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一经
 
一经教子
 
一经为教
 
一经自足
  
传经俪金籯
 
教子一经
 
有子传家经可教
 
有道胜金籯
 
满籯经
 
满籯金
  
至道胜金籯
 
通经汉韦
 
遗子一经
 
遗子后黄金
 
遗经教子
 
遗金满籯
 
韦叟一经
   
黄金满籯

相关人物
韦贤


《汉书》卷七十三〈韦贤列传·韦贤〉~30~
韦贤字长孺,鲁国邹人也。其先韦孟,家本彭城,为楚元王傅,傅子夷王及孙王戊。戊荒淫不遵道,孟作诗风谏。后遂去位,徙家于邹,又作一篇。其谏诗曰:……自孟至贤五世。贤为人质朴少欲,笃志于学,兼通礼、尚书,以诗教授,号称邹鲁大儒。徵为博士,给事中,进授昭帝诗,稍迁光禄大夫詹事,至大鸿胪。昭帝崩,无嗣,大将军霍光与公卿共尊立孝宣帝。帝初即位,贤以与谋议,安宗庙,赐爵关内侯,食邑。徙为长信少府。以先帝师,甚见尊重。本始三年,代蔡义为丞相,封扶阳侯,食邑七百户。时贤七十馀,为相五岁,地节三年以老病乞骸骨,赐黄金百斤,罢归,加赐弟一区。丞相致仕自贤始。年八十二薨,谥曰节侯。……贤四子:长子方山为高寝令,早终;次子弘,至东海太守;次子舜,留鲁守坟墓;少子玄成,复以明经历位至丞相。故邹鲁谚曰:「遗子黄金满籯,不如一经。」扬雄方言云『陈、楚、宋、魏之间谓筲为籯』,然则筐笼之属是也。」

例句

世事徒三窟,儿童且一经。 唐彦谦 梅亭

遗子后黄金,作歌先紫芝。 张九龄 骊山下逍遥公旧居游集

人望皆同照乘宝,家风不重满籯金。 权德舆 奉和韦谏议奉送水部家兄上后书情寄诸兄弟仍通简南宫亲旧并呈阁省阁老院长

芝焚空叹息,流恨满籯金。 王勃 伤裴录事丧子

同声惭卞玉,谬此托韦金。 郑愔 同韦舍人早朝

《國語辭典》:有道  拼音:yǒu dào
1.称有学问有道德的人。《礼记。礼器》:「昔先王尚有德,尊有道。」汉。张衡〈西京赋〉:「招有道于侧陋,开敢谏之直言。」
2.有学问道德。《周礼。春官宗伯。大司乐》:「凡有道者、有德者,使教焉。」《史记。卷一二四。游侠列传。序》:「此皆学士所谓有道仁人也,犹然遭此菑,况以中材而涉乱世之末流乎?」
3.政治清明、天下太平。《论语。卫灵公》:「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金瓶梅》第四八回:「值圣明有道之世,老翁在家康健之时。」
4.汉代举士科目之一。《后汉书。卷六八。郭符许列传。郭太》:「司徒黄琼辟,太常赵典举有道。」
5.合理。如:「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公羊传。桓公十一年》:「行权有道,自贬损以行权,不害人以行权。」
6.书函中常用作对人的敬称。
《漢語大詞典》:有道之士
明白事理的人。例如:有道之士,贵以近知远,以今知古,以所见知所不见。——《吕氏春秋·察今
《分类字锦》:有道则臻(有道则臻)
宋史乐志非时不见有道则臻降岐匪匹仪舜为邻
分类:
《漢語大詞典》:有道是
犹常言道;俗话说。 魏晨旭 《三打祝家庄》:“有道是临事而惧,好谋而成啊!”《人民戏剧》1978年第4期:“对,有道是坐而言不如起而行。”
《国语辞典》:固有道德  拼音:gù yǒu dào dé
原有的道德。以中国而言,首是忠孝,次是仁爱,其次是信义,再其次是和平。
《国语辞典》:自有道理  拼音:zì yǒu dào lǐ
心中已有安排或办法。《儒林外史》第三十一回:「你既到这理,且住下了,我自有道理。」《红楼梦》第七三回:「况且要拿一个作法子,恰好果然就遇见了一个。你们别管,我自有道理。」
《国语辞典》:处心有道,行己有方(处心有道,行己有方)  拼音:chǔ xīn yǒu dào,xíng jǐ yǒu fāng
以道修心,行事必守原则。唐。韩愈〈答李翊书〉:「君子则不然,处心有道,行己有方,用则施诸人,舍则传诸其徒。」
分类:原则
《国语辞典》:有道则见,无道则隐(有道则见,无道则隐)  拼音:yǒu dào zé xiàn,wú dào zé yǐn
政治清明的时候,就出仕为官;政治昏乱的时候,就归隐不仕。《论语。泰伯》:「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
《國語辭典》:盗亦有道(盜亦有道)  拼音:dào yì yǒu dào
要成为一个大盗,也有其须具备的才能与原则。语出《庄子。胠箧》:「故蹠之徒,问于蹠曰:『盗亦有道乎?』」后指盗贼也有一定的规矩与原则,不随意盗窃他人财物。《新唐书。卷八五。王世充等传。赞曰》:「其间亦假仁义,礼贤才,因之擅王僭帝,所谓盗亦有道者。」《初刻拍案惊奇》卷三:「英雄从古轻一掷,盗亦有道真堪述。」
分類:道义
《國語辭典》:生财有道(生財有道)  拼音:shēng cái yǒu dào
语本《礼记。大学》:「生财有大道。」形容擅长发财致富。元。钱霖〈哨遍。试把贤愚穷究套。五煞〉:「乾生受,生财有道,受用无由。」
《國語辭典》:有方  拼音:yǒu fāng
1.四方。《书经。多方》:「猷告尔有方多士,暨殷多士。」
2.有一定的方向、处所。《论语。里仁》:「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3.得道、得法。如:「教导有方」。
《漢語大詞典》:有以
(1).犹有因。有道理;有规律。《诗·邶风·旄丘》:“何其久也?必有以也。”史记·田儋列传:“﹝ 横 ﹞遂自剄,令客奉其头,从使者驰奏之 高帝 。 高帝 曰:‘嗟乎,有以也夫!起自布衣,兄弟三人更王,岂不贤乎哉!’” 晋 潘岳 《西征赋》:“岂虚名之可立,良致霸其有以。” 唐 白居易 《黑龙饮渭赋》:“或隐或见,时行时止,顺冬夏而无乖,应昏明而有以。” 宋 叶绍翁 《四朝闻见录·武林》:“ 武林山 出 武林 水, 灵隐 后山毋乃是此山,亦復用此名,细考其来真有以。”
(2).犹有为。有所作为。老子:“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似鄙。” 王弼 注:“以,用也。皆欲有所施用也。”
(3).犹有何。有什么。孟子·梁惠王上:“杀人以梃与刃,有以异乎?”
(4).表示具有某种条件、原因等。孙子·九变:“故用兵之法,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也;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史记·淮阴侯列传:“ 信 喜,谓漂母曰:‘吾必有以重报母。’” 宋 叶适 《安集两淮申省状》:“自古立国,未尝不有以处之也;无以处之,则地为弃地而国谁与共守!” 严复 《原强》:“彼西洋者,无法与法并用而皆有以胜我者也。”
《國語辭典》:善人  拼音:shàn rén
1.善良的人。《论语。子路》:「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西游记》第一二回:「在长安城访察取经的善人,日久未逢真实有德行者。」
2.心地慈悲,常作好事的人。《红楼梦》第三九回:「我们老太太、太太都是善人,合家大小都好善喜舍,最爱修庙塑神的。」
《國語辭典》:传经(傳經)  拼音:chuán jīng
1.传授经学。唐。杜甫 秋兴诗八首之三:「匡衡抗疏功名薄,刘向传经心事违。」
2.中医上指伤寒病症没能及时发散出来,循六经的次序而感传。《红楼梦》第六四回:「连忙请了医生来诊脉下药,足足的忙乱了半夜一日。幸而发散的快,未曾传经。」
《高级汉语词典》:籯金
一笼箱的金子
《漢語大詞典》:韦经(韋經)
汉 丞相 韦贤 少子 玄成 ,以明经历相位。时 邹 鲁 有谚:“遗子黄金满籯,不如一经。”见汉书·韦贤传。后因以“韦经”为称扬 韦 姓族人之典。 唐 杜甫 《哭韦大夫之晋》诗:“ 汉 道中兴盛, 韦 经亚相传。” 仇兆鳌 注:“ 韦贤 少子 玄成 ,復以明经为相,故曰亚相。”
《漢語大詞典》:韦金(韋金)
汉 丞相 韦贤 , 地节 三年以老病乞骸骨,赐黄金百斤。其少子 玄成 ,复以明经历位至丞相。故 邹 鲁 谚曰:“遗子黄金满籯,不如一经。”见汉书·韦贤传。后因以“韦金”为称扬 韦 姓族人之典。 唐 郑愔 《同韦舍人早朝》诗:“闻有题新翰,依然想旧林。同声惭 卞 玉,谬此托 韦 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