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天地与吾同性,日月与吾同命


《楚辞补注》卷四〈九章·涉江〉~28~
余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巍。被明月兮佩宝璐。世溷浊而莫余知兮,吾方高驰而不顾。驾青虬兮骖白螭,吾与重华游兮瑶之圃。登昆崙兮食玉英,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哀南夷之莫吾知兮,旦余济兮江湘。乘鄂渚而反顾兮,欸秋冬之绪风。步余马兮山皋,邸余车兮方林。乘舲船余上沅兮,齐吴榜以击汰。船容与而不进兮,淹回水而疑滞。朝发枉渚兮,夕宿辰阳。苟余心其端直兮,虽僻远之何伤!入溆浦余儃佪兮。迷不知吾之所如。深林杳以冥冥兮,乃猿狖之所居。山峻高以蔽日兮,下幽晦以多雨。霰雪纷其无垠兮,云霏霏而承宇。哀吾生之无乐兮,幽独处乎山中。吾不能变心而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接舆髡首兮,桑扈裸行。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伍子逢殃兮,与前世而皆然兮,吾又何怨乎今之人!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汉·王逸注:「言己年与天地相敝,名与日月同耀。一云:同寿齐光。一云:比寿齐光。五臣云:言若得值于此时,而我年德冀如是也。」
典故
中秋月下寻遗子
 
天上桂子
 
月宫仙种


《岁时广记》二卷第三十一〈中秋上·拾桂子〉~0~
《南部新书》:「杭州灵隐山多桂,寺僧云:『月中种也。』至今中秋夜,往往子坠,寺僧亦尝拾得。」

例句

子堕本从天竺寺,根盘今在阖闾城。当时应逐南风落,落向人间取次生。 东城桂三首 其一

典故
下清流揽明月


《侯鲭录》卷六
李白坟,在太平州采石镇民家菜圃中,游人亦多留诗。然州之南有青山,乃有正坟。……世传太白过采石,酒狂捉月。窃意当时槁殡于此。
典故
玄度月
 
真长望月


《列仙传》卷上〈关令尹〉
《列仙传》曰:「尹喜抱关,含德为务。挹漱日华,仰玩玄度。候气真人,介焉独悟。俱济流沙,同归妙处。」

例句

渊明把菊,真长望月。 李瀚 蒙求

唯当玄度月,千里与君同。 骆宾王 秋日饯陆道士陈文林

典故
烟花三月


《全唐诗》卷一百七十四〈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山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典故

《史记》卷二十五《魏书·杨扈传》
阜率国士大夫及宗族子弟胜兵者千馀人,使从弟岳于城上作偃月营,与超接战,自正月至八月拒守而救兵不至。

例句

才施偃月行军令,便见台星逼座隅。 方干 狂寇后上刘尚书

典故

《太平广记》卷三百六十二〈妖怪四·李林甫〉~2876~
平康坊南街废蛮院,即李林甫旧第也。林甫于正寝之后,别创一堂,制度弯曲,有却月之形,名曰「偃月堂」。土木华丽,剞劂精巧,当时莫俦也。林甫每欲破灭人家,即入月堂,精思极虑,喜悦而出,其家不存矣。及将败,林甫于堂上,见一物如人,遍体被毛,毛如猪立,踞身钩爪,长三尺馀,以手戟林甫,目如电光而怒视之。林甫连叱不动,遽命弧矢,毛人笑而跳入前堂。堂中青衣,遇而暴卒。经于厩,厩中善马亦卒。不累月而林甫败。(出《开天传信记》)
典故
夜光同鱼目
  
鱼目俪玙璠
   
鱼目笑明月


《昭明文选》卷四十〈弹事笺奏记·笺·到大司马记室笺〉~839~
明公道冠二仪,勋超遂古,将使伊周奉辔,桓文扶毂,神功无纪,作物何称?府朝初建,俊贤翘首;惟此鱼目,唐突玙璠。顾己循涯,寔知尘忝,千载一逢,再造难答;虽则殒越,且知非报。不胜荷戴屏营之情,谨诣厅奉白笺谢闻,昉死罪死罪。唐·李善注引《雒书》曰:「秦失金镜,鱼目入珠。」又引《韩诗外传》曰:「白骨类象,鱼目似珠。」

例句

才甘鱼目并,艺怯马蹄间。 段成式 和周繇见嘲

谬将蹇步寻高躅,鱼目骊珠岂继明。 王铤 登越王楼见乔公诗偶题

篇数虽同光价异,十鱼目换十骊珠。 白居易 昨以拙诗十首寄西川杜相公相公亦新作十首惠然报示首数虽等工拙不伦重以一章用伸答谢

烦君赞咏心知愧,鱼目骊珠同一封。 白居易 为微之唱和来去常以竹筒贮诗陈协律美而成篇因以此答

龙鳞今不逆,鱼目也应殊。 耿湋 省试骊珠诗

典故
一方明月中庭
 
一方无明月


《全唐诗》卷三百六十五〈金陵五题五首〉
生公说法鬼神听,身后空堂夜不扃。高坐寂寥尘漠漠,一方明月可中庭。
典故
一月一千秋


《毛诗正义》卷四之一〈国风·王风·采葛〉~53~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典故
饮月氏头


《史记》卷一二三《大宛列传》
「是时天子问匈奴降者,皆言匈奴破月氏王,以其头为饮器,月氏遁逃而常怨仇匈奴,无与共击之。」唐·颜师古注:「月氏,西域胡国也。《匈奴传》云『以所破月氏王头共饮血盟』,然则饮酒之器是也。」

例句

拔剑已断天骄臂,归鞍共饮月支头。 王维 燕支行

须令外国使,知饮月氏头。 王维 送平淡然判官

典故 
捣药轮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晋文》卷四十六〈傅玄·拟天问〉~72~
月中何有,白兔捣药,兴福降祉。
《太平御览》卷四〈天部四·月〉~5~2~
《五经通义》曰:「月中有兔与蟾蝫何?月,阴也。蟾蝫,阳也。而与兔并明,阴系于阳也。」

简释

月兔:咏月。唐李白《拟古》其九:“月兔空捣药,扶桑已成薪。”


例句

下射长鲸眼,遥分玉兔毫。 李群玉 七月十五夜看月

入河蟾不没,捣药兔长生。 杜甫

月兔走入海,日乌飞出山。 杜荀鹤 与友人话别

夜泊疏山雨,秋吟捣药轮。 贾岛 送沈鹤

金乌长飞玉兔走,青鬓长青古无有。 韩琮 春愁

绿萝就玉兔,再与高鸟歇。 鲍溶 庐山石镜

典故
相关人物
孟郊

参考典故
月中孀


《全唐诗》卷三百七十六〈看花五首〉
〈看花五首〉其一:「家家有芍药,不妨至温柔。温柔一同女,红笑笑不休。月娥双双下,楚艳枝枝浮。洞里逢仙人【幸逢仙人立】,绰约青宵游【绰约清宵游】。」
《全唐诗》卷四百五十一〈燕台四首:冬〉
天东日出天西下,雌凤孤飞女龙寡。青溪白石不相望,堂中远甚苍梧野。冻壁霜华交隐起,芳根中断香心死。浪乘画舸忆蟾蜍,月娥未必婵娟子。楚管蛮弦愁一概,空城舞罢腰支在。当时欢向掌中销,桃叶桃根双姊妹。破鬟矮堕凌朝寒【破鬟委堕凌朝寒】,白玉燕钗黄金蝉。风车雨马不持去,蜡烛啼红怨天曙。
典故
月斧云斤


《苏轼诗集》卷三十五〈王文玉挽词〉
才名谁似广文寒,月斧云斤琢肺肝。玄晏一生都卧病,子云三世不迁官。幽兰空觉香风在,宿草何曾泪叶乾。犹喜诸郎有曹志,文章还复富波澜。
典故

《拾遗记》卷一〈高辛〉
舜迁宝瓮于衡山之上,故衡山之岳有宝露坛。舜于坛下起月馆,以望系月。……至后汉东方朔识之,朔乃作《宝瓮铭》曰:「宝云生于露坛,祥风起于月馆,望三壶如盈尺,视八鸿如萦带。」……登月馆以望四海三山,皆如聚米萦带者矣。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汉文》卷二十五〈宝瓮铭〉~267~2~
宝云生于露坛,祥风起于月馆。望三壶如盈尺,视八鸿如萦带。
《國語辭典》:偃月  拼音:yǎn yuè
1.半弦月。
2.半月形的器物。如:「偃月营」、「偃月刀」。
《漢語大詞典》:偃月堂
唐 李林甫 堂名。新唐书·姦臣传上·李林甫:“ 林甫 有堂如偃月,号 月堂 。每欲排构大臣,即居之,思所以中伤者。若喜而出,即其家碎矣。”后因以喻称权臣嫉害忠良的地方。 宋 汪藻 《醉别刘季高侍郎》诗:“英姿合上 凌烟阁 ,巧譖曾遭 偃月堂 。”
《漢語大詞典》:偃月堂
唐 李林甫 堂名。新唐书·姦臣传上·李林甫:“ 林甫 有堂如偃月,号 月堂 。每欲排构大臣,即居之,思所以中伤者。若喜而出,即其家碎矣。”后因以喻称权臣嫉害忠良的地方。 宋 汪藻 《醉别刘季高侍郎》诗:“英姿合上 凌烟阁 ,巧譖曾遭 偃月堂 。”
《漢語大詞典》:鱼目(魚目)
(1).鱼的眼珠子。尚书大传卷一下:“东海:鱼须、鱼目。”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杂文:“自连珠以下,拟者间出。 杜篤 、 贾逵 之曹, 刘珍 、 潘勖 之辈,欲穿明珠,多贯鱼目。” 唐 李白 《鞠歌行》:“玉不自言如桃李,鱼目笑之 卞和 耻。” 胡先骕 《诗别萧叔絅燕京》:“碔砆鱼目徵上选,遗珠弃璧空晶莹。”参见“ 鱼目混珠 ”。
(2).泪眼。 唐 李贺 《题归梦》诗:“劳劳一寸心,灯花照鱼目。” 董懋策 注:“鱼目,泪目也。” 王琦 汇解:“鱼目有珠,故以喻含泪珠之目。”
(3).相传鳏鱼眼睛终夜不闭,旧称无妻曰鳏,故诗文中多以鱼目用为无偶独宿或不娶之典。 清 金农 《短睡十韵》:“长袖善舞更擅曲,行云行雨迷 阳臺 ……斯须拱揖遽别去,依旧独眠鱼目开。”
(4).骏马名。汉书·西域传赞:“蒲梢、龙文、鱼目、汗血之马充於黄门。” 颜师古 注引 孟康 曰:“四骏马名也。”
(5).俗以汤未煮沸者为盲汤,初沸称蟹眼,渐大称“鱼目”,也称鱼眼。 唐 陆羽 茶经·煮:“其沸,如鱼目,微有声,为一沸。”
《國語辭典》:鱼目混珠(魚目混珠)  拼音:yú mù hùn zhū
以鱼眼睛混充珍珠。语本《文选。任昉。到大司马记室笺》:「惟此鱼目」句下李善注引《韩诗外传》:「白骨类象,鱼目似珠。」比喻以假乱真。《花月痕》第一七回:「他道你是鱼目混珠,你该罚他钟酒。」
分類:以假乱真
《漢語大詞典》:鱼目混珍(魚目混珍)
见“ 鱼目混珠 ”。
《國語辭典》:鱼目混珠(魚目混珠)  拼音:yú mù hùn zhū
以鱼眼睛混充珍珠。语本《文选。任昉。到大司马记室笺》:「惟此鱼目」句下李善注引《韩诗外传》:「白骨类象,鱼目似珠。」比喻以假乱真。《花月痕》第一七回:「他道你是鱼目混珠,你该罚他钟酒。」
分類:以假乱真
《國語辭典》:鱼目混珠(魚目混珠)  拼音:yú mù hùn zhū
以鱼眼睛混充珍珠。语本《文选。任昉。到大司马记室笺》:「惟此鱼目」句下李善注引《韩诗外传》:「白骨类象,鱼目似珠。」比喻以假乱真。《花月痕》第一七回:「他道你是鱼目混珠,你该罚他钟酒。」
分類:以假乱真
《漢語大詞典》:捣药(擣藥)
(1).舂捣药材。南史·宋纪上·武帝:“﹝ 武帝 ﹞明日復至洲,里闻有杵臼声,往覘之,见童子数人皆青衣,於榛中擣药。” 南唐 李煜 《病中书事》诗:“月照静居唯擣药,门扃幽院只来禽。”
(2).古代传说月中有白兔捣药。 晋 傅玄《拟天问》:“月中何有?白兔擣药。” 唐 李白 《朗月行》:“白兔擣药成,问言与谁餐?”
(3).鸟名。
《漢語大詞典》:月兔
(1).指月中的白兔。亦借指月亮。旧唐书·历志二:“月欲有蚀,先月形摇振,状若惊惧,月兔及侧月色黄如有忧状。” 唐 黄滔 《省试内出白鹿宣示百官》诗:“形夺场驹洁,光交月兔寒。”参见“ 月中兔 ”。
(2).《艺文类聚》卷一引 晋 傅咸 《拟天问》:“月中何有?白兔擣药。”后因称白兔为月兔,亦泛指兔。《艺文类聚》卷四二引 南朝 梁 刘孝威 《行行游猎篇》诗:“高罝掩月兔,劲矢射天狼。” 唐 玄宗 《校猎义成喜逢大雪率题九韵以示群官》:“月兔落高矰,星狼下急箭。” 唐 李白 《观猎》诗:“箭逐云鸿落,鹰随月兔飞。”
(3).茶名。 宋 苏轼 有《月兔茶》诗。
《漢語大詞典》:月中兔
古代神话传说谓月中有白兔。称月中兔。又称月兔。艺文类聚卷一引 汉 刘向 《五经通义》:“月中有兔与蟾蜍何?月,阴也,蟾馀,阳也,而与兔并明,阴係阳也。”《艺文类聚》卷一引 晋 傅咸 《拟天问》:“月中何有?白兔擣药。” 宋 俞琰 《席上腐谈》卷上:“愚谓兔自属日,所谓月中兔者,月中之日光也……世俗遂谓月中有捣药兔,妄矣。”参见“ 月兔 ”。
分類:白兔
《國語辭典》:玉兔  拼音:yù tù
月亮。相传月中有兔,故以玉兔作为月亮的代称。唐。韩琮 春愁诗:「金乌长飞玉兔走,青鬓长青古无有。」《初刻拍案惊奇》卷六:「那卜良听得头颠尾颠,恨不得金乌早坠,玉兔飞升。」也称为「白兔」。
《國語辭典》:月娥  拼音:yuè é
月中仙子。唐。孟郊 看花诗五首之一:「月娥双双下,楚艳枝枝浮。」唐。李商隐〈燕台〉诗四首之四:「浪乘画舸忆蟾蜍,月娥未必婵娟子。」
《漢語大詞典》:月馆(月館)
馆名。传说 舜 时筑于 衡山 之麓以望月,故名。 汉 东方朔 《宝瓮铭》:“寳云生於 露坛 ,祥风起於 月馆 ,望 三壶 如盈尺,视八鸿如縈带。” 晋 王嘉 拾遗记·高辛:“ 舜 迁寳瓮於 衡山 之上,故 衡山 之岳有 寳露坛 。 舜 於坛下起 月馆 ,以望夕月……登 月馆 以望四海三山,皆如聚米縈带者矣。” 唐 王勃 《乾元殿颂》序:“椒庭袭庆,曜璿萼於霞庄;兰殿分林,湛珠衡於 月馆 。”
分類:衡山望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