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語辭典》:金马(金馬) 拼音:jīn mǎ
1.以金铸成,其状如马的珍玩。《汉书。卷六一。张骞传》:「天子既好宛马,闻之甘心,使壮士车令等持千金及金马以请宛王贰师城善马。」
2.毛色如金的马。《文选。左思。蜀都赋》:「夜啼金马骋光而绝景,碧鸡倏忽而曜仪。」
3.汉代宫门之一。参见「金马门」条。
4.福建省沿海金门、马祖两岛的合称。
2.毛色如金的马。《文选。左思。蜀都赋》:「夜啼金马骋光而绝景,碧鸡倏忽而曜仪。」
3.汉代宫门之一。参见「金马门」条。
4.福建省沿海金门、马祖两岛的合称。
《國語辭典》:中朝 拼音:zhōng cháo
1.朝中。《三国志。卷一六。魏书。杜畿传》:「中朝苟乏人,兼才者势不独多。」《新唐书。卷一七四。李宗闵传》:「今中朝半为党人,虽后来者,趍利而靡,往往陷之。」
2.中原地区。《旧唐书。卷一九○。文苑传中。李邕传》:「虽贬职在外,中朝衣冠及天下寺观,多赍持金帛,往求其文。」《新五代史。卷六五。十国世家。南汉世家》:「是时,天下已乱,中朝士人以岭外最远,可以避地,多游焉。」
3.泛指中国。《宋史。卷四八七。外国传三。高丽传》:「以其岁贡中朝,不敢发兵报怨。」宋。释文莹《玉壶清话》卷一:「使契丹虏主曰:『中朝党进者,真骁将也,如进辈有几?虏所以固矜者,意谓进本虏族,中国无之。』」
2.中原地区。《旧唐书。卷一九○。文苑传中。李邕传》:「虽贬职在外,中朝衣冠及天下寺观,多赍持金帛,往求其文。」《新五代史。卷六五。十国世家。南汉世家》:「是时,天下已乱,中朝士人以岭外最远,可以避地,多游焉。」
3.泛指中国。《宋史。卷四八七。外国传三。高丽传》:「以其岁贡中朝,不敢发兵报怨。」宋。释文莹《玉壶清话》卷一:「使契丹虏主曰:『中朝党进者,真骁将也,如进辈有几?虏所以固矜者,意谓进本虏族,中国无之。』」
《國語辭典》:帷幄 拼音:wéi wò
1.帘幕、帷幔。《文选。司马相如。长门赋》:「飘风回而起闺兮,举帷幄之襜襜。」《新五代史。卷二九。晋臣传。吴峦传》:「峦善抚士卒,会天大寒,裂其帷幄以衣士卒,士卒皆爱之。」
2.军旅中的帐幕。《汉书。卷一。高帝纪下》:「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明。李玉《占花魁》第二三出:「谁人惯马能征战?谁居帷幄能筹算?」
3.帝王宫室的帐幕。《汉书。卷九七。外戚传下。孝成赵皇后传》:「前皇太后与昭仪俱侍帷幄,姊弟专宠锢寝。」《旧唐书。卷一○六。王琚传》:「琚在帷幄之侧,常参闻大政,时人谓之『内宰相』。」
2.军旅中的帐幕。《汉书。卷一。高帝纪下》:「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明。李玉《占花魁》第二三出:「谁人惯马能征战?谁居帷幄能筹算?」
3.帝王宫室的帐幕。《汉书。卷九七。外戚传下。孝成赵皇后传》:「前皇太后与昭仪俱侍帷幄,姊弟专宠锢寝。」《旧唐书。卷一○六。王琚传》:「琚在帷幄之侧,常参闻大政,时人谓之『内宰相』。」
《國語辭典》:上国(上國) 拼音:shàng guó
1.旧时,南方吴、楚诸国对中原诸侯国的称呼。《左传。定公四年》:「吴为封豕长蛇,以荐食上国。」三国魏。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及其抗衡上国,与晋争长。」
2.外藩对朝廷或附庸国对宗主国的称呼。三国魏。曹植 与杨德祖书:「吾虽德薄,位为蕃侯,犹庶几戮力上国,流惠下民。」《元史。卷二○九。外夷列传二。安南》:「乞念臣自降附上国,十有馀年,虽奉三年一贡,然迭遣使臣,疲于往来,未尝一日休息。」
3.京师。《资治通鉴。卷二二六。唐纪四二。德宗建中二年》:「今海内无事,自上国来者,皆言天子聪明英武,志欲致太平。」《红楼梦》第四回:「薛蟠素闻得都中乃第一繁华之地,……,其实则为游览上国风光之意。」
4.国都的西边。因位上游而得名。《左传。昭公十四年》:「楚子使然丹简上国之兵于宗丘,且抚其民。」晋。杜预。注:「上国,在国都之西。西方居上流,故谓之上国。」
2.外藩对朝廷或附庸国对宗主国的称呼。三国魏。曹植 与杨德祖书:「吾虽德薄,位为蕃侯,犹庶几戮力上国,流惠下民。」《元史。卷二○九。外夷列传二。安南》:「乞念臣自降附上国,十有馀年,虽奉三年一贡,然迭遣使臣,疲于往来,未尝一日休息。」
3.京师。《资治通鉴。卷二二六。唐纪四二。德宗建中二年》:「今海内无事,自上国来者,皆言天子聪明英武,志欲致太平。」《红楼梦》第四回:「薛蟠素闻得都中乃第一繁华之地,……,其实则为游览上国风光之意。」
4.国都的西边。因位上游而得名。《左传。昭公十四年》:「楚子使然丹简上国之兵于宗丘,且抚其民。」晋。杜预。注:「上国,在国都之西。西方居上流,故谓之上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