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語辭典》:羁縻(羈縻) 拼音:jī mí
縻,系牛的绳索。羁縻引申为牵制、维系。《史记。卷二五。律书》:「故偃武一休息,羁縻不备。」《汉书。卷六一。张骞传》:「大宛以西皆自恃远,尚骄恣,未可诎以礼羁縻而使也。」
《國語辭典》:解散 拼音:jiě sàn
1.离散。《汉书。卷七六。张敞传》:「由是盗贼解散,传相捕斩。」《文选。孔安国。尚书序》:「焚书坑儒,天下学士逃难解散。」
2.一种口令。为疏散群集的人群时所使用。
3.以强制力消除已结合的团体。如:「解散国会」。
2.一种口令。为疏散群集的人群时所使用。
3.以强制力消除已结合的团体。如:「解散国会」。
《漢語大詞典》:羁靮(羈靮)
(1).马络头和缰绳。泛指驭马之物。《礼记·檀弓下》:“如皆守社稷,则孰执羈靮而从?” 陈澔 集解:“羈,所以络马;靮,所以鞚马。” 唐 韩愈 《画记》:“执羈靮立者二人。” 宋 司马光 《旬虑十七韵呈同舍》:“征夫解甲胄,疲马脱羈靮。” 明 张居正 《襄阳府科第题名记》:“虽絶材奔駟,亦必頫首屈就羈靮。”
(2).喻束缚。 唐 陆龟蒙 《奉酬袭美先辈初夏见寄次韵》:“闲心放羈靮,醉脚从欹倾。” 宋 沈辽 《张公洞下》诗:“手种青菁期可檡,未能脱去空羈靮。” 清 黄遵宪 《将应顺天试仍用前韵呈霭人樵野丈》:“辛苦低头就羈靮,功名借径寄诗书。”
(2).喻束缚。 唐 陆龟蒙 《奉酬袭美先辈初夏见寄次韵》:“闲心放羈靮,醉脚从欹倾。” 宋 沈辽 《张公洞下》诗:“手种青菁期可檡,未能脱去空羈靮。” 清 黄遵宪 《将应顺天试仍用前韵呈霭人樵野丈》:“辛苦低头就羈靮,功名借径寄诗书。”
《漢語大詞典》:缨绂(纓紱)
亦作“ 缨黻 ”。
(1).冠带与印绶。亦借指官位。 南朝 梁 沈约 《梁三朝雅乐歌·俊雅二》:“珩珮流响,缨紱有容。”《北史·魏彭城王勰传》:“ 彦和 、 季豫 等年在冲蒙,早此缨紱。” 唐 孟浩然 《宿天台桐柏观》诗:“愿言解缨紱,从登去烦恼。”《资治通鉴·唐高宗永徽六年》:“ 武氏 门著勋庸,地华缨黻,往以才行选入后庭,誉重椒闈。” 明 张居正 《七贤咏·王安丰》:“虽有缨紱累,终知世网疏。”
(2).比喻世俗的束缚。《庄子·逍遥游》“绰约若处子” 晋 郭象 注:“夫圣人虽在庙堂之上,然其心无异於山林之中,世岂识之哉!徒见其戴黄屋,佩玉璽,便谓足以缨紱其心矣。”
(1).冠带与印绶。亦借指官位。 南朝 梁 沈约 《梁三朝雅乐歌·俊雅二》:“珩珮流响,缨紱有容。”《北史·魏彭城王勰传》:“ 彦和 、 季豫 等年在冲蒙,早此缨紱。” 唐 孟浩然 《宿天台桐柏观》诗:“愿言解缨紱,从登去烦恼。”《资治通鉴·唐高宗永徽六年》:“ 武氏 门著勋庸,地华缨黻,往以才行选入后庭,誉重椒闈。” 明 张居正 《七贤咏·王安丰》:“虽有缨紱累,终知世网疏。”
(2).比喻世俗的束缚。《庄子·逍遥游》“绰约若处子” 晋 郭象 注:“夫圣人虽在庙堂之上,然其心无异於山林之中,世岂识之哉!徒见其戴黄屋,佩玉璽,便谓足以缨紱其心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