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526,分36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5  6  7  8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定期
与期
耄期
日期
行期
过期
期门
期岁
来期
期望
岁期
期待
军期
一期
膺期
《國語辭典》:定期  拼音:dìng qí
1.约定期限、日期。《文明小史》第七回:「请上头派了委员下来,照老哥所定章程,定期开办,岂不省事?」
2.有一定期限的。如:「定期健康检查是现代人应有的观念。」
《漢語大詞典》:与期(與期)
预先期待。 汉 严忌 《哀时命》:“往者不可扳援兮,徠者不可与期。”
《國語辭典》:耄期  拼音:mào qí
老高。《书经。大禹谟》:「朕宅帝位,三十有三载,耄期倦于勤。」汉。孔安国。传:「八十、九十曰耄。」
分類:高年
《國語辭典》:日期  拼音:rì qí
发生某事的确定日子或时期。《三国演义》第四六回:「凡应用物件,都不与齐备。如此,必然误了日期。」《初刻拍案惊奇》卷五:「却是三日内,如何能勾?况不是那升迁日期,这个未必准了。」
《國語辭典》:行期  拼音:xíng qí
出发的日期。《左传。昭公七年》:「君若不来,使臣请问行期。」《文明小史》第二三回:「真是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行期已到。」
分類:出行日期
《國語辭典》:过期(過期)  拼音:guò qí
超过期限。《左传。僖公十七年》:「惠公之在梁也,梁伯妻之,梁嬴孕过期,卜招父与其子卜之。」
《國語辭典》:期门(期門)  拼音:qí mén
职官名。汉代设置,职掌皇帝出入护卫之事。《汉书。卷六五。东方朔传》:「八九月中,与侍中常侍武骑及待诏陇西、北地良家子能骑射者,期诸殿门,故有『期门』之号,自此始。」
《國語辭典》:期岁(期歲)  拼音:jī suì
一周岁。《文选。任昉。王文宪集序》:「期岁而孤,叔父司空简穆公,早所器异。」《警世通言。卷二二。宋小官团圆破毡帽》:「期岁方过,此女害了痘疮,医药不效,十二朝身死。」亦用于指一年。《聊斋志异。卷一。叶生》:「居之期岁,便能落笔成文。」
《国语辞典》:来期(来期)  拼音:lái qí
未来见面的日子。南朝梁。何逊〈与苏九德别〉诗:「宿昔梦颜色,咫尺思言偃,何况杳来期,各在天一面。」
《國語辭典》:期望  拼音:qí wàng
冀望、希望。清。黄景仁 三十夜怀梦殊诗:「白头期望意,岂独在文章。」
《骈字类编》:岁期(岁期)
曾巩 次道子中书问归期诗 窃食东周岁未期,蓬莱人问几时归。
《國語辭典》:期待  拼音:qí dài
期望、等待。如:「即将到来的连续假期,令人非常期待。」「期待明年春暖花开再次相会。」唐。韩愈 答渝州李使君书:「今既无由缘进言,言之恐益累高明,是以负所期待。」《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九:「小娥忍住不动。期待时至而行,如此过了两年有零。」
《漢語大詞典》:军期(軍期)
军事方面约定的限期。泛指军令。晋书·蔡谟传:“ 东瀛公 腾 为车骑将军,镇 河 北,以 克 为从事中郎,知必不就,以军期致之。”资治通鉴·后汉隐帝乾祐三年:“辛丑,敕:‘防御、团练使,自非军期,无得专奏事,皆先申观察使斟酌以闻。’”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二:“而北取 燕 蓟 ,调发非常,动以军期为言。”
《漢語大詞典》:一期
(1).一次。管子·参患:“故一期之师,十年之蓄积殫;一战三费,累代之功尽。” 石一参 今诠:“一期,谓兴师一次。”
(2).指遇到一次。 晋 袁宏 《三国名臣序赞》:“万岁一期,有生之通途;千载一遇,贤智之嘉会。”
(3).佛教指一生一世。 隋 四念处卷三:“佛一期诸大经门门不同,位位数异。” 隋 吉藏 法华玄论卷一:“上来二周已説 释迦 一期出世始终方便利益众生竟。”景德传灯录·潭州沩山灵祜禅师:“慧寂即一期之事。”
(4).犹一时。 宋 赞宁 宋高僧传·释智威:“望重一期,声闻远近。” 宋 赞宁 宋高僧传·释道膺:“随灵龕所到处列花树帐幔粉麪之饌,谓之卓祭,一期凶礼之盛勿过于时也猗歟!”
(5).表数量。指分期事物。如:一期讲习班;一期刊物。
(1).一周年。《三国志·魏志·王肃传》:“选其丁壮,择留万人,使一朞而更之。” 晋 陶潜 搜神后记卷四:“既而能语,二百日中,持杖起行。一期之后,颜色肌肤气力悉復如常。”南史·何尚之传:“ 炯 ( 何炯 )年十五,从 胤 ( 何胤 , 炯 从兄)受业,一期并通五经章句。” 清 姚鼐 《复曹云路书》:“ 鼐 居此一期矣,尝苦无可与语者。”
(2).一整月。北史·隋纪上:“尝遇 关中 飢,遣左右视百姓所食,有得豆屑杂糠而奏之者,上( 隋文帝 )流涕以示羣臣,深自咎责,为之损膳而不御酒肉者,殆将一期。”期,隋书·高祖纪下作“朞”。
《漢語大詞典》:膺期
承受期运。指受天命为帝王。 南朝 梁 沈约 《齐故安陆昭王碑文》:“膺期诞德,絶后光前。” 唐 刘禹锡 《苏州谢恩赐加章服表》:“伏遇陛下膺期御宇,大振滞淹。”旧唐书·马燧传:“烈烈我祖,膺期而昌,剗灭羣兇,砥平四方。” 宋 晏殊 《进两制三馆牡丹歌诗状》:“ 虞舜 膺期,有 皋陶 之賡载; 周宣 继业,闻 吉甫 之诵章。”《元典章新集·国典·诏令》:“ 太祖皇帝 膺期抚运,肇开帝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