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有眼
有眼力。谓有分辨是非好坏的能力。 许地山 《三博士》:“你真有眼。从前他与你同在大学念书的时候,他是多么奉承你呢。”
《国语辞典》:有眼力  拼音:yǒu yǎn lì
具有鉴赏识别的能力。如:「能看出这幅仿作的破绽,你可真有眼力!」
《漢語大詞典》:有眼睛
有眼力;有眼光。 周立波 《山乡巨变》上二一:“我马上去告诉 老邓 ,说你是个明白人,我有眼睛吧?” 老舍 《四世同堂》七三:“打鼓儿的必须有眼睛,看见一件东西,要马上能断定它的好坏,与有没有出路。”
分類:有眼力
《国语辞典》:有眼色  拼音:yǒu yǎn sè
1.有眼光,能分辨是非好坏。《歧路灯》第八回:「只是那光景,我就估出来六七分。兄弟隔皮断货,是最有眼色的。」
2.善于观察,知道如何应对进退。如:「他很有眼色,应该不会做出这种没分寸的事情。」《红楼梦》第五○回:「我们老祖宗最是有眼色的,试一试,姑妈若松呢,拿出五十两来,就和我分。」
《國語辭典》:有眼不识泰山(有眼不識泰山)  拼音:yǒu yǎn bù shì tài shān
比喻不知礼敬或认不出权贵者。《水浒传》第二回:「师父如此高强,必是个教头,小儿有眼不识泰山。」《喻世明言。卷五。穷马周遭际卖䭔媪》:「有眼不识泰山,望乞恕罪。」
《漢語大詞典》:有眉有眼
(1).形容明了而有条理。 草明 《乘风破浪》十五:“ 夏万春 虽然以少年老成出名,但究竟年轻,办一件事总喜欢痛快明朗,拿他的说法是有眉有眼。”
(2).形容真切。如:那桩事被他说得有眉有眼的,好像真的一样。
《漢語大詞典》:有眼无瞳(有眼無瞳)
同“ 有眼无珠 ”。 元 史九敬先 《庄周梦》第一折:“都只因气送了人,到底成何用。谁知你有眼无瞳。”
《國語辭典》:有眼无珠(有眼無珠)  拼音:yǒu yǎn wú zhū
比喻缺乏辨别能力。《西游记》第六回:「你这厮有眼无珠,认不得我么!吾乃玉帝外甥,敕封昭惠灵显王二郎是也。」《野叟曝言》第三六回:「卑职有眼无珠,一时冒昧,罪该万死!」
《國語辭典》:有板有眼  拼音:yǒu bǎn yǒu yǎn
唱戏或唱歌合乎拍节板眼。形容人的言语行事清晰有条理。如:「他做起事来有板有眼,真是难得。」
《國語辭典》:有鼻子有眼  拼音:yǒu bí zi yǒu yǎn
比喻确凿如真。如:「他说得有鼻子有眼儿,不是凭空捏造的。」
分類:说得
《国语辞典》:老天有眼  拼音:lǎo tiān yǒu yǎn
天公有眼,明察秋毫。如:「做人不可为非作歹,老天有眼,总有报应的一天!」
《国语辞典》:有眼不识荆山玉(有眼不识荆山玉)  拼音:yǒu yǎn bù shì jīng shān yù
荆山玉,春秋时代楚国人卞和在荆山发现的璞玉,两次献给楚王,都被认为是普通的石头。「有眼不识荆山玉」比喻认不出名贵的物品或杰出的人物。如:「这么纯净的水晶,你竟然当成玻璃,真是有眼不识荆山玉。」《金瓶梅词话》第二一回:「我西门庆一时昏昧,不听你之良言,辜负你的好意。正是:『有眼不识荆山玉,拿著顽石一样看;过后知君子,方才识好人。』千万作饶恕我则个!」
《国语辞典》:不论天有眼,但管地无皮(不论天有眼,但管地无皮)  拼音:bù lùn tiān yǒu yǎn,dàn guǎn dì wú pí
形容官吏贪污,无法无天,不顾百姓疾苦。宋。洪咨夔〈在其狐鼠〉诗写成:「不论天有眼,但管地无皮,吏鹜肥如瓠,民鱼烂欲糜。」
《国语辞典》:有眼如盲  拼音:yǒu yǎn rú máng
虽然有眼睛却好像瞎子一般。指不能清楚辨识。元。范康《竹叶舟》第四折:「师父,弟子有眼如盲,只望师父救度咱。」《三国演义》第三六回:「玄德踊曰:『今日方知伏龙、凤雏之语。何期大贤只在目前,非先生言,备有眼如盲也!』」也作「有目如盲」。
《国语辞典》:有眼光  拼音:yǒu yǎn guāng
具有鉴赏识别的能力。如:「在这些赝品中,你能挑出这件古物,真是有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