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束缚(束縛)  拼音:shù fú
1.缠绕裍绑。《国语。齐语》:「于是庄公使束缚以予齐使,齐使受之而退。」《三国演义》第五一回:「只见女墙边虚搠旌旗,无人守护,又见军士腰下各束缚包裹。」
2.拘束、限制。如:「他终于打破礼教的束缚,勇敢的追求自己所向往的生活。」《吕氏春秋。季春纪。论人》:「意气宣通,无所束缚,不可收也。」
《分类字锦》:寒蒲束缚(寒蒲束缚)
黄庭坚 谢何十三送蟹诗 形模虽入妇女笑,风味可解壮士颜。寒蒲束缚十六辈,已觉酒兴生江山。
分类:
《國語辭典》:约束(約束)  拼音:yuē shù
1.管束。《文明小史》第三八回:「日夜筹思,没有别的法子,只好自己约束百姓。」
2.约定。《汉书。卷九四。匈奴传上》:「无文书,以言语为约束。」
《漢語大詞典》:世网(世網)
比喻社会上法律礼教、伦理道德对人的束缚。 三国 魏 嵇康 《答难养生论》:“奉法循理,不絓世网。” 宋 苏舜钦 《春睡》诗:“嗒尔暂能离世网,陶然直欲见天机。”《西湖佳话·放生善迹》:“我已踢开世网,打破爱河,自寻出路,你却怎么结局?” 柳亚子 《次韵和陈巢南岁暮感怀之作》:“留得岁寒松柏在,任他世网乱如麻。”
《國語辭典》:羁縻(羈縻)  拼音:jī mí
縻,系牛的绳索。羁縻引申为牵制、维系。《史记。卷二五。律书》:「故偃武一休息,羁縻不备。」《汉书。卷六一。张骞传》:「大宛以西皆自恃远,尚骄恣,未可诎以礼羁縻而使也。」
《漢語大詞典》:羁縻州(羈縻州)
古代在边远少数民族地区所置之州。以情况特殊,因其俗以为治,有别于一般州县。新唐书·地理志七下:“大凡府州八百五十六,号为羈縻云。” 宋 赵昇 朝野类要·羁縻:“ 荆 广 川峡、溪洞诸蛮,及部落蕃夷受本朝官封而时有进贡者,本朝悉制为羈縻州,盖如 汉 唐 置都护之类也。”明史·地理志一:“终 明 之世……羈縻之府十有九,州四十有七,县六。”
《國語辭典》:羁绁(羈絏)  拼音:jī xiè
马络头与马缰。《左传。僖公二十四年》:「臣负羁绁,从君巡于天下。」
《國語辭典》:解散  拼音:jiě sàn
1.离散。《汉书。卷七六。张敞传》:「由是盗贼解散,传相捕斩。」《文选。孔安国。尚书序》:「焚书坑儒,天下学士逃难解散。」
2.一种口令。为疏散群集的人群时所使用。
3.以强制力消除已结合的团体。如:「解散国会」。
《漢語大詞典》:解散髻
古代的一种束发形式。南齐书·王俭传:“﹝ 王俭 ﹞作解散髻,斜插幘簪,朝野慕之,相与放効。” 清 洪亮吉 《解散髻》诗:“一代风流比 谢安 ,插簪散髻解朝冠。”自注:“ 王俭 为国子祭酒,作解散髻斜插簪,尝谓人曰:‘ 江 左风流宰相,惟有 谢安 。’意以自比。”南史·王俭传作“解散幘”。亦省作“ 解散 ”。 唐 陆龟蒙 《和酒病偶作》:“唯欠白綃笼解散, 洛 生閒咏两三声。”
分類:束发
《漢語大詞典》:系累(係纍)
亦作“ 繫累 ”。
1.拘囚;囚禁。管子·国蓄:“列陈繫纍获虏,分赏而功。”续资治通鉴·元成宗贞元二年:“﹝彼强梁之徒﹞朝廷加恩以释之,旦脱繫累,暮即行动,既不感恩,又不畏法。” 梁启超 《现政府与革命党》:“而土地之日蹙百里,与夫同胞父兄子弟之见繫累而为奴虏者,又岁触于耳目也。”
2.束缚。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之二八:“繫累名利场,駑骏同一輈。” 宋 许月卿 《新安》诗:“高者无繫累,飘然出神仙。”
见“ 係累 ”。
《漢語大詞典》:尘蒙(塵蒙)
(1).被灰尘蒙蔽。 晋 孙绰 《表哀诗》:“寥寥空堂,寂寂响户,尘蒙几筵,风生栋宇。” 唐 司空图 《灵台三官堂文》:“尘蒙而庙貌全隳,苏驳而天衣半褫。”
(2).喻尘世的束缚或烦扰。 唐 寒山 《诗》之二三五:“人生在尘蒙,恰似盆中虫。” 唐 李益 《府试古镜》诗:“幸居君子室,长愿免尘蒙。”
(3).犹言世俗愚蒙。 清 唐甄 潜书·匪更:“去因仍之旧法,殫制作之精思,慎虑时宜,讲论典礼,审量法度,归於百姓之便利,以发四海之尘蒙。”
《漢語大詞典》:羁靮(羈靮)
(1).马络头和缰绳。泛指驭马之物。礼记·檀弓下:“如皆守社稷,则孰执羈靮而从?” 陈澔 集解:“羈,所以络马;靮,所以鞚马。” 唐 韩愈 《画记》:“执羈靮立者二人。” 宋 司马光 《旬虑十七韵呈同舍》:“征夫解甲胄,疲马脱羈靮。” 明 张居正 《襄阳府科第题名记》:“虽絶材奔駟,亦必頫首屈就羈靮。”
(2).喻束缚。 唐 陆龟蒙 《奉酬袭美先辈初夏见寄次韵》:“闲心放羈靮,醉脚从欹倾。” 宋 沈辽 《张公洞下》诗:“手种青菁期可檡,未能脱去空羈靮。” 清 黄遵宪 《将应顺天试仍用前韵呈霭人樵野丈》:“辛苦低头就羈靮,功名借径寄诗书。”
《漢語大詞典》:羁絷(羈縶)
亦作“羇縶”。
(1).马络头和马缰绳。《公羊传·襄公二十七年》:“夫负羈縶,执鈇鑕,从君东南西北,则是臣僕庶孽之事也。”《韩诗外传》卷七:“如皆守社稷,则孰负羇縶而从?”
(2).束缚;拘禁。 晋 葛洪 抱朴子·逸民:“夫言不降者,明隐逸之为高也;不辱者,知羈縶之为洿也。” 唐 韩愈 《寄三学士》诗:“果然又羈縶,不得归耡耰。” 清 吴伟业 《松鼠》诗:“本是居崭巖,无端被羈縶。”
《國語辭典》:羁勒(羈勒)  拼音:jī lè
套在马头上的绳具。比喻束缚。《文选。谢灵运。拟邺中集诗。陈琳诗》:「单民易周章,窘身就羁勒。」
《漢語大詞典》:羁鞅(羈鞅)
亦作“羇鞅”。
(1).羁,马络头。鞅,牛缰绳。泛指驾驭牲口的用具。 唐 元稹 《春馀遣兴》诗:“野马笼赤霄,无由负羈鞅。” 宋 范成大 《新岭》诗:“山行何许深,空翠滴羈鞅。”
(2).喻束缚。 唐 王维 《谒璿上人》诗:“浮名寄缨珮,空性无羈鞅。” 唐 白居易 《读史》诗之二:“山林少羈鞅,世路多艰阻。” 唐 司空图 《泽州灵泉院记》:“常念蓄役之外,逮佣隶,虽豢养至丰,莫不苦於受制,殊不知羇鞅之劳,或能避免。”
《漢語大詞典》:缨绂(纓紱)
亦作“ 缨黻 ”。
(1).冠带与印绶。亦借指官位。 南朝 梁 沈约 《梁三朝雅乐歌·俊雅二》:“珩珮流响,缨紱有容。”北史·魏彭城王勰传:“ 彦和 、 季豫 等年在冲蒙,早此缨紱。” 唐 孟浩然 《宿天台桐柏观》诗:“愿言解缨紱,从登去烦恼。”《资治通鉴·唐高宗永徽六年》:“ 武氏 门著勋庸,地华缨黻,往以才行选入后庭,誉重椒闈。” 明 张居正 《七贤咏·王安丰》:“虽有缨紱累,终知世网疏。”
(2).比喻世俗的束缚。《庄子·逍遥游》“绰约若处子” 晋 郭象 注:“夫圣人虽在庙堂之上,然其心无异於山林之中,世岂识之哉!徒见其戴黄屋,佩玉璽,便谓足以缨紱其心矣。”
《漢語大詞典》:羁缚(羈縛)
(1).捆绑;缚扎。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乌仗那国:“既失国位,无以为施,遂令羈缚,擒往敌王,冀以赏财,回为惠施。” 明 袁凯 《迁居》诗:“鸡犬遭羈缚;妻孥厌苦辛。”
(2).控制;束缚。 清 邹容 《革命军》第一章:“我 中国 今日欲脱 满洲 人之羈缚,不可不革命。” 孙中山 《最后一封书》:“俾 中国 可免帝国主义加诸 中国 的半殖民地状况之羁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