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起样(起樣)
(1).指织出花样。 唐 王建 《织锦曲》诗:“长头起样呈作官,闻道官家中苦难。” 唐 方干 《赠进士章碣》诗:“织锦虽云用旧机,抽梭起样更新奇。”
(2).指兴出服装式样。 唐 孙棨 《题北里妓人壁》诗:“东邻起样裙腰阔,剩蹙黄金一两条。”
分類:服装式样
《國語辭典》:和服  拼音:hé fú
日本的传统服装。长衣、前身叠合,且腰间系以宽带。
《漢語大詞典》:吴服
(1).泛指 吴 地。服,王畿以外的地方。 唐 宋之问 《送李侍御》诗:“南登指 吴 服,北走出 秦 畿。”
(2). 吴 地的服装。 陈去病 《论戏剧之有益》:“出而过於市,则 吴 服商店,鳞次櫛比於康庄之左,长裙缝腋,广幅垂襟,又无一非我皇 汉 二百六十年前所固有之端衣法服也。”
《國語辭典》:女装(女裝)  拼音:nǚ zhuāng
1.女性的服饰。
2.女子的妆扮。《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九:「小娥此时已复了女装,穿了一身素服。」
《漢語大詞典》:妖服
(1).妖冶的服装。 汉 张衡 《七辩》:“美人妖服,变曲为清。改赋新词,转歌流声,此音乐之丽也。” 晋 干宝 搜神记卷二:“在宫内时,尝以弦管歌舞相欢娱,竞为妖服,以趋良时。” 明 刘基 《渔樵子对》:“高屋大厦,百鬼所闞;妖服贾祸,先哲时鉴,是岂野人之所愿欲哉!”
(2).指不祥之服。晋书·五行志上:“尚书 何晏 好服妇人之服, 傅玄 曰:‘此妖服也。’”
《国语辞典》:续衽(续衽)  拼音:xù rèn
一种古代服装。将上下连属的服装,衣服前襟接长一段,作成斜角,穿时由前绕至背后,类似后代衣、裳连体的袍衫。
《漢語大詞典》:褒明
亦作“褒明”。 衣名。长襦,也称为袍。古人家居时的服装。《方言》第四:“襃明谓之袍。” 郭璞 注:“广雅云:‘襃明,长襦也。’” 洪颐煊 读书丛录·方言·褒明:“尔雅·释言:‘袍,襺也。’礼记·玉藻:‘纊为襺,緼为袍。’释名·释衣服:‘袍,苞也,苞内衣也。’襺通作茧字,褒明,疑褒茧之譌尔。”
《漢語大詞典》:水裙
戏曲服装。白色短裙,系于腰间。系水裙的脚色,大多为渔夫、樵夫、店小二等。
《國語辭典》:竹布  拼音:zhú bù
1.用竹纤维织成的布。
2.用亚麻纤维织成的亚麻布,质地致密,多淡青色。
3.质地细密的浅蓝色棉布,常用作夏装。
《漢語大詞典》:竹疏布
用竹子作原料织成的布。 晋 嵇含 南方草木状·箪竹:“簞竹,叶疏而大,一节相去六七尺,出 九真 。彼人取嫰者磓浸纺织为布,谓之竹疏布。”疏,一本作“ 练 ”。
分類:竹子原料
《国语辞典》:满装(满装)  拼音:mǎn zhuāng
满族的服装。如:「这次的服装发表会中,满装的表现很抢眼。」
分类:满族服装
《漢語大詞典》:官衫
(1).旧时官妓到官厅供奉时,穿官府规定的服装,称官衫。 元 关汉卿 《金线池》楔子:“[ 张千 云]府堂上唤官身哩。[正旦云]要官衫么。[ 张千 云]是小酒,免了官衫。” 元 杨显之《酷寒亭》楔子:“自家 萧娥 是也,自小习学谈谐歌舞,无不通晓,当了三年王母,我如今纳下官衫帔子,我嫁人去也。”
(2).犹官服。 明 高启 《送赵使君致仕归别业》诗:“家篋已添新著藁,官衫未歇旧薰香。”
《漢語大詞典》:剑服(劍服)
剑士的服装。庄子·说剑:“ 庄子 曰:‘请治剑服。’治剑服三日,乃见太子。”
分類:服装
《國語辭典》:水袖  拼音:shuǐ xiù
传统戏曲服装的袖端所缀一尺馀的白绸。甩动时形似水波纹,可增加舞蹈的美感,亦可表达剧中人物的性格或感情。
分類:戏曲服装
《漢語大詞典》:媠服
华丽的服装。 三国 魏 曹植 《七启》:“收乱髮兮拂兰泽,形媠服兮扬幽若。”
分類:华丽服装
《漢語大詞典》:小服
(1).盛放刀剑等短兵器的革具。周礼·春官·巾车:“小服皆疏。” 郑玄 注:“服读为箙。小箙,刀剑短兵之衣。”
(2).草野的服装。 明 袁宏道 《旃檀馆雨中》诗:“茜衫官长过,小服野人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