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槁腐
枯朽。 严复 《有如三保》:“吾尝闻化学家之説,物之焚也,皆以其质与氧气合,故世间物有快焚,有慢焚。快焚者,火烈具举,顷刻灰烬是也;慢焚者,如草木之槁腐,如铜铁之銹涩是也。”
分類:枯朽
《漢語大詞典》:枯骸
枯朽的骨骸。《后汉书·质帝纪》:“其调比郡见穀,出禀穷弱,收葬枯骸,务加埋卹。” 唐 孟郊 《悼幼子》诗:“生气散成风,枯骸化为地。” 宋 洪迈 容斋三笔·北虏诛宗王:“是年冬, 倪正父 奉使,馆於 中山 ,正其诛戮处,相去一月,犹血腥触人,枯骸塞井。” 清 李渔 《巧团圆·买父》:“飘零不作他乡梦,却原来枯骸仍向家边送。” 郭沫若 《高渐离》第四幕:“槐树老,其情哀,茫茫天地一枯骸。”
分類:枯朽骨骸
《漢語大詞典》:枯魄
枯朽之体。《三国志·蜀志·郤正传》:“初升高冈,终陨幽壑,朝含荣润,夕为枯魄。”
分類:枯朽
《漢語大詞典》:枯蘖朽株
枯朽的枝干。形容事物死气沉沉。 明 胡应麟 诗薮·近体上:“自 宋 以来,学 杜 者但刻意深沉,姑枯枿朽株,无復生意。”
分類:枯朽枝干
《漢語大詞典》:枯糜
枯朽腐烂。 晋 葛洪 抱朴子·讥惑:“鱼之失水,虽暂假息,然枯糜可必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