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044,分70页显示  上一页  1  2  4  5  6  7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朝奉
在朝
两朝
来朝
来朝
朝请
朝散
朝野
连朝
朝市
朝云
朝昏
清朝
清朝
朝议
《國語辭典》:朝奉  拼音:cháo fèng
1.职官名。汉代隶属于礼部,原名「奉朝请」,无实权,但诸侯要觐见皇帝,都需经他办理,方可见到。宋朝有朝奉郎,朝奉大夫等官名。
2.富翁或当铺管事。《水浒传》第四六回:「庄主太公祝朝奉,有三个儿子,称为祝氏三杰。」《喻世明言。卷一。蒋兴哥重会珍珠衫》:「偶然这日进城来,要到大市街汪朝奉典铺中问个家信。」
《國語辭典》:在朝  拼音:zài cháo
在朝廷当官、担任职务。《文选。羊祜。让开府表》:「今光禄大夫李喜秉节高亮,正身在朝。」《大宋宣和遗事。元集》:「共十六个才子,是有贤德名望的人,分布在朝,任了官职。」
《漢語大詞典》:两朝(兩朝)
(1).指前后两个君主统治的两代王朝。《南齐书·王俭传》:“臣逢其时,而叨其位,常总端右,亟管銓衡。事涉两朝,岁绵一纪。” 唐 杜甫 《蜀相》诗:“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旧唐书·韩弘传:“及 齐 、 蔡 贼平,势屈入覲,两朝宠待加等, 弘 竟以名位始终,人臣之幸也。”
(2).指两个国家。宋史·宇文昌龄传:“送 辽 使至 雄州 ,当宴,从者不待揖而坐, 昌龄 誚其使曰:‘两朝聘好百年矣,入境置宴,非但今日,揖而后坐,此礼渠可闕邪?’”
《國語辭典》:来朝(來朝)  拼音:lái zhāo
1.清晨、清早。《诗经。大雅。绵》:「古公亶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唐。孔颖达。正义:「其来以早朝之时。」
2.明日。《水浒传》第七七回:「今晚便杀出去好,却挨到来朝去好?」
《國語辭典》:来朝(來朝)  拼音:lái cháo
前来朝觐。《诗经。小雅。采菽》:「诸侯来朝,不能锡命。」《薛仁贵征辽事略》:「贞观十八年,天下太平,诸国来朝。」
《漢語大詞典》:朝请(朝請)
(1). 汉 律,诸侯春天朝见皇帝叫朝,秋天朝见皇帝叫请。泛称朝见皇帝。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太后除 竇婴 门籍,不得入朝请。” 裴駰 集解:“律:诸侯春朝天子曰朝,秋曰请。” 宋 蔡绦 铁围山丛谈卷二:“围子(指上文赐“马前围子二百人”)者,凡朝请,使但止於皇城门外,盖惧小人之疑谤,时多公之得体也。” 清 金人瑞 《赠周直夫》诗:“山中宰相无朝请,天上仙人学隐壶。”
(2).官名。即奉朝请。南史·顾琛传:“ 琛 景平 中为朝请。”参见“ 奉朝请 ”。
《漢語大詞典》:奉朝请(奉朝請)
古代诸侯春季朝见天子叫朝,秋季朝见为请。因称定期参加朝会为奉朝请。 汉 代退职大臣、将军和皇室、外戚多以奉朝请名义参加朝会。 晋 代以奉车、驸马、骑三都尉为奉朝请, 南北朝 设以安置闲散官员, 隋 初罢之,另设朝请大夫、朝请郎,为文散官。汉书·霍光传:“ 光 两女壻为东西宫卫尉,昆弟诸壻外孙皆奉朝请。”东观汉记·邓禹传:“官罢以列侯就第,位特进,奉朝请。”梁书·沈约传:“﹝ 约 ﹞起家奉朝请。”周书·魏玄传:“﹝ 玄 ﹞ 普泰 中,除奉朝请。”
《漢語大詞典》:朝散
朝散大夫的省称。 隋 时设置的散官名。 唐 宋 时文阶官之制,从五品下称朝散大夫。 元 朝时升至从四品下, 明 时废除。 唐 白居易 《闻行简恩赐章服喜成长句寄之》:“吾年五十加朝散,尔亦今年赐服章。” 明 汤显祖 《牡丹亭·言怀》:“父亲朝散之职,母亲县君之封。”续资治通鉴·宋太祖端拱元年:“近制,宰相子起家即授水部员外郎,加朝散阶。”参阅通典·职官三四
《國語辭典》:朝野  拼音:cháo yě
政府与民间。晋。张协〈咏史诗〉:「昔在西京时,朝野多欢娱。」《三国演义》第九一回:「人心欢悦,朝野清平。」
《漢語大詞典》:连朝(連朝)
犹连日。 唐 杜甫 《奉赠卢参谋》诗:“説诗能累夜,醉酒或连朝。” 元 戴表元 《招子昂饮歌》:“不见朱楼高到天,凤簫龙管连朝起。” 清 魏源 《天台石梁雨后观瀑歌》:“我来正值连朝雨,两崖逼束风愈怒。”
分類:连日
《國語辭典》:朝市  拼音:cháo shì
1.朝廷与市集。《左传。襄公十九年》:「妇人无刑,虽有刑,不在朝市。」《史记。卷七○。张仪列传》:「臣闻争名者于朝,争利者于市。今三川、周室,天下之朝市也。」亦单指朝廷。晋。陶渊明〈读山海经〉诗一三首之一三:「岩岩显朝市,帝者慎用才。」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及乱离之后,朝市迁革,铨衡选举,非复曩者之亲。」
2.都市、名利场所。宋。苏轼 发广州诗:「朝市日已远,此身良自如。」《封神演义》第六四回:「曾做菜羹寒士,不去奔波朝市。宦情收起,打点林泉事。」
3.泛称尘世。唐。张祜 题润州金山寺诗:「翻思在朝市,终日醉醺醺。」宋。秦观 和孙莘老游龙洞诗:「更欲仗筇留顷刻,却疑朝市已千龄。」
《國語辭典》:朝云(朝雲)  拼音:zhāo yún
1.早上的云。三国魏。曹植〈赠丁仪〉诗:「朝云不归山,霖雨成川泽。」
2.神话传说中祭祀巫山神女的庙宇。《文选。宋玉。高唐赋序》:「昔者先王尝游高唐,怠而昼寝,梦见一妇人,曰:『妾巫山之女也。』……故为立庙,号曰朝云。」
《國語辭典》:朝云暮雨(朝雲暮雨)  拼音:zhāo yún mù yǔ
1.楚怀王在高唐梦见巫山神女,并与之媾合的故事。见《文选。宋玉。高唐赋序》。后比喻男女间的情爱欢合。唐。李商隐 楚宫诗二首之一:「朝云暮雨长相接,犹自君王恨见稀。」元。无名氏《度柳翠》第二折:「你本恋著朝云暮雨慵回首,却被这明月清风缠杀你那头。」也作「暮雨朝云」。
2.自然界的云云雨雨。宋。陆游 三峡歌三首之三:「朝云暮雨浑虚语,一夜猿啼明月中。」元。邓玉宾〈端正好。俺便似画图中套。叨叨令〉曲:「青天白日藤葛笼笼葱葱障,朝云暮雨山水崎崎岖岖当。」
《漢語大詞典》:朝昏
(1).早晚。 南朝 宋 谢灵运 《入彭蠡湖口》诗:“千念集日夜,万感盈朝昏。” 唐 刘长卿 《至饶州寻陶十七不在寄赠》诗:“离心与流水,万里共朝昏。” 元 汤式《一枝花·嘲素梅》套曲:“冷淡偎村径,朝昏傍驛亭。” 叶圣陶 《穷愁》:“为人子者,即言甘旨。朝昏餐食,当谋无饥。”
(2).借指日子,生活。《宋书·王僧达传》:“又妻子为居,更无餘累、婢僕十餘,粗有田入,岁时是课,足继朝昏。” 宋 王禹偁 《甘菊冷淘》诗:“况吾草泽士,藜藿供朝昏。”《天雨花》第十回:“姊夫又得虚癆证,家贫难以度朝昏。”
分類:早晚日子
《國語辭典》:清朝  拼音:qīng zhāo
清早、清晨。三国。魏。阮籍〈咏怀诗〉八十二首之七十九:「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南朝宋。谢惠连〈泛湖归出楼中玩月〉诗:「悟言不知罢,从夕至清朝。」
分類:清朝清晨
《國語辭典》:清朝  拼音:qīng cháo
1.清明的朝政。《后汉书。卷八十四。列女传。曹世叔妻传》:「吾性疏顽,教道无素,恒恐子谷负辱清朝。」宋。苏轼〈故李承之待制六丈挽词〉:「清朝竟不用,白首仍忧时。」
2.朝代名。(西元1644~1911)满族爱新觉罗氏所建。为中国最后一个王朝,亡于辛亥革命。
分類:清明朝廷
《國語辭典》:朝议(朝議)  拼音:cháo yì
1.在朝廷商议国政。《史记。卷一○七。魏其武安侯传》:「孝景时每朝议大事,条侯、魏其侯,诸列侯莫敢与亢礼。」
2.朝廷的谋议。《文选。潘岳。关中诗》:「翘翘赵王,请徒三万,朝议惟疑,未逞斯愿。」也作「庙议」。
3.职官名。唐、宋文官正五品以下曰朝议大夫,明朝为从四品初授的官阶,清朝则属从四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