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語辭典》:地主 拼音:dì zhǔ
1.住在本地的人。如:「尽地主之谊」。《左传。哀公十二年》:「夫诸侯之会事既毕矣,侯伯致礼,地主归饩,以相辞也。」
2.土地所有权人。如:「你别小看了老王,他可是本地的大地主,附近的地几乎全是他的。」
2.土地所有权人。如:「你别小看了老王,他可是本地的大地主,附近的地几乎全是他的。」
《漢語大詞典》:有土
(1).有土地;有封地。《礼记·大学》:“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史记·平準书》:“宗室有土,公卿大夫以下,争于奢侈,室庐舆服僭于上,无限度。”《汉书·食货志上》引此文, 颜师古 注曰:“有土,谓国之宗姓受封邑土地者也。” 晋 葛洪 《抱朴子·逸民》:“若夫剖符有土,所谓禄利耳,非富贵也。”
(2).指有土地之君或有封地之臣。《书·皋陶谟》:“达于上下,敬哉有土!” 孔 传:“有土之君,不可不敬慎。”《书·吕刑》:“王曰:‘吁!来,有邦有土,告尔祥刑。’” 曾运乾 正读:“有土者,畿内有采地之臣。”
(3).谓任地方行政长官。 唐 元稹 《赠楚继吾等制》:“竝追有土之荣,用明死政之节。” 章炳麟 《谢本师》:“昔 戴君 与 全绍衣 并污伪命,先生亦授职为伪编修。非有土子民之吏,不为谋主,与 全戴 同。何恩于虏,而恳恳蔽遮其恶?”
(2).指有土地之君或有封地之臣。《书·皋陶谟》:“达于上下,敬哉有土!” 孔 传:“有土之君,不可不敬慎。”《书·吕刑》:“王曰:‘吁!来,有邦有土,告尔祥刑。’” 曾运乾 正读:“有土者,畿内有采地之臣。”
(3).谓任地方行政长官。 唐 元稹 《赠楚继吾等制》:“竝追有土之荣,用明死政之节。” 章炳麟 《谢本师》:“昔 戴君 与 全绍衣 并污伪命,先生亦授职为伪编修。非有土子民之吏,不为谋主,与 全戴 同。何恩于虏,而恳恳蔽遮其恶?”
《漢語大詞典》:贫农(貧農)
(1).贫苦农民。 元 王祯 《农书》卷十一:“教不及民深可愧,故将制度写为图;庶使贫农穷地利,会须岁岁保丰穰。” 明 宋应星 《天工开物·稻工》:“ 吴郡 力田者,以锄代耜,不藉牛力,愚见贫农之家,会计牛值与水草之资,窃盗死病之变,不若人力亦便。” 清 朱休度 《蚕开门行》:“蚕喫不足待僵矣,贫农皇皇揭火债。”
(2).指农村中完全没有土地或只占有极少的土地和一些小农具的农民。一般依靠租种土地生活,也出卖一部分劳动力。 陈登科 《风雷》第一部第三二章:“中农生活是比贫农强一点,在政治上同样受富农的欺侮。” 赵树理 《邪不圧正》六:“上级又来了指示,说像咱这些贫农不多的地方,只在农会下边成立贫农小组,不成立贫农团了。”
(2).指农村中完全没有土地或只占有极少的土地和一些小农具的农民。一般依靠租种土地生活,也出卖一部分劳动力。 陈登科 《风雷》第一部第三二章:“中农生活是比贫农强一点,在政治上同样受富农的欺侮。” 赵树理 《邪不圧正》六:“上级又来了指示,说像咱这些贫农不多的地方,只在农会下边成立贫农小组,不成立贫农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