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旁雪
普遍洗雪。太平广记卷四九二引 唐 无名氏《灵应传》:“君子杀身以成仁,狥其毅烈,蹈赴汤火,旁雪不平,乃 寳 之志也。”
分類:普遍洗雪
《漢語大詞典》:旁告
普遍告知。国语·晋语五:“﹝ 赵宣子 ﹞乃使旁告於诸侯,治兵振旅,鸣鐘鼓,以至於 宋 。”
《漢語大詞典》:普进(普進)
普遍升迁(官阶)。北史·魏纪五·孝静帝:“内外百官普进一阶,营构主将别优一阶。”
《國語辭典》:普选(普選)  拼音:pǔ xuǎn
不以财产、学识及阶级等限制选民的资格,凡属公民均可获得选举权。如:「这次普选办得很成功。」也称为「普通选举」。
《漢語大詞典》:优普(優普)
优厚而普遍。 宋 岳珂 桯史·姑苏二异人:“上每岁以璫将命,即其居设千道斋,合云水之士,施予优普。”
分類:优厚普遍
《漢語大詞典》:覃迁(覃遷)
普遍晋升。指帝王庆典,百官普遍晋升官阶。金史·海陵纪:“詔内外大小职官覃迁一重。”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二十五年:“甲寅, 金 詔:‘内外大小官覃迁一重。’”
《國語辭典》:通告  拼音:tōng gào
1.传达。如:「请帮我通告小林一声,主任找他。」
2.一种公文书。机关或团体对全体成员的告示。如:「那通告上写些什么?」
3.演员演出的通知。如:「我明天一早有通告,要记得叫我喔!」
《漢語大詞典》:通核
普遍地检阅、考查。 清 戴名世 《赞理河务佥事陈君墓表》:“君生平於子、史、众纬及农桑、数、地理诸书无不通核,而尤优於治河。” 清 薛福成 《代李伯相复徐部郎书》:“其通核关税,整顿釐金,虽获效未可必,尚属应办之事。”
《漢語大詞典》:通验(通驗)
普遍考察。元史·选举志三:“三品至五品子孙最材叙用外,六品七品子准上銓注监当差使,已后通验各界增亏定夺。”
分類:普遍考察
《漢語大詞典》:通滥(通濫)
普遍地蔓延。 宋 苏轼 《论黑肱以滥来奔》:“而《公羊》之説,最为疎谬,以为 叔术 之后而通滥於天下,故不繫 黑肱 於 邾 。”
《漢語大詞典》:一般规律(一般規律)
哲学用语。与“特殊规律”相对。又称“普遍规律”。即各种事物普遍具有的共同规律。由于事物范围的极其广大,发展的无限性,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的区分是相对的,在一定场合为一般规律,而在另一场合则变为特殊规律,反之亦然。
《国语辞典》:平民教育  拼音:píng mín jiào yù
对未受正规教育或缺乏现代知能的民众所施的一种普遍而必要的文化教育。也称为「民众教育」。
《国语辞典》:普降甘霖  拼音:pǔ jiàng gān lín
甘霖,甘雨,指解除旱象的雨水。「普降甘霖」指普遍降下及时雨。如:「一连几个月久旱不雨,大家都渴望老天普降甘霖。」
《国语辞典》:民谣歌曲(民谣歌曲)  拼音:mín yáo gē qǔ
在民间普遍流行,表现各地人民的生活情感,富原始、纯朴的乡土风味的歌曲。也称为「民歌」。
《国语辞典》:市场深化(市场深化)  拼音:shì cháng shēn huà
一个经济体系内人口购买力提高,促使商品层次相对普遍提升的现象,称为「市场深化」。