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576,分39页显示  上一页  1  2  4  5  6  7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古朴
朴愚
朴陋
朴散
俭朴
朴淳
忠朴
敲朴
真朴
纯朴
朴鲁
朴质
浑朴
守朴
愚朴
《國語辭典》:古朴(古樸)  拼音:gǔ pú
朴拙有古风。清。李文炤〈俭训〉:「每见闾阎之中,其父兄古朴质实。」
《漢語大詞典》:朴愚(樸愚)
质朴愚钝。常用为谦词。《汉书·南粤传》:“道里辽远,壅蔽朴愚,未尝致书。” 宋 司马光 《答周源同年书》:“ 光 生而朴愚,行能无所长。”续资治通鉴·宋高宗建炎元年:“臣之朴愚,必不敢奉詔。”
质朴愚拙。常用为谦词。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主司失意》:“臣性禀朴愚,材昧机变,皆为叨据,果窃显荣。” 宋 曾巩 《齐州谢到任表》:“不知苟曲以取容,但信朴愚而自守。” 清 龚自珍 《寒月吟》之二:“朴愚伤於家,放诞忌於国。”
《國語辭典》:朴陋  拼音:pú lòu
质实而无文。唐。李绰《尚书故实》:「佛像本胡夷朴陋,人不生敬。今之藻绘雕刻,自戴颙始也。」
《國語辭典》:朴陋(樸陋)  拼音:pú lòu
朴实鄙陋。《韩非子。六反》:「寡闻从令,全法之民也,而世少之曰朴陋之民。」
《漢語大詞典》:朴散
本谓纯真之道分离变异。后亦谓淳朴之风消散。语本老子:“朴散为器。” 王弼 注:“朴,真也。真散则百行出,殊类生,若器也。” 唐 李白 《酬王补阙惠翼庄庙宋丞泚赠别》诗:“朴散不尚古,时讹皆失真。” 王琦 注:“朴散,谓淳朴之风散失也。” 唐 刘知几 史通·六家:“朴散淳销,时移世异。”
《國語辭典》:俭朴(儉樸)  拼音:jiǎn pú
生活起居俭省朴实。如:「他虽然赚得钱多,但没什么物欲,过著俭朴的生活。」
《漢語大詞典》:朴淳(樸淳)
质朴淳厚。 元 周伯琦 《自顺宁府历坳儿岭晚宿雷家驿》诗:“郡治颇清旷,民俗亦朴淳。” 明 张居正 《徐存斋八十寿序》:“ 万历 以来,主圣时清,吏治廉勤,民生康阜,纪纲振肃,风俗朴淳。” 清 梁绍壬 两般秋雨盦随笔·眉子砚:“﹝ 陶绥之 ﹞人极朴淳,酷好风雅。” 鲁迅 《汉文学史纲要》第一篇:“在昔原始之民……时属草昧,庶民朴淳,心志鬱於内,则任情而歌呼。”
《漢語大詞典》:忠朴(忠樸)
亦作“ 忠朴 ”。 忠诚朴实。史记·货殖列传:“ 夏 人政尚忠朴,犹有先王之遗风。”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七:“ 杨信 , 高杨 人,忠朴,善御士卒。” 梁启超 《中国地理大势论》:“ 潁川 、 南阳 , 夏 人之居也。 夏 人政尚忠朴,犹有先王之遗风。”
《漢語大詞典》:敲朴
见“ 敲扑 ”。
《國語辭典》:敲扑  拼音:qiāo pū
1.鞭打。南朝齐。孔稚圭《北山移文》:「敲扑諠嚣犯其虑,牒诉倥偬装其怀。」
2.鞭打用的刑具。《文选。贾谊。过秦论》:「执敲扑以鞭笞天下。」
《漢語大詞典》:真朴(真樸)
纯真朴实。 唐 赵璘 因话录卷四:“及 温 入,下牀抚其背曰:‘尔是 吕渭 儿子耶?’ 温 泫然降阶, 田 亦不止,其真朴如此。” 宋 吕祖谦 《萧果卿祭酒挽章》:“平生但真朴,直上絶枝条。” 清 周亮工 《寓园示韩秀才》诗:“茗粥能真朴,林园任淡浓。” 朱自清 《读〈湖畔〉诗集》:“ 修人 君以轻倩、真朴胜,但有时不免纤巧与浮浅,如《柳》《心爱的》两首便是。”
《國語辭典》:纯朴(純樸)  拼音:chún pú
纯一朴实。《韩非子。大体》:「故至安之世,法如朝露,纯朴不散,心无结怨,口无烦言。」《后汉书。卷四九。仲长统传》:「时政彫敝,风俗移易,纯朴已去,智惠已来。」
《國語辭典》:朴鲁(樸魯)  拼音:pú lǔ
质朴鲁钝。汉。刘熙《释名。释州国》:「鲁,鲁钝也。国多山水,民性朴鲁也。」
《國語辭典》:朴质(樸質)  拼音:pú zhí
诚朴率真,不浮华。如:「他家财万贯,但多年来不但生活朴质,而且乐善好施。」
《國語辭典》:浑朴(渾樸)  拼音:hún pú
浑厚朴实。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一○。如是我闻四》:「其事不见后汉书,然文句古奥,字画浑朴,断非后人所依托。」也作「浑朴」、「浑璞」。
《漢語大詞典》:守朴(守樸)
亦作“ 守朴 ”。 保持质朴的天性。《文选·嵇康〈幽愤诗〉》:“託好 老 庄 ,贱物贵身,志在守朴,养素全真。” 张铣 注:“守朴,守其实朴。” 晋 葛洪 抱朴子·嘉遁:“同屈尺蠖,藏光守朴,表拙示訥,知止常足。” 唐 钱起 《山斋读书寄时校书杜叟》诗:“幽人自守朴,穷谷也名愚。” 五代 左偃 《寄韩侍郎》诗:“言诗幸遇明公许,守朴甘遭俗者轻。”
《漢語大詞典》:愚朴(愚樸)
亦作“ 愚朴 ”。
(1).敦厚质朴。墨子·非命中:“虽昔也三代之伪民,亦犹此也,繁饰有命,以教众愚朴人久矣。”
(2).犹愚钝。 明 刘基 《谕瓯栝父老文》:“使者实愚朴,不能测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