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纠讦(糾訐)
揭发暴露。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无名子谤议:“公但以搜索为功,纠訐为务,或有小过,必陷深文。”
分類:揭发暴露
《国语辞典》:养眼(养眼)  拼音:yǎng yǎn
1.保养眼睛。如:「决明子、枸杞、菊花等茶饮是电脑族养眼的必备良方。」
2.让眼睛看好看的事物,以饱眼福。如:「这场歌舞表演,不只有动听的歌曲,还有充满力与美的舞蹈动作,再加上养眼的特色服饰,在在吸引众人目光。」
3.比喻穿著暴露,吸引目光而引人遐想。如:「坊间杂志刊物为了促进销路,经常刊登一些清凉养眼的写真照。」
《漢語大詞典》:振暴
张扬暴露;显露。史记·张仪列传论:“然世恶 苏秦 者,以其先死,而 仪 振暴其短以扶其説,成其衡道。” 司马贞 索隐:“振谓振扬而暴露其短。” 宋 叶适 《宋邹卿墓志铭》:“又所谓逸民隐德者,亦必苦身劳力,昼研暮賾,求志达者,不捨晷刻,使夫人以为是可以振暴於当世,而尚闕然隐没不能足也。”
《國語辭典》:曝光  拼音:pù guāng
1.摄影时,光线经过镜头,使感光材料上的银粒发生感光作用的现象。
2.隐瞒的事情被揭露。如:「没想到消息这么快就曝光了。」
《国语辞典》:晾乾  拼音:liàng gān
暴露而蒸发水分。如:「趁天气好的时候,把衣服拿到阳台上晾乾。」
《漢語大詞典》:彰着(彰著)
(1).明显;显著。 汉 应劭 《风俗通·过誉·长沙太守汝南郅恽》:“ 汝南 ,中土大郡,方城四十,养老復敬,化之至。 延 姦舋彰著,无与比崇。” 李大钊 《原人社会于文字书契上之唯物的反映》:“ 中国 古代用贝为货币的遗迹,尤其彰著。”
(2).暴露,败露。《南史·范晔传》:“ 义康 姦心衅跡,彰著遐邇,而至今无恙,臣窃惑焉。”
《漢語大詞典》:暴荒
谓尸骨暴露于荒野。 明 张煌言 《贻赵廷臣书》:“殊不知散兵者,悯斯民之涂炭;归隐者,念先世之暴荒。”
《漢語大詞典》:曝扬(曝揚)
暴露传扬。 唐 刘知几 史通·人物:“其恶不足以曝扬,其罪不足以惩戒,莫不搜其鄙事,聚而为録。”
分類:暴露传扬
《國語辭典》:原形毕露(原形畢露)  拼音:yuán xíng bì lù
原本的形貌、面目完全暴露出来。如:「看他平常好像淡泊名利的样子,当发现自己的利益受损,他马上原形毕露,计较了起来。」
《漢語大詞典》:原形败露(原形敗露)
本来面目暴露出来。如:“结果恰恰是他们自己在光天化日之下原形败露。”
《國語辭典》:欲盖弥彰(欲蓋彌彰)  拼音:yù gài mí zhāng
语本《左传。昭公三十一年》:「或求名而不得,或欲盖而名章,惩不义也。」想要遮盖掩饰反而更加显明。如:「大家原本只是怀疑他而已,但他忙于辩解的样子反而是欲盖弥彰,不打自招。」也作「欲盖弥章」。
《漢語大詞典》:阴心人(陰心人)
暗中用心思,不暴露思想的人。
《漢語大詞典》:隐显目标
时隐时现的目标。其特点是位置不固定,暴露时间短促,出现突然,不易发现
指短时间暴露在射手视界内的目标,例如隐显靶或从散兵坑里短时间露出的目标
《漢語大詞典》:磔暴
斩杀后把尸体暴露示众。汉书·翟方进传:“ 义 母 练 、兄 宣 、亲属二十四人皆磔暴于 长安 都市四通之衢。”
《國語辭典》:真人不露相  拼音:zhēn rén bù lòu xiàng
修真得道的人不轻易现出本相。比喻有真本领和才能的人不轻易显露其才华。《红楼梦》第一一七回:「自古说:『真人不露相,露相不真人。』也不可当面错过。我且应了他谢银,并探探他的口气。」《镜花缘》第四四回:「他说他是『百花友人』,若以『友人』二字而论,他非『百花』可想而知,俗语说的:『真人不露相』,我且用话探他一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