染,解脱之念及所解脱之法谓之净。盖染者无明之法,净者法性之法也。十不二门指要钞下曰:「以在缠心变造诸法。一多相碍,念念住著,名之为染。以离障心应赴众缘。一多自在,念念舍离,名之为净。」
(术语)爱著之念及所爱著之法,谓之染,解脱之念及所解脱之法谓之净。盖染者无明之法,净者法性之法也。十不二门指要钞下曰:「以在缠心变造诸法。一多相碍,念念住著,名之为染。以离障心应赴众缘。一多自在,念念舍离,名之为净。」
染净衣
【佛学大辞典】
(术语)五识四种所依之一。
(术语)五识四种所依之一。
染净不二门
【佛学大辞典】
(术语)十不二门之一。无明法性之二法,不二一如之义门也。
【三藏法数】
无明之用为染,法性之用为净。无明、法性,体本不二,用乃有殊。迷则全法性而为无明,全起无明之用,以在缠心,变造诸法,念念住著,名之为染。悟则全无明而为法性,全起法性之用,以离障心,应赴众缘,念念舍离,名之为净。然在缠,染心本具妙理,与净不殊,故名不二。此之不二,不出一念。故心法妙所以为门也。(在缠心者,缠即缠缚,谓众生心识为惑业之所缠缚也。离障心者,障即障碍,谓佛心想惑业净尽,离乎障碍也。)
(术语)十不二门之一。无明法性之二法,不二一如之义门也。
【三藏法数】
无明之用为染,法性之用为净。无明、法性,体本不二,用乃有殊。迷则全法性而为无明,全起无明之用,以在缠心,变造诸法,念念住著,名之为染。悟则全无明而为法性,全起法性之用,以离障心,应赴众缘,念念舍离,名之为净。然在缠,染心本具妙理,与净不殊,故名不二。此之不二,不出一念。故心法妙所以为门也。(在缠心者,缠即缠缚,谓众生心识为惑业之所缠缚也。离障心者,障即障碍,谓佛心想惑业净尽,离乎障碍也。)
染习
【佛学大辞典】
(术语)浸染恶气,熏习于他。
(术语)浸染恶气,熏习于他。
染著
【佛学大辞典】
(术语)爱欲之心,于外物浸染执著而不离也。新译仁王经中曰:「愚夫垢识,染著虚妄,为相所缚。」无量寿经下曰:「于其国土所有万物,无我所心,无染著心。」智度论十二曰:「此六波罗蜜,能令人度悭贪等烦恼染著大海,到于彼岸。」
【佛学常见辞汇】
对一切境界生起分别执著的心。
(术语)爱欲之心,于外物浸染执著而不离也。新译仁王经中曰:「愚夫垢识,染著虚妄,为相所缚。」无量寿经下曰:「于其国土所有万物,无我所心,无染著心。」智度论十二曰:「此六波罗蜜,能令人度悭贪等烦恼染著大海,到于彼岸。」
【佛学常见辞汇】
对一切境界生起分别执著的心。
染爱
【佛学大辞典】
(术语)于情欲之境浸染爱著,贪欲之烦恼也。智度论十七曰:「我得涅槃味,不乐处染爱。」
(术语)于情欲之境浸染爱著,贪欲之烦恼也。智度论十七曰:「我得涅槃味,不乐处染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