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绳削(繩削)
指木工弹墨、斧削。引申指纠正,修改。 唐 韩愈 《樊绍述墓志铭》:“其富若生蓄万物,必具海含地负,放恣横纵,无所统纪,然而不烦於绳削而自合也。”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艺林学山八·艺林伐山:“有伐山者,有伐材者。伐材者已成之柱,略加绳削而已;伐山则蒐山开荒,自我取之。” 清 谈迁 《与霍鲁斋书》:“幸逢鸿匠,大加绳削。”
《國語辭典》:木工  拼音:mù gōng
1.制作木器的工人。
2.泛指各种以木材为原料的工艺制作。《淮南子。本经》:「木工不斲,金器不镂。」《儒林外史》第四七回:「里头换梁柱,钉椽子,木工还不知要多少?」
3.商代天子六工之一。《礼记。曲礼下》:「天子之六工,曰土工、金工、石工、木工、兽工、草工,典制六材。」
《國語辭典》:车人(車人)  拼音:jū rén
古称制造车及农具的人。见《周礼。冬官考工记。车人》。
《國語辭典》:曲尺  拼音:qū chǐ
木匠用来求直角的尺。纵长横短,形似直角三角形的勾股两边,上刻以分寸,用来度量相邻面是否垂直或画直角。也称为「矩尺」。
《漢語大詞典》:钩绳(鉤繩)
木工用以正曲直的工具。管子·形势解:“ 奚仲 之为车器也,方圆曲直皆中规矩鉤绳,故机旋相得,用之牢利,成器坚固。”文选·左思〈魏都赋〉:“工徒拟议而骋巧,阐鉤绳之筌绪。” 吕延济 注:“鉤,曲尺也,绳所以直木者。” 唐 王勃 《益州德阳县善寂寺碑》:“理鉤绳於日用,凭藻繢於天成。”
《國語辭典》:木作  拼音:mù zuō
1.木匠工作的地方。
2.木匠。
《國語辭典》:手民  拼音:shǒu mín
1.称雕版或排字的工人。清。汪昉〈两当轩集序〉:「亟为鸠工,集手民于厅事,自治馔具以供亿之,命其子执武朝夕监视,几及一年,剞劂完竣。」
2.木匠。宋。陶谷《清异录。卷上。手民》:「木匠总号运金之艺,又曰手民、手货。」
《漢語大詞典》:纆徽
(1).犹徽纆。绳索。汉书·游侠传·陈遵:“﹝瓶﹞酒醪不入口,臧水满怀,不得左右,牵於纆徽。” 颜师古 注:“纆徽,井索也。” 宋 司马光 《又和并寄杨乐道》:“动为纆徽牵,何当执寿巵。” 清 周亮工 《泪》诗之一:“纆徽连雨湿,荐草滴霜残。”
(2).木工所用的绳墨。 唐 韩愈 《送区弘南归》诗:“我念前人譬葑菲,落以斧引以纆徽。” 朱熹 注:“纆徽谓木工所用之绳墨也。”
《漢語大詞典》:引墨
木工使用绳墨。喻立下规矩、法度。《晋书·刘毅传》:“正色立朝,举纲引墨,朱紫有分, 郑 衞 不杂。”
《漢語大詞典》:匠营(匠營)
指土木工。《剪灯馀话·至正妓人行序》:“﹝妓人﹞今老无所依,随孙就食匠营间。”
分類:土木木工
《漢語大詞典》:木局
元 代督管木工的机构,属工部。元史·百官志一:“木局,秩从七品。大使一员,直长一员。董攻木之工。 至元 十二年始置。”元史·铁哥传:“詔赐第於 大明宫 之左,留守 段圭 言:‘逼木局,不便。’帝曰:‘俾居近禁闥,以便召使。木局稍隘,又何害焉。’”
《國語辭典》:木条(木條)  拼音:mù tiáo
削成条状的木材。较木棍、木棒细。如:「再找几根木条,做宫灯的材料就备齐了。」
《國語辭典》:矩尺  拼音:jǔ chǐ
木匠用来求直角的尺。纵长横短,形似直角三角形的勾股两边,上刻以分寸,用来度量相邻平面是否垂直或画直角。也称为「木尺」、「鲁般尺」、「曲尺」。
分類:木工曲尺
《國語辭典》:墨斗  拼音:mò dǒu
木匠用来打直线的器具。从墨斗中拉出墨线,放在木材上,绷紧,提起墨绳趁著弹力就打上了黑线。
《國語辭典》:梓器  拼音:zǐ qì
棺木。《后汉书。卷七九。儒林传上。戴凭传》:「在职十八年,卒于官,诏赐东园梓器,钱二十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