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783,分53页显示  上一页  7  8  9  10  11  13  14  15  16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同朝
临朝
入中
上冢
琐闼
时命
天庭
绛阙
贡举
朝事
朝堂
庙算
朝政
入贡
朝命
《漢語大詞典》:同朝
(1).同僚。指同在朝廷任职者。 汉 刘向 说苑·修文:“大夫三月而葬,同朝毕至。”
(2).一同朝拜。 元 宫天挺 《范张鸡黍》第二折:“愿贤士早脱白衣,同朝帝闕。”
《國語辭典》:临朝(臨朝)  拼音:lín cháo
亲自处理国政。《汉书。卷三。高后纪》:「太后临朝称制,大赦天下。」清。洪升《长生殿》第一九出:「昨夜谁侍陛下寝来?可怎生般凤友鸾交,到日三竿犹不临朝?」
《漢語大詞典》:临朝称制(臨朝稱制)
谓母后当政,代行皇帝职权。汉书·高后纪:“ 惠帝 崩,太子立为皇帝,年幼,太后临朝称制。” 颜师古 注:“天子之言,一曰制书,二曰詔书。制书者,谓为制度之命也,非皇后所得称。今 吕太后 临朝行天子事,断决万机,故称制詔。” 宋 欧阳修 归田录卷一:“ 仁宗 即位,改元 天圣 ,时 章献明肃太后 临朝称制。”
《漢語大詞典》:入中
宋 朝地方政府向朝廷缴纳钱物称“入中”。 宋 沈括 梦溪笔谈·官政一:“商人先入中粮草,乃诣京师算请慢便钱,慢杂钞及杂货。”续资治通鉴·宋仁宗皇祐三年:“己亥,詔三司, 河北 入中粮草復行见钱法。”
《漢語大詞典》:上冢(上塚)
亦作“ 上塚 ”。 指首辅,朝廷大臣。 宋 宋祁 《贺孔谏议上任启》:“干将沃若,式观上冢之容;粉米襜如,更重趋庭之训。”
亦作“ 上塚 ”。 上坟,扫墓。史记·留侯世家:“ 留侯 死,并葬黄石,每上冢伏腊,祠黄石。” 宋 庄绰 鸡肋编卷上:“寒食日上冢,亦不设香火,纸钱挂於塋树。” 元 萨都剌 《崔镇阻风有感》诗:“逆风吹河河倒行,阻风时节近清明,南人北人俱上塜,桃花杏花飞满城。” 清 曹寅 《西轩赋送南村还京》诗之二:“连鑣双使节,上塜一迴车。”
《國語辭典》:琐闼(瑣闥)  拼音:suǒ tà
旧时宫门上多雕饰连琐花纹,故称宫门为「琐闼」。《乐府诗集。卷一二。郊庙歌辞十二。汉宗庙乐舞辞。章庆舞》:「雾集瑶阶琐闼,香生绮席华茵。」
《國語辭典》:时命(時命)  拼音:shí mìng
1.命运。唐。岑参陪狄员外早秋登府西楼因呈院中诸公〉诗:「时命难自知,功业岂暂忘。」《五代史平话。周史。卷上》:「大丈夫富贵贫贱,各有时命。」
2.当时政府的命令。《晋书。卷九一。儒林列传。杜夷》:「夷虽逼时命,亦未尝朝谒,国有大政,恒就夷咨访焉。」晋。陆机猛虎行〉:「整驾肃时命,杖策将远寻。」
3.大国当时或随时之命。《左传。襄公二十八年》:「小适大有五恶,说其罪戾,请其不足,行其政事,共其职贡,从其时命。不然,则重其币帛,以贺其福而吊其凶,皆小国之祸也。」
《國語辭典》:天庭  拼音:tiān tíng
1.天。《文选。班固。答宾戏》:「未仰天庭,而睹白日也。」
2.术数用语。相术家或医生称人两眉之间为「天庭」。《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八:「看那小厮时,生得天庭高耸,地角方圆,两耳垂珠,是个不凡之相。」
《國語辭典》:绛阙(絳闕)  拼音:jiàng què
宫门。唐。杜甫朝享太庙赋〉:「福穰穰于绛阙,芳霏霏于玉斝。」
《國語辭典》:贡举(貢舉)  拼音:gòng jǔ
旧时拔举人才的方法。古时诸侯岁贡士于天子,且民间又有乡举里选之制,二者皆是取士之法,后合「贡」「举」之名,称为「贡举」。
《漢語大詞典》:朝事
指古代早晨祭祀宗庙之事。礼记·祭义:“建设朝事,燔燎羶薌。” 陈澔 集说:“朝事,谓祭之日,早朝而行之事也。朝,如字。”
(1).朝廷的政事。礼记·礼器:“礼也者,反本脩古,不忘其初者也。故凶事不詔,朝事以乐。” 陆德明 释文:“朝,直遥反。” 孔颖达 疏:“朝事,谓朝廷之事也。”韩非子·外储说左下:“且夫卿必有军事,是故循车马,比卒乘,以备戎事。有难则以备不虞,平夷则以给朝事。”南史·宋纪上·武帝:“后世若有幼主,朝事一委任宰相,母后不烦临朝。” 明 王鏊 震泽长语·官制:“ 成化 以来,人君不復与臣下接,朝事亦无可纪。” 清 吴伟业 《读史杂感》诗之二:“朝事归诸将,军输仰大农。”
(2).犹臣服。释名·释州国:“ 赵 ,朝也,本小邑,朝事於大国也。”
《漢語大詞典》:朝堂
汉 代正朝左右官议政之处。亦泛指朝廷。周礼·考工记·匠人“九卿朝焉” 汉 郑玄 注:“如今朝堂诸曹治事处。” 贾公彦 疏:“ 郑 据 汉 法,朝堂诸曹治事处,谓正朝之左右为庐舍者也。”后汉书·明帝纪:“夏五月戊子,公卿百官以帝威德怀远,祥物显应,乃并集朝堂,奉觴上寿。” 元 成廷圭 《戚戚行》:“朝堂羽书昨日下,帅府然灯点军籍。” 吴晗 《社会贤达考》:“不料还是白操心,于是只好当隐士了,隐得太远太深,怕又和朝堂脱了节,拣一个靠近 长安 的,‘独上高山望帝京’。”
《漢語大詞典》:庙算(廟算)
亦作“ 庙筭 ”。 朝廷或帝王对战事进行的谋划。孙子·计:“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 张预 注:“古者兴师命将,必致斋於朝,授以成算,然后遣之,故谓之庙算。” 南朝 梁 任昉 《奏弹曹景宗》:“伏惟圣武英挺,略不世出,料敌制变,万里无差,奉而行之,实弘庙筭。”《旧唐书·李绛传》:“朝有正人,时称令德,入参庙算,出总师干。” 明 刘基 《感兴》诗之三:“神谋不是閭阎识,庙筭谁闻黼扆思。” 清 秦松龄 《杂感》诗:“授鉞亲贤庙算强,旌旗万里作巖疆。”
《國語辭典》:朝政  拼音:cháo zhèng
朝廷的政事。《三国演义》第一○六回:「遂封曹爽为大将军,总摄朝政。」《儒林外史》第四九回:「酒肴十分齐整,却不曾有戏。席中又谈了些京师里的朝政。」
《國語辭典》:入贡(入貢)  拼音:rù gòng
1.外国向本国朝廷进献物品。《史记。卷四。周本纪》:「此天下之中,四方入贡道里均。」《文选。颜延之。赭白马赋》:「五方率职,四隩入贡。」
2.贡士入京参加会试。唐。齐己 荆州贯休大师旧房诗:「入贡文儒来请益,出官卿相驻过寻。」
《漢語大詞典》:朝命
朝廷的命令;朝廷的任命。史记·南越列传:“然 南越 其居国窃如故号名,其使天子称王,朝命如诸侯。”南史·袁粲传:“ 粲 素静退,每有朝命,逼切不得已,然后方就。”宋史·儒林传三·程大昌:“会岁丰,酒税踰额,有挟朝命请增额者, 大昌 力拒之。”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献一·左良玉:“ 左良玉 偃蹇 武昌 ,不奉朝命,其东下以讨 马 阮 为名,实叛逆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