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上学(上學)  拼音:shàng xué
1.学习的最高境界。《文子。道德》:「上学以神听,中学以心听,下学以耳听。」
2.到校上课或入学念书。《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三:「到了六七岁,又要送他上学,延一个老成名师,择日叫他拜了先生。」《红楼梦》第二回:「近因女学生哀痛过伤,本自怯弱多病的,触犯旧症,遂连日不曾上学。」
《漢語大詞典》:蚕头(蠶頭)
一种状如蚕头的人参。古人认为是一种最好的人参。 宋 苏轼 《紫团参寄王定国》诗:“蚕头试小嚼,龟息变方骋。” 王文诰 辑注:“俗称人参如蚕头者最良。”
《国语辞典》:第一名  拼音:dì yī míng
排名第一,最前面、最好的名次。《文明小史》第二一回:「有个秀才姓何名祖黄,表字自立,小时聪颖非常,十六岁便考取了第一名算学入泮。」
《漢語大詞典》:至会(至會)
最好的运会。后汉书·皇甫嵩传:“实神机之至会,风发之良时也。”
分類:最好
《国语辞典》:第一等  拼音:dì yī děng
最上等、最好的人或物。如:「这绸缎无论是光泽与质料,都是第一等的货色。」
《漢語大詞典》:上妙
精妙,最好。 隋 江总 《梁故度支尚书陆君诔》:“延阁緗素,校文遗闕;上妙铅槧,誉成碁(朞)月。” 宋 苏轼 仇池笔记·辟谷说:“辟穀之法以百数,此为上妙。”
分類:精妙最好
《漢語大詞典》:至术(至術)
最好的方法。魏书·高闾传:“斯则经世之明典,为治之至术。” 严复 《论世变之亟》:“此真圣人牢笼天下,平争泯乱之至术。”
分類:最好
《漢語大詞典》:石精
最好的铁。《淮南子·天文训》:“日夏至而流黄泽,石精出。” 高诱 注:“石精,五色之精也。”汉武帝内传:“第九篇,有六巳石精金光藏影化形之方。”云笈七籤卷八:“石精者,妙铁也。石者铁之质,精者石之津。” 元 张简 《鬻石篇》:“山中学仙人,断穀自有方。 泌水 生石精,鬻之以为粮。”
分類:最好
《國語辭典》:头挑(頭挑)  拼音:tóu tiāo
头等,最好的。如:「这些都是新近上市的头挑货。」《官场现形记》第三○回:「女儿今年十七岁,长的真是头挑人才。昨儿会见他的娘,他娘说女儿大了,有甚么对劲的媒人,替他做做;就是给人家做小也愿意,亦不要甚么身价。」
《漢語大詞典》:首卷
(1).试卷中成绩最好的。指第一名。 明 沈德符 野获编·科场一·师弟相得:“但 焦 是科为 蜀 人 范太史 凝宇 首卷,而情意殊不愜。”儒林外史第三回:“正值宗师来省録遗, 周进 就録了个贡监首卷。”
(2).书籍的第一卷。
《漢語大詞典》:至策
最好的计策;上策。汉书·成帝纪:“常侍 閎 ( 王閎 )前为大司农中丞,数奏 昌陵 不可成,侍中卫尉 长 ( 淳于长 )数白宜早止……公卿议者皆合 长 计。﹝ 长 ﹞首建至策, 閎 典主省大费,民以康寧。”
《漢語大詞典》:至兵
最好的军队。吕氏春秋·论威:“古之至兵,民之重令也,重乎天下,贵乎天子……不可摇荡,物莫之能动。若此,则敌胡足胜矣!” 高诱 注:“至兵,至德君之兵也,令无不化。” 唐 孟郊 《上河阳李大夫》诗:“上将秉神略,至兵无猛威。”
分類:最好军队
《漢語大詞典》:压台
指唱压台戏,借指拿出最后最好的一手。例如:压台戏。
指稳定局面,使局势平静
《國語辭典》:高香  拼音:gāo xiāng
祭祀时焚烧用的最好的线香。
《國語辭典》:头号(頭號)  拼音:tóu hào
最好的、最大的。《儒林外史》第八回:「用的是头号板子,把两根板子拿到内衙上秤,较了一轻一重,都写了暗号在上面。」
分類:质量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