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526,分36页显示   2  3  4  5 下一页
词典
相期
有期
归期
心期
佳期
襟期
何期
安期
无期
所期
岂期
前期
为期
期会
期年
《國語辭典》:相期  拼音:xiāng qí
期盼、相约。唐。李白〈赠郭季鹰〉诗:「一击九千仞,相期凌紫气。」《三国演义》第八回:「妾今生不能与君为妻,愿相期于来世。」
分類:期待相约
《高级汉语词典》:有期
有一定期限
分类:有期
《國語辭典》:归期(歸期)  拼音:guī qí
归家的日期。唐。李商隐 夜雨寄北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國語辭典》:心期  拼音:xīn qí
1.心中所向往。唐。白居易〈寄王质夫〉诗:「因话出处心,心期老岩壑。」
2.两心深交,相互期许。《南史。卷一七。向靖传》:「我与士逊心期久矣,岂可一旦以势利处之。」
《國語辭典》:佳期  拼音:jiā qí
1.佳节、佳辰。唐。陆龟蒙 中秋待月诗:「转缺霜轮上转迟,好风偏似送佳期。」
2.会合之期,亦指结婚之日。唐。赵嘏 彩凤逐帷低诗:「何年征戍客,传语报佳期。」
《漢語大詞典》:襟期
(1).襟怀、志趣。 北齐 高澄 《与侯景书》:“繾綣襟期,绸繆素分。”北史·李谐传:“庶弟 蔚 ,少清秀,有襟期伦理,涉观史传,兼属文词。” 明 唐寅 《游焦山》诗:“乱流寻梵刹,洒酒泻襟期。” 清 王晫 今世说·容止:“ 梁 苍巖 襟期瀟洒,意度廓落,大类 坡仙 。”
(2).犹心期。指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期许。 元 袁易 《寄吴中诸友·冯景说》诗:“早託襟期合,能容礼法疏。” 清 陈梦雷 《绝交书》:“廻思十载襟期,恍如一梦,人生不幸,寧有是哉!”
《國語辭典》:何期  拼音:hé qí
1.岂料。表示出乎意料之外,没有想到。《旧唐书。卷七三。列传。薛收》:「比虽疾苦,日冀痊除,何期一朝,忽成万古!」《三国演义》第四九回:「孔明曰:『连日不晤君颜,何期贵体不安!』瑜曰:『「人有旦夕祸福」,岂能自保?』」
2.有何期望。《诗经。小雅。頍弁》:「有頍者弁,实维何期?尔酒既旨,尔殽既时。」南朝梁。江淹〈恨赋〉:「望君王兮何期,终芜绝兮异域。」
3.何时、什么时候。《晋书。卷一○七。石季龙载记下》:「人居世无常,别易会难,各付一杯,开意为吾饮,令必醉,知后会复何期,而不饮乎!」
《漢語大詞典》:安期
见“ 安期生 ”。
《國語辭典》:安期生  拼音:ān qí shēng
人名。秦琅琊人(今山东省诸城县东南),生卒年不详。受学于河上丈人,于海滨卖药,始皇东游,相谈三昼夜,赐予金帛,皆置之而去,留书以别,谓后千年求我于蓬莱山,始皇遣使入海寻之,遇风浪而还。汉武帝时,李少君言尝游海上,见安期生食巨枣,其大如瓜。
分類:仙人
《漢語大詞典》:无期(無期)
(1).无穷尽;无限度。《诗·小雅·白驹》:“尔公尔侯,逸豫无期。” 俞樾 群经平议·毛诗三:“中言‘无期’者,如《南山有臺》篇‘万寿无期’及此篇‘逸豫无期’,皆谓无穷极也。”吕氏春秋·怀宠:“上不顺天,下不惠民,徵敛无期,求索无厌……若此者天之所诛也。” 高诱 注:“期,度;厌,足。” 汉 班婕妤 《自悼赋》:“勉虞精兮极乐,与福禄兮无期。”
(2).指无了期。 南朝 陈 徐陵 《在北齐与杨仆射书》:“散有限之微财,供无期之久客。”
(3).犹言不知何时,难有机会。《隶释·汉费凤别碑》:“壹别会无期,相去三千里。” 唐 李频 《关东逢薛能》诗:“惟君一度别,便似见无期。” 金 元好问 《京居辛卯八月六日作》诗:“ 平子 归田元有约, 魏舒 襆被恐无期。”
(4).指没有约定日期。 唐 徐夤 《燕》诗:“何嫌何恨秋须去,无约无期春自归。”
《漢語大詞典》:所期
期望。梁书·王锡传:“一日见二贤,实副所期。”南史·蔡约传:“今用卿为近蕃上佐,想副我所期。”
分類:所期期望
《国语辞典》:岂期(岂期)  拼音:qǐ qí
那里想得到。唐。元稹《莺莺传》:「岂期既见君子,而不能定情,致有自献之羞,不复明侍巾帻。」
分类:那里元稹
《國語辭典》:前期  拼音:qián qí
1.某个时期的前一阶段。南朝梁。刘孝标〈辩命论〉:「皆兆发于前期,涣汗于后叶。」《隋书。卷一七。律历志中》:「被诏付灵台,与新历对课疏密,前期百日,并又再申。」
2.预期、预定。南朝梁。沈约 别范安成诗:「生平少年日,分手易前期。」唐。白居易〈梦仙〉诗:「前期过已久,鸾鹤无来声。」
《國語辭典》:为期(為期)  拼音:wéi qí
1.作为期限。《诗经。小雅。采绿》:「五日为期,六日不詹。」唐。裴铏《传奇。裴航》:「愿以百日为期,必携杵臼而至,更无他许人。」
2.指时间、期限。如:「为期甚远」。
《國語辭典》:期会(期會)  拼音:qí huì
1.约期聚集。《史记。卷七。项羽本纪》:「与淮阴侯韩信、建成侯彭越,期会而击楚军。」《后汉书。卷六四。赵岐传》:「绍等各引兵去,皆与岐期会洛阳,奉迎军驾。」
2.机会。《史记。卷一二九。货殖传。序》:「故待农而食之,虞而出之,工而成之,商而通之。此宁有政教发徵期会哉?」南朝梁。沈约〈答陶隐居难均圣论〉:「众生缘果所遭,各有期会。」
《國語辭典》:期年  拼音:jī nián
一周年。《战国策。齐策一》:「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三国演义》第三八回:「居丧未及期年,不可动兵。」
分類: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