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补续高僧传·习禅篇
绍大。吴氏子。世居严之桐江。故因以为号。师神观孤洁。不乐处尘𡏖中。一触世氛。唯恐有以涴之。具戒后上双径。谒大辨陵公。公道价倾东南。见师甚喜。授以心印。师退自计曰。如来大法。其止如斯而已乎。遽辞去。遍历丛席。诸尊宿告之者。不异径山时。慨然曰。吾今而后知法之无异味也。乃归见公。公俾给侍左右。师益加奋励。胁不沾席者数载。朝叩夕咨。所以悟疑辨惑者。无一发遗憾。遂得自在无畏。寻以心法既明。而世出世智。不可不竟。每夜敷席于地。映像前长明灯读之。一大藏全文。阅之至三过。皆通其旨趣。师之志犹未已。儒家言。及老氏诸书。亦择取而嚅哜之。自是内外之学。两无所愧矣。出世。凡三坐道场。学子翕集座下。甚至无席受之。能正容悟物。人见之意消。有求文句者。操笔立书。贯穿经论。而以第一义为归。间游戏翰墨。发为声诗。冲和简远。有唐人遗风。至于有所建造。甃石运甓。躬任其劳。以为众倡。手未尝捉金帛。悉属之知因果者。或尤之。则曰。吾知主法而已。尝患滞下疾。拭净不忍用厕纸。摘菽叶充之。生平不畜长物。所服布袍。或十馀年不易。报身七十有四而化。维那发遗箧。欲行唱衣故事。唯纸衾一具而已。大笑而去。其刻苦。盖人之所不能堪。非见解正力量弘。岂易致是哉。
新续高僧传·习禅篇第三之七
释绍大,字桐江,姓吴氏。世居严之桐江,因以为号。父善,母李氏。绍神观孤洁,不乐麈壒,一触世氛,唯恐涴之。乃入里中凤山寺为沙弥。稍长,祝发升坛,纳满分戒。私自忖曰:“化龙之鱼,肯伏蹄涔耶。”即日,杖策而出,上双径山谒大辩陵,授以达摩单传心印,相与诘难者久之。复自忖曰:”如来大法,天地所不能覆载,其止如斯而已乎?”遽辞去,历三吴,之墟宿,留建业,经匡卢,溯大江之西,还止湖湘汉沔间。名蓝所在,必往参焉,诸尊宿亦多以深入远到期之。已而叹曰:“吾今而后知法之无异味也。”乃归见陵,陵使给侍左右,益加奋励,胁不沾席者数载。朝叩夕咨,所以悟疑辨惑者,无一发遗憾,遂得自在无畏法。陵喜传授有人,每形之于言。时东屿海以天目真派唱道净慈,为法择人,如沙中淘金,鲜有慊其意者,独于绍别见推许,邀主藏室。居久之,又自忖曰:“心法既明,而世出世智不可不竟。”手翻贝叶,寒暑俱忘,每夜敷席于地,映佛前长明镫,读一大藏教,凡六千二百二十九卷,往复三过,皆通其旨趣。绍犹以为未达,乃取儒家及老氏诸子之书,择其菁华而擩哜之,自是内外之学粹然无滓。元至顺壬申,广教都总管府新立未久,采诸舆论,命出世岩之乌龙山景德禅寺,兴废补坏,善誉流衍。至正辛巳,行宣政院迁主金华山智者广福禅寺。寺当孔道,且近郡城,持节往来多朝中华贵及文学之士,恒入山问道,故持法者颇难其人。自绍莅此,无贵无贱,靡不向风悦服,四方学子翕然坌集,至无所容。一时法会,号为极盛。戊戌秋,院中复徇群请,移住义乌云黄山宝林禅寺,坚不欲行,使者三返,然后承命。明年己亥八月朔,觉体不自适,至七日,日将没,呜鼓集众,告以永诀,即歛目危坐,或请书偈,掷笔叹曰:“纵书到弥勒下生,宁复离此耶。”翛然而化,服沙门衣五十八春秋,享年七十有四。越五日,获舍利罗如绀珠,齿牙贯珠不坏,弟子永明戒茂建塔藏焉。绍广额高眉,正容悟物,使人妄意自消,生平以弘法为务,敲喝兼施,未尝少懈。有求文者,操笔立书,贯穿经论,而归之第一义谛。间(閒) 游泳性情,发为诗词,和冲简远,有唐人遗风。至于有所建造,甃石运甓,躬任其劳,以为众倡。手未尝握金帛,瓶钵外无长物,所服布袍十馀年不易。临寂,维那发遗箧,欲行唱衣故事,唯纸衾一具而已,大息而去。《三会语》有录:与金华宋文宪濂相友善,尝共阅蝇头小字,虽年耋,眼明如月,濂为惊异。又录近作诗一卷寄之。故其终也,濂为铭其塔,历序苦行,及證悟之由,以昭来者,具《芝园续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浙江鄞县人,字宗传,号心堂。隆庆五年进士。授户科给事中。抗直敢言,南京小中官醉辱给事中,参鲁请究治,为中官冯保所谮,谪高安典史。累擢右副都御史,巡抚福建,申严海禁。迁吏部侍郎。日本侵朝时,封贡议起,参鲁持不可,因著《东封三议》,辨利害甚悉。后终南京刑部尚书,致仕卒,谥端简。
甬上耆旧诗·卷二十五
字宗传,号心堂。父龙积,学尚笃行,人称为赵夫子。以岁荐,官怀宁训导。公少从父受经,尽得其学。先世无他,赵于鄞,凡家祭毕享馀惟侍父一席。公性笃孝,朝夕奉父教甚谨。年二十二,举于乡,以进士授庶吉士,风格为馆阁所推重。时江陵枋国,嫌公无私谒,改户科给事中。益擅直节敢言,如论王文成当从祀,芦沟桥佛寺不当建,及请甄别吏治、釐刷马房诸疏,俱其大者。阉人张进殴给事中于留都,台省交章劾,进仅薄罚。公抗言:进乃守备中官申信之党,不并治信,无以服人。且朝廷纪纲因此曹大坏,渐不可长。时信方与司礼冯保比谮于上,得旨切责公,使回奏。公立草上有云:臣但知有道之世,可以危言,不顾君父之前所当忌讳,此则臣之罪也。朝野俱傅诵其语,即江陵读之,亦心悔。语客曰:如此蕴藉,不得居词林,是吾过也。然竟坐谪高安典史。到官,勤修尉职,不自知从谏阁来,当事檄使主白鹿书院。公日励诸生,务先实造,从榛藓中得古文行忠信四字碑,为笺而行之,词义剀笃,读者感动。诸傍郡外藩士俱来就学,一时称极盛。稍迁饶州推官,寻擢福建督学佥事。时学使者阿执政意,待士过严,常汰多而录少。公曰:闽才薮也,岂得尔?一切以宽行之。其于衡鉴为更精,所录士后多为名臣。乙卯秋,方大校士,适得父手书,忽心动,疑其有疾,立投牒竟去。当事苦留不可得。及抵家,父果卧疾不可起。公日侍五药,夜则拥父双足,天暑伏床下,进亵器,手濯中裙近衣,未尝一入私室,如此复岁馀,父始殁,公竟得心疾。里中无不称公至孝。服除,仍起督闽学,两岁五迁南太常寺卿。故事,百官贺万寿毕,更衣谒孝陵,长至先贺冬,后陵祀。公谓祝釐所以尊君,而有事寝园,则欢忻之情不畅;陵祀所以格祖,而反后朝贺,则奠献之礼未虔。具疏正其误,俱报可。擢右副都御史,抚闽。公至,大阅兵海上,壁垒尽新,下教有司,立行乡约保甲,境内无盗,即盗发亦辄得。有陈申者,以倭报至,言其势甚张,人情震动。公察其状曰:是将勾倭以自为功耳。立械系之,谓倭来即斩汝。巳而倭竟不至。漳卒哗。有司惧其为变,欲勿问。公曰:废法以养骄乱之道也。缚其魁斩之,一军詟不敢动。任闽二年。未尝取一铢一缕,幕府市租,悉裁以养士。及迁大理卿,尚赢六万馀金,藉付有司去。再迁刑部左侍郎。值封倭议起,公上疏力争之。改兵部,旋改吏部。与尚书陈公有年、选郎顾宪成共持衡不挠。适同里沈公一贯拜麻,公遂欲乞归,因出为南刑部尚书。陛辞,又言封倭非计,立枷非法,语俱切至。南中三尺久弛,人易犯;公坚持国法,即勋贵中官,无不敛迹。身虽在南,每闻国家大事,辄忧见眉睫。常云:大臣谊同休戚,岂谓南曹即去天万里,遂可漠不相关。因屡疏请早行皇储冠昏礼,补谏官,罢祖陵开采及他矿税,释累系诸臣。每公疏出,朝野为倚重。上亦方大用,公会在廷,推吏部尚书,因以公名上。沈公一贯疏言:参鲁才品诚堪大用,但与臣同乡,谁肯信臣无私?参鲁因臣在,亦必不至,势必两相求去,惟上免用,参鲁幸甚。公由是在南中九年,满三考,遂东归。遣人以状闻。上即家晋公太子太保。逾四年而卒。前一夕大星陨于厅事。得年七十三。公生平学问以主敬为宗。为人温谦有蕴藉。而见义直赴,未尝少回。常诵自反不缩四句以明志。故能光明历落。为当世所仪若此。所著疏草文集藏于家。
维基
赵参鲁(1537年—1609年),字宗传,号心堂,浙江鄞县(今宁波)人,进士出身。浙江乡试第六十名。隆庆五年(1571年)登辛未科会试第九十名,二甲第十五名进士。选庶吉士,万历元年(1573年)五月授户科给事中,二年(1574年)十二月因弹劾凶监张进,被降五级,贬职为高安典史。迁饶州府推官,五年三月擢福建提学佥事,七年八月以亲老身病,乞致仕。张居正死后,经孙继先举荐,恢复官职,十一年二月复除福建提学佥事,十一月升南京光禄寺少卿,十三年八月入为太仆寺少卿,十四年改任通政司右通政,进左通政,十五年升南京太常寺卿。万历十七年(1589年),以右副都御史任福建巡抚,期间严申海禁,捕杀与倭寇勾结的商人。十九年升迁大理寺卿,二十年二月升刑部右侍郎,三月进为刑部左侍郎,二十一年正月改兵部左侍郎,十二月改吏部左侍郎。二十二年六月吏部尚书陈有年称病乞休,由赵参鲁署吏部印,八月升南京刑部尚书,三十一年十一月六年考满,加太子少保,三十五年三月累加太子太保。三十七年三月卒,与祭九坛造葬,谥端简,赠少保。
《国语辞典》:气焰熏天(气焰熏天)  拼音:qì yàn xūn tiān
熏天,熏炙天空。形容威势极盛。气焰熏天比喻人的气势如火焰般逼人。《群音类选。官腔类。卷一一。双忠记。巡守雍丘》:「独不见气焰熏天,谁敢当。」《孽海花》第五回:「正是堂上一呼,堂下百诺;气焰熏天,公卿倒屣。」
《国语辞典》:气冲斗牛(气冲斗牛)  拼音:qì chōng dǒu niú
斗牛,北斗星与牵牛星,泛指天空。气冲斗牛形容气势极盛,上冲天空。《群音类选。官腔类。卷九。龙泉记。家庭训子》:「志吞虎彪,气冲斗牛,大丈夫当及时出展经纶手。」也作「气冲牛斗」、「志冲斗牛」。
《国语辞典》:黑气冲天(黑气冲天)  拼音:hēi qì chōng tiān
形容暴戾之气极盛。《西游记》第三三回:「好人头上祥云照顶,恶人头上黑气冲天。」
分类:极盛
《国语辞典》:豪气干云(豪气干云)  拼音:háo qì gān yún
豪放的气概直上云霄。形容英雄气概极盛。如:「他一向言出必行,豪气干云,所以受到大家的拥戴。」
《国语辞典》:丰功懋烈(丰功懋烈)  拼音:fēng gōng mào liè
形容功劳事业极盛大。金。胡祗遹〈木兰花慢。倚西风閒坐词。序〉:「其于善行名言,丰功懋烈,谁得而废之。」也作「丰功盛烈」。
《国语辞典》:红透半边天(红透半边天)  拼音:hóng tòu bàn biān tiān
形容人的事业或名声极盛。如:「她是当今家喻户晓,红透半边天的知名艺人。」「这家餐厅的生意红透半边天,每天都大排长龙。」
《国语辞典》:阴躁(阴躁)  拼音:yīn zào
中医上指阴寒极盛所致的躁扰、神志不安的徵候。临床表现为,冷汗自出,脉微欲绝,躁扰不安。
《国语辞典》:持盈守虚(持盈守虚)  拼音:chí yíng shǒu xū
处于富贵极盛之时,不骄傲自满。《艺文类聚。卷四七。职官部三。大司马》引汉。杜笃〈大司马吴汉诔〉:「勋业既崇,持盈守虚。功成即退,挹而损诸。」
《國語辭典》:持盈保泰  拼音:chí yíng bǎo tài
处高位而能保守成业,平安无事。《野叟曝言》第一一八回:「汝遇此明主,受之殊恩,当朝夕纳诲,启沃君心……登斯民于三五,臻治术于唐虞,此即持盈保泰之道。」
《國語辭典》:持盈  拼音:chí yíng
保守已成的功业。《国语。越语下》:「夫国家之事,有持盈,有定倾,有节事。」《后汉书。卷六○下。蔡邕传》:「心恬澹于守高,意无为于持盈。」
分類:保守守成
《國語辭典》:气冲牛斗(氣沖牛斗)  拼音:qì chōng niú dǒu
1.牛斗,牵牛星与北斗星,泛指星空。气冲牛斗形容气势极盛,上冲星空。《警世通言。卷一八。老门生三世报恩》:「真个是足蹑风云,气冲牛斗。」也作「气冲斗牛」、「志冲斗牛」。
2.盛怒的样子。《三侠五义》第三六回:「心中已然不悦,又将字帖儿一看,登时气冲牛斗。」
《漢語大詞典》:声振寰宇(聲振寰宇)
名声威势振动天下。形容声威极盛。梁书·本纪总论:“﹝ 高祖 ﹞开荡荡之王道,革靡靡之 商 俗,大脩文教,盛饰礼容,鼓扇玄风,阐扬儒业,介胄仁义,折衝罇俎,声振寰宇,泽流遐裔,干戈载戢,凡数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