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838,分123页显示   2  3  4  5 下一页
词典
明月
日月
岁月
三月
月明
二月
六月
风月
五月
八月
十月
九月
四月
一月
正月
《國語辭典》:明月  拼音:míng yuè
1.明朗的月亮。东周战国。宋玉神女赋〉:「皎若明月舒其光,须臾之间,美貌横生。」晋。陆机〈拟明月何皎皎〉诗:「安寝北堂上,明月入我牖。」
2.指明珠。汉。司马相如〈上林赋〉:「明月珠子,的皪江靡。」汉。班固〈西都赋〉:「随候明月,错落其间。」
《國語辭典》:日月  拼音:rì yuè
1.太阳和月亮。《孟子。尽心上》:「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晋。潘岳〈西征赋〉:「日月丽天,出入乎东西。」
2.比喻君后。《史记。卷一○七。魏其武安侯列传》:「魏其之举以吴楚,武安之贵在日月之际。」《后汉书。卷五四。杨震列传》:「今妾媵嬖人阉尹之徒,共专国朝,欺罔日月。」
3.时光、光阴。唐。杜甫〈立秋后题〉诗:「日月不相饶,节叙昨夜隔。」《三国演义》第二二回:「以明公之神武,抚河朔之强盛,兴兵讨曹贼,易如反掌,何必迁延日月?」
4.生活、生计。唐。杜甫 衡州送李大夫赴广州诗:「日月笼中鸟,乾坤水上萍。」《金瓶梅》第三九回:「把家财分作八分,各人过其日月。」
5.《诗经。邶风》的篇名。共四章。根据〈诗序〉:「日月,卫庄姜伤己也。」或亦指妇人不得于其夫者所作。首章二句为:「日居月诸,照临下土。」
《國語辭典》:岁月(歲月)  拼音:suì yuè
年月、时光。唐。白居易〈秦中吟。重赋〉:「奈何岁月久,贪吏得因循。」《红楼梦》第三七回:「单表宝玉每日在园中任意纵性的旷荡,真把光阴虚度,岁月空添。」
《漢語大詞典》:三月
格里历(即阳历)每年的第三个月
农历(阴历)每年的第三个月,第三个朔望月
三个月
《漢語大詞典》:月明
(1).月光明朗。 唐 白居易 《崔十八新池》诗:“见底月明夜,无波风定时。” 元 袁士元 《和嵊县梁公辅夏夜泛东湖》:“小桥夜静人横笛,古渡月明僧唤舟。”《水浒传》第九回:“两个教头在月明地上交手。”
(2).指月亮;月光。 唐 李益 《从军北征》诗:“磧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向月明看。” 明 寓山居士 《鱼儿佛》第一出:“白苹红蓼緑簑衣,青海滩头一钓磯。只恐夜静水寒鱼不饵,满船空载月明归。”
《漢語大詞典》:二月
中篇小说。柔石作。1929年发表。青年知识分子萧涧秋来到芙蓉镇小学任教,与校长之妹陶岚相爱。萧因同情、资助在北伐战争中牺牲的老同学的寡妻文嫂,而招致非议和诬蔑。为了彻底帮助文嫂,他决定牺牲与陶岚的爱情,娶文嫂为妻,不料招致更大的攻击。文嫂终于不堪舆论压力上吊自尽。萧涧秋受此打击,毅然离开芙蓉镇,陶岚决意随他而去。
《國語辭典》:六月  拼音:liù yuè
《诗经。小雅》的篇名。共六章。根据〈诗序〉:「六月,宣王北伐也。」首章二句为:「六月栖栖,戎车既饬。」
《國語辭典》:风月(風月)  拼音:fēng yuè
1.清风明月。指眼前的閒适景色。《南史。卷六○。列传。徐勉》:「今夕止可谈风月,不宜及公事。」金。刘著〈鹧鸪天。云照山城〉词:「翰林风月三千首,寄与吴姬忍泪看。」
2.男女欢爱的情事。元。吴昌龄《张天师》第三折:「元来你全无那风流情思,也枉耽著一个风月的这名儿。」《红楼梦》第一回:「更有一种风月笔墨,其淫污秽臭,荼毒笔墨,坏人子弟,又不可胜数。」
3.风流放荡。宋。刘克庄 哭孙秀蕃诗:「每岁莺花要主盟,一生风月最关情。」《警世通言。卷二四。玉堂春落难逢夫》:「自幼惯走花柳场中,为人风月。」
4.风情、姿色。《后水浒传》第一九回:「及寻访了去看,不是说他态度不好,便是嫌他少些风月。」
5.即风月场所,指勾栏、妓院等风化场所。元。李行道《灰阑记》第一折:「再不去卖笑追欢风月馆,再不去迎新送旧翠红乡。」《金瓶梅》第一三回:「积年风月中走,甚么事儿不知道。」
《骈字类编》:五月
唐 杜甫 岳麓山道林二寺行 五月寒风冷佛骨,六时天乐朝香炉。
唐 李白 塞下曲六首 其一 五月天山雪,无花祗有寒。
唐 白居易 自江州至忠州 五月断行舟,滟堆正如马。
元 郑玉 覆船山樵歌 其一 家童磡 山深地冷春难老,五月岩前见落花。
元 顾瑛 西湖口占三首 其一 观荷值雨 细雨沾衣凉似水,画船五月客思家。
分类:五月
《骈字类编》:八月
南北朝 萧子显 燕歌行 至今八月避暑归。
南北朝 江总 宛转歌 七夕天河白露明,八月涛水秋风惊。
唐 杜甫 百忧集行 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
唐 陆龟蒙 和袭美寒日书斋即事三首每篇各用一韵 其二 已上星津八月槎,文通犹自学丹砂。
唐 徐夤 忆长安上省年 三秋病起见新雁,八月夜长思旧居。
元 萨都剌 溪行中秋望月 中秋八月半,一水万山间。
元 马祖常 画古木 未借九关当地轴,还曾八月上天津。
元 柳贯 登徐州城上黄楼北望河流作 却思沈璧千年日,欲问乘槎八月风。
元 张昱 湖舫劝曹德昭佥院酒 西风八月芰荷老,落日满湖凫雁多。
元 丁鹤年 题昌国普陀寺二首 其二 三更日浴咸池水,八月潮吞渤海天。
元 倪瓒 送僧游天台次张外史韵 坐寻云顶千峰石,归趁江头八月潮。
分类:八月
《漢語大詞典》:十月
(1).一年中的第十月。《诗·豳风·七月》:“八月其穫,十月陨蘀。”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 汉 七年, 长乐宫 成,诚侯羣臣皆朝十月。” 司马贞 索隐:“案:诸书并云十月为岁首。”
(2).十个月。庄子·天运:“ 舜 之治天下,使民心竞,民孕妇十月生子,子生五月而能言。”《淮南子·精神训》:“九月而躁,十月而坐,形体以成,五藏乃形。”
《漢語大詞典》:九月
格里历(即阳历)每年的第九个月
第九个太阴月
九个月
《国语辞典》:四月  拼音:sì yuè
《诗经。小雅》的篇名。共八章。根据〈诗序〉:「四月,大夫刺幽王也。」或亦指遭乱自伤之诗。首章二句为:「四月维夏,六月徂暑。」
《國語辭典》:一月  拼音:yī yuè
1.每年的第一个月,即正月、元月。《书经。泰誓。序》:「一月戊年,师渡孟津。」
2.一个月之间。《诗经。小雅。采薇》:「岂敢定居,一月三捷。」《抱朴子。内篇。论仙》:「令断谷近一月,而颜色不减,气力自若。」
《國語辭典》:正月  拼音:zhēng yuè
1.农历每年的第一个月。如农谚:「正月里,夜两好;二月里,夜两宝。」也称为「夏正」。
2.《诗经。小雅》的篇名。共一三章。根据〈诗序〉:「正月,大夫刺幽王也。」或亦指伤时之诗。首章二句为:「正月繁霜,我心忧伤。」
《漢語大詞典》:正阳(正陽)
(1).指日中之气。《楚辞·远游》:“飡六气而饮沆瀣兮,漱正阳而含朝霞。” 王逸 注:“正阳,南方日中气也。”庄子·逍遥游“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 唐 成玄英 疏:“六气者, 李颐 云:平旦朝霞,日午正阳,日入飞泉,夜半沆瀣,并天地二气为六气也。”
(2).本指古历夏历四月,后泛指农历四月。 汉 董仲舒 《雨雹对》:“阳德用事,则和气皆阳,建巳之月是也,故谓之正阳之月。”左传·庄公二十五年“唯正月之朔,慝未作” 晋 杜预 注:“正月, 夏 之四月, 周 之六月,谓正阳之月。” 北周 庾信 《徵调曲》:“正阳和气万类繁,君王道合天地尊。”《资治通鉴·宋哲宗元符三年》:“四月正阳之月,阳极盛,阴极衰之时。”
(3).指南面。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正阳显见,觉悟黎烝。” 司马贞 索隐引 文颖 曰:“阳,明也。谓南面受朝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