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右列  拼音:yòu liè
1.武官。因朝官班次,皆文职居左,武职居右,故称为「右列」。
2.超群的人。南朝梁。江淹〈伤爱子赋〉:「谓比方于右列,望齐英于前修。」
《漢語大詞典》:班朝
谓整肃朝班。《礼记·曲礼上》:“班朝治军,涖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 孔颖达 疏:“班,次也;朝,朝廷也。次谓司士正朝仪之位次也。” 南朝 宋 谢庄 《上封禅仪注疏》:“重以班朝待典,饰令详仪。” 清 陈康祺 《燕下乡脞录》卷一:“ 天聪 六年,行新定朝仪; 崇德 元年,行太庙荐新礼……八年,定内外相见礼,此我朝班朝肃庙之始。”
分類:整肃朝班
《漢語大詞典》:班荣(班榮)
朝班之荣,指光荣之朝官。 南朝 宋 鲍照 《侍郎报满辞阁疏》:“操勒负羈,班荣扈隶。”《旧唐书·文苑传中·孙逖》:“地近班荣,臣则过量;途遥日暮,父乃后时。” 宋 曾巩 《代太平州知州谢到任表》:“苟全生理,復齿班荣。”
《漢語大詞典》:班位
(1).职官爵位;朝班位次。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公孙挥 能知四国之为,而辨於其大夫之族姓、班位、贵贱、能否。”晋书·李雄载记:“ 雄 时建国草创,素无法式,诸将恃恩,各争班位。”新唐书·百官志二:“内謁者十二人,从八品下。掌诸亲命妇朝集班位,分涖诸门。”
(2).并立。韩非子·存韩:“﹝ 韩 ﹞所以得与诸侯班位於天下,君臣相保者,以世世相教事 秦 之力也。”
《漢語大詞典》:班心
御史在朝班中所站的位置。 宋 苏轼 《次韵张舜民自御史出倅虢州留别》:“ 樊口 凄凉已陈迹,班心突兀见长身。”自注:“臺吏谓御史立处为班心。” 宋 姚勉 《沁园春·寿陈中书》词:“衔字冰清,班心玉立,海内而今第一流。” 清 钱谦益 《六月廿七日舟发潞河寄中朝诸君子》诗之三:“流传諫纸臺生色,突兀班心国有人。”
《漢語大詞典》:知班
掌管朝班仪节的官吏。 宋 蔡绦 铁围山丛谈卷一:“昔 哲庙 恶百官班联不肃,而后臺吏号知班者必赞言端笏立定。” 宋 孔平仲 《孔氏谈苑》卷二:“ 王汾 嘲 刘攽 云:‘常朝多唤子。’盖常朝知班吏多云班班,谓之唤班。 攽 应声云:‘寒食每寻君。’盖以 汾 为坟耳。” 宋 周密 武林旧事·四孟驾出:“车驾所经,诸司百官,皆结綵门迎驾起居。俟驾头将至,知班行门喝‘班到排立’;次喝‘躬身拜,再拜’。”
《漢語大詞典》:朝末
朝班的末位。为朝官的谦词。《晋书·郭璞传》:“今圣朝明哲,思弘谋猷,方闢四门以亮采,访舆诵於羣心,况臣蒙珥笔朝末,而可不竭诚尽规哉!”
《漢語大詞典》:班第
朝班排列的次第。 唐 元稹 《翰林承旨学士记》:“旧制,学士无得以承旨为名者,应对顾问,参会旅次,班第以官为上下。”
《漢語大詞典》:恋班(戀班)
留恋官位。班,指朝班。 唐 李绅 《肥河维舟阻冻只待敕命》诗之二:“ 淮阳 效理空多病, 疏受 辞荣岂恋班?”
《漢語大詞典》:班齿(班齒)
(1).谓与人并列。《南齐书·王晏传》:“ 晏 閭阎凡伍,少无持操,阶缘人乏,班齿官途。”
(2).犹班列。朝班的行列。借指官吏。北齐书·魏兰根传:“﹝缘边诸将﹞或徵发中原强宗子弟……号曰府户,役同厮养,官婚班齿,致失清流。”
《國語辭典》:班部  拼音:bān bù
朝班的行列。《大宋宣和遗事。亨集》:「高俅低低的奏曰:『陛下,天色明也!若班部来朝不见,文武察知,相我王不好。』」《西游记》第五回:「一日,玉帝早朝,班部中闪出许旌阳真人。」
《漢語大詞典》:策名就列
书名于策,就位朝班。意谓做官。《旧唐书·太宗纪上》:“然情存今古,世踵浇季,而策名就列,或乖大体。”
《漢語大詞典》:从班列(從班列)
列于朝班。朝臣上朝,各依班次就位,所谓鵷行有序。借指朝臣。 晋 潘岳 《夏侯常侍诔序》:“天子以为散骑常侍,从班列也。”亦省作“ 从班 ”、“ 从列 ”。 宋 蔡绦 铁围山丛谈卷四:“ 鲁公 在从班时,以 赵安定王 甲第傍近宫闕,便謁见,因僦止焉。” 元施惠《幽闺记·奉使临番》:“受君恩,身居从班;食君禄,怎敢辞难。” 宋 叶绍翁 四朝闻见录·庆元六君子:“ 周 ( 周瑞朝 )由博士不十年至从列。”《续资治通鉴·宋理宗淳祐十年》:“ 吴渊 久歷从班,屡更事任,兹领 江 閫,备竭忠勤,山寨耕屯,俱就规画。”
《漢語大詞典》:品级山(品級山)
清 代文武官员朝班位次之标识,以金属为之,状如山形,故称。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六:“ 太和殿 墀品级山,鐫正一品至九品,文左武右,合正从计之,为行四,为数三十有六……即 宋 人排班石遗制,惟今笵金为山形,为差别耳。” 清 俞樾 茶香室丛钞·石位:“ 宋 蔡絛 铁围山丛谈云:‘国朝 垂拱殿 常朝,班有定制,故庭下皆著石位……’按,石位之制,即今品级山所由昉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