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韵府拾遗 支韵》:朝之
左传凡诸侯即位小国朝之大国聘焉
分类:朝之
《漢語大詞典》:一朝之忿
一时激发的愤恨。《论语·颜渊》:“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与?”《战国策·齐策六》:“今公行一朝之忿,不顾 燕王 之无臣,非忠也。” 清 侯方域 《任源邃传》:“兄 元祥 尝为无赖子所侮,愤曰:‘我即出而仕,寧不能为若所为耶!’ 源邃 目止 元祥 ,既而谓曰:‘一朝之忿,终身之耻,失言矣!’ 元祥 改容谢焉。”
《漢語大詞典》:一朝之患
突然发生的祸患。礼记·檀弓上:“故君子有终身之忧,而无一朝之患,故忌日不乐。” 汉 赵晔 吴越春秋·阖闾内传:“ 楚国 苦之,群臣皆怨,咸言 费无忌 谗杀 伍奢 、 白州犁 而 吴 侵境不絶於寇, 楚国 群臣有一朝之患。”
分類:突然祸患
《漢語大詞典》:齿朝之士(齒朝之士)
列于朝廷的官吏。 唐 韩愈 《河南府同官记》:“当时自齿朝之士而上,以及下百执事,官闕一人,将补,必取其良。” 清 梁章钜 退庵随笔·家礼一:“自今伊始,自齿朝之士,下逮门内有监生者,三年之丧终丧,不得嫁娶。”清史稿·礼志十二:“自今伊始,齿朝之士,下逮生监,毋违此制。”
分類:朝廷官吏
《國語辭典》:中朝  拼音:zhōng cháo
1.朝中。《三国志。卷一六。魏书。杜畿传》:「中朝苟乏人,兼才者势不独多。」《新唐书。卷一七四。李宗闵传》:「今中朝半为党人,虽后来者,趍利而靡,往往陷之。」
2.中原地区。《旧唐书。卷一九○。文苑传中。李邕传》:「虽贬职在外,中朝衣冠及天下寺观,多赍持金帛,往求其文。」《新五代史。卷六五。十国世家。南汉世家》:「是时,天下已乱,中朝士人以岭外最远,可以避地,多游焉。」
3.泛指中国。《宋史。卷四八七。外国传三。高丽传》:「以其岁贡中朝,不敢发兵报怨。」宋。释文莹《玉壶清话》卷一:「使契丹虏主曰:『中朝党进者,真骁将也,如进辈有几?虏所以固矜者,意谓进本虏族,中国无之。』」
《國語辭典》:大庭  拼音:dà tíng
外朝之廷,在库门内、雉门外。《逸周书。卷二。大匡解》:「王乃召冢卿三老、三吏、大夫百执事之人,朝于大庭。」
《漢語大詞典》:治朝
(1).古代天子诸侯三朝之一。在路门外,司士掌之,为每日视朝之所。周礼·天官·大宰:“王眡治朝,则赞听治。” 郑玄 注:“治朝,在路门外,羣臣治事之朝。”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一:“ 周 之时有三朝:库门之外为外朝,询大事在焉;路门之外为治朝,日视朝在焉;路门之内曰内朝,亦曰燕朝。”参见“ 三朝 ”。
(2).政治清明的朝代。 宋 陈师道 《题王平甫帖》诗:“可恨治朝无此老,却嫌晚进不同生。” 明 李梦阳 《空同子·治道》:“故治朝君子七、小人三,不害其治。”
《國語辭典》:三朝  拼音:sān cháo
1.古代天子、诸侯处理政事的场所,分为外朝、内朝、燕朝。《周礼。秋官。朝士》汉。郑玄。注:「周天子、诸侯皆有三朝,外朝一,内朝二。内朝之在路门内者,或谓之燕朝。」
2.三个朝代或三个帝王。宋。苏轼 题永叔会老堂诗:「三朝出处共雍容,岁晚交情见二公。」
《國語辭典》:三朝  拼音:sān zhāo
1.正月初一为一岁年、月、日之始,故称正月初一为「三朝」。《汉书。卷八一。孔光传》:「岁之朝,曰三朝。」唐。颜师古。注:「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故曰三朝。」《文选。班固。东都赋》:「春王三朝,会同汉京。」
2.三日、三天。唐。李白 上三峡诗:「三朝上黄牛,三暮行太迟。」
3.俗称新婚、产后第三天。宋。吴自牧《梦粱录。卷二○。育子》:「三朝与儿落脐炙囟。」元。石君宝《秋胡戏妻》第一折:「虽没甚房奁送,倒也落的三朝吃喜筵。」
《國語辭典》:大汉(大漢)  拼音:dà hàn
1.身材高大的男子。元。张国宾《合汗衫》第一折:「如今大主人家怪我,我唤他出来,赶将他出去,有何不可?兀那大汉你出来。」
2.对中国、汉代或汉族的尊称。《文选。班固。封燕然山铭》:「下以安固后嗣,恢拓境宇,振大汉之天声。」
《國語辭典》:二汉(二漢)  拼音:èr hàn
佣工、帮手。《儒林外史》第四二回:「随后一个人,后面带著一个二汉,手里拿著一个拜匣。」
分類:佣工
《國語辭典》:盛唐  拼音:shèng táng
论诗风者,指唐自玄宗开元至代宗大历初为盛唐,为唐诗鼎盛时期,李、杜诸大家皆在此期。
《國語辭典》:天纲(天綱)  拼音:tiān gāng
1.国家的纲纪。指王法。《三国志。卷四二。蜀书。杜周杜许孟来尹李谯郤传。郤正》:「今天纲已缀,德树西邻。」
2.星官名。由一颗星组成,属室宿,在西方属南鱼座。《晋书。卷一一。天文志上》:「北落西南一星曰天纲,主武帐。」
《漢語大詞典》:九棘
(1).古代群臣外朝之位,树九棘为标识,以区分等级职位。周礼·秋官·朝士:“左九棘,孤、卿、大夫位焉……右九棘,公、侯、伯、子、男位焉。” 郑玄 注:“树棘以为立者,取其赤心而外刺,象以赤心三刺也。”后因以九棘为九卿的代称。《后汉书·寇荣传》:“臣思入国门,坐於胏石之上,使三槐九棘平臣之罪。” 元 郑光祖 《倩女离魂》楔子:“黄卷青灯一腐儒,三槐九棘位中居。” 明 李东阳 《送钱先生致仕》诗:“加冠号冢宰,名位班九棘。”
(2).药名。 晋 葛洪 抱朴子·杂应:“其次则含地黄煎,或含玄胆汤及蛇脂丸,九棘散,则已动者更牢。”
《漢語大詞典》:遗氓(遺氓)
亦作“ 遗甿 ”。
(1).指前朝之民。《文选·颜延之〈车驾幸京口侍游蒜山作〉诗》:“ 周南 悲昔老,留滞感遗氓。” 李善 注:“汉书曰:天子始建 汉 家之封,而 太史公 留滞 周南 ,不得与从事。”
(2).指劫后残馀的人民。宋书·武帝纪中:“ 永嘉 不竞,四夷擅华,五都幅裂,山陵幽辱,祖宗怀没世之愤,遗氓有匪风之思。” 唐 杜甫 《送长孙九侍御赴武威判官》诗:“此行收遗甿,风俗方再造。”新唐书·王及善传:“ 隋氏 失御,豪俊共救其乱,宜抚纳遗甿而保全之,观时变,待真主。” 宋 李清照 《上枢密韩肖胄》诗:“遗氓岂尚种桑麻,残虏如闻保城郭。”
(3).遗裔;后人。 唐 沈佺期 《度安海入龙编》诗:“ 尉佗 曾驭国, 翁仲 久游泉。邑屋遗甿在,鱼盐旧产传。” 唐 骆宾王 《为齐州父老请陪封禅表》:“岂可使 稷下 遗氓,顿隔陪封之礼; 淹中 故老,独奏告成之仪。”
《漢語大詞典》:遗臣(遺臣)
前朝之臣。多指改朝换代后不仕新朝者。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兵部·安南纳款:“初征时,故 宋 陈尚书 子 丁孙 ,及其壻 梁奉御 , 苏少保 子 苏宝章 ,及 赵孟信 、 叶郎将 等,俱降附。盖 宋 遗臣逃异国,不特 陈宜中 入 占城 也。” 清 顾炎武 《井中心史歌》:“ 有宋 遗臣 郑思肖 ,痛哭 元 人移九庙。” 清 戴名世 《吴江两节妇传》:“ 文达 固以负贩为生,至是从 明 之一二遗臣起事荷戈,为小卒,战败不屈死。” 况周颐 蕙风词话二五:“ 坡公 不过逐臣, 遗山 则遗臣孤臣也。”
《國語辭典》:法坐  拼音:fǎ zuò
说法时的座位。《汉书。卷六十七。梅福传》:「当户牖之法坐,尽平生之愚虑。」也作「法座」。
《國語辭典》:翔鸿(翔鴻)  拼音:xiáng hóng
飞翔于高空的鸿雁。比喻位居朝中的大臣。《文选。陆机。谢平原内史表》:「陆沉之羽,复与翔鸿抚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