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劲风(勁風)  拼音:jìng fēng
强风。晋。陶渊明〈饮酒诗〉二○首之四:「劲风无荣木,此荫独不衰。」
《國語辭典》:老拳  拼音:lǎo quán
强而有力的拳头。如:「小偷被逮了,大家争相饱以老拳。」《晋书。卷一○五。石勒载记下》:「孤往日厌卿老拳,卿亦饱孤毒手。」《五灯会元。卷一八。鼓山僧洵禅师》:「须知有一人,大棒蓦头打,他不回头。老拳劈面搥,他亦不顾。且道是谁?」
《國語辭典》:阳刚(陽剛)  拼音:yáng gāng
强健、有朝气的样子。
《國語辭典》:铿铿(鏗鏗)  拼音:kēng kēng
1.拟声词。形容金属或瓦石的响声。《礼记。乐记》:「钟声铿铿以立,号号以立,横横以立,武君子听钟声则思武臣。」
2.形容言语明确响亮。《后汉书。卷七九。儒林传上。杨政传》:「少好学,从代郡,范升受梁丘易,善说经书。京师为之语曰:『说经铿铿杨子行。』」
《國語辭典》:挺拔  拼音:tǐng bá
1.直立高耸。如:「挺拔的松树。」
2.独立特出的样子。《宋史。卷三三一。沈遘传》:「辽字睿达,幼挺拔不群,长而好学尚友。」
3.坚强有力。如:「他的书法,刚劲挺拔,力透纸背。」
《國語辭典》:中坚(中堅)  拼音:zhōng jiān
1.坚锐、骠悍的军队。《后汉书。卷一。光武帝纪上》:「光武乃与敢死者三千人,从城西水上冲其中坚。」唐。李益〈夜发军中〉诗:「中坚分暗阵,太乙起神兵。」
2.意志坚屹不移。唐。刘禹锡〈问大钧赋〉:「彼蒹葭之苍苍兮,霜霰苦而中坚。」宋。陆游〈暑中北窗昼卧有作〉诗:「中坚却外慕,魔盛有定力。」
3.团体的主要成员。《孽海花》第二九回:「千秋听了,非常欢喜,就把青年会的主义、组织和中坚分子,倾筐倒箧的告诉了他。」
《國語辭典》:坚强(堅強)  拼音:jiān qiáng
坚定刚强,不可动摇或摧毁。如:「他的个性坚强,从不轻易屈服。」
《國語辭典》:雄健  拼音:xióng jiàn
强劲有力。《隋书。卷八十。列女传。刘昶女传》:「取公卿子弟膂力雄健者,辄将至家,以车轮括其颈而棒之。」宋。朱熹 跋许侍郎诗卷:「观其长篇大句,固自雄健豪逸,磊落惊人。」
《國語辭典》:遒劲(遒勁)  拼音:qiú jìng
强劲有力。常用来描述文章、书画的风格、笔法。《老残游记》第三回:「笔力甚为遒劲,上题『大风张风』四字。」也作「遒健」。
《國語辭典》:蹶张(蹶張)  拼音:jué zhāng
1.以足踏弩而发射。《汉书。卷四二。申屠嘉传》:「以材官蹶张,从高帝击项籍,迁为队率。」唐。颜师古。注:「今之弩,以手张者曰『擘张』,以足蹋者曰『蹶张』。」
2.用手足支撑物品。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卷九。盗侠》:「有婢晨治地,见紫衣带垂于寝床下,视之,乃小奴蹶张其床而负焉。」
《國語辭典》:豪横(豪橫)  拼音:háo hèng
仗势欺人。《后汉书。卷一六。邓禹传。论曰》:「汉世外戚,自东、西京十有馀族,非徒豪横盈极,自取灾故,必于贻衅后主,以至颠败者,其数有可言焉。」
《國語辭典》:豪横(豪橫)  拼音:háo heng
性格刚强有骨气。如:「他很豪横,即使穷死也不肯受人周济。」
《漢語大詞典》:清劲(清勁)
(1).清正刚直。三国志·魏志·韩暨王观等传评:“ 王观 清劲贞白。”旧唐书·儒林传上·李善:“﹝ 李善 ﹞方雅清劲,有士君子之风。” 宋 苏辙 《次韵孔平仲著作见寄》之二:“芬敷谢桃杏,清劲比松竹。”明史·刘体乾传:“ 体乾 清劲有执,每疏争,积忤帝意,竟夺官。”
(2).清秀有力。新唐书·虞世南传:“ 世基 辞章清劲过 世南 ,而赡博不及也。” 宋 沈括 梦溪笔谈·书画:“今传《乐毅论》,皆摹本也,笔画无復昔之清劲。” 明 李时勉 《〈犁眉公集〉序》:“其( 刘基 )行廉,故其辞蠲洁而清劲。”如:人们看见 容志行 的脚法富丽而不浮艳,峭拔而不奇诡,颇具清劲秀逸的风韵。
《國語辭典》:金石声(金石聲)  拼音:jīn shí shēng
1.钟磬乐器所发出的声音。《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金石之声,管籥之音。」
2.比喻文章词语优美,声调铿锵。《晋书。卷五六。孙楚传》:「尝作天台山赋,辞致甚工,初成,以示友人范荣期,云:『卿试掷地,当作金石声也。』」
《漢語大詞典》:屃赑(屓贔)
亦作“屭贔”。
1.强壮有力;坚固壮实。 宋 苏轼 《桄榔庵铭》:“百柱屓贔,万瓦披敷。” 明 刘基 《松风阁记》一:“土石屭贔,虽附之不能为声。” 清 陈田 《〈明诗纪事丁籤〉序》:“ 明 中叶有 李 何 ,犹 唐 有 李 杜 , 宋 有 苏 黄 。 空同 诗如巨灵屓贔,凿石开山。” 清 赵翼 《右手患风痹》诗:“迴忆年少时,作力何屓贔。”
2.蠵龟的别名。 金 刘从益 《捣金石砦作建除体》诗:“破碑字仍在,屭贔卧深荆。”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列朝一·赐外国诗:“屭贔宏文,昭回云汉。”
《漢語大詞典》:强藩
亦作“彊藩”。 强大有力的藩镇。新唐书·宪宗纪赞:“自 吴元济 诛,彊藩悍将皆欲悔过而效顺。” 宋 陆游 《上殿札子》:“今朝廷内无权家世臣,外无强藩悍将,所虑之变,惟一 金 虏。” 王闿运 《御夷论》二:“强藩重镇变色而相戒,勇夫悍将束甲而屏息。”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二章第三节:“ 昭义 是个强镇,宦官有所畏惧,南司才多少得行使一些职权。南北司虽然强弱悬殊,在强藩声援下,南司仍保持对抗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